-
公开(公告)号:CN119747598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67639.7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云南云内动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昆明理工大学
IPC: B22C9/22 , B22C9/06 , C22C33/08 , C22C37/08 , C22C37/10 , C22C37/04 , C21C1/10 , B22D1/00 , C21D1/28 , C21D1/18 , C21D5/00 , C21D9/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冶金工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全废钢生产QT1050‑5曲轴的方法,包括熔炼、球化处理、一次孕育、复合强化、二次孕育、终铁水化学成分及质量控制、铁型覆砂造型、浇注、开箱和热处理等步骤。本申请的方法得到的曲轴铸件球化等级为1‑2级,石墨大小为6‑8级,珠光体含量为80‑95%,片层间距为150‑300nm,抗拉强度Rm≥1050mpa,延伸率为5.5%‑9%,硬度为270‑320HB,满足牌号QT1050‑5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68558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849215.0
申请日:2024-12-16
Applicant: 武汉重工铸锻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中高速柴油机曲轴内凹圆角表面淬火强化参数的调试方法,制作N个与待测曲轴同材质、同规格的轴颈工艺试块;取一个轴颈工艺试块,将轴颈工艺试块、与左工装和右工装装配,将内凹圆角表面淬火强化感应器与中频淬火机床变压器连接,启动中频淬火机床,使内凹圆角表面淬火强化感应器与轴颈工艺试块相接触;将已知参数和调节参数输入内凹圆角表面淬火强化感应器,开始曲轴内凹圆角表面淬火强化工艺试验;打磨、抛光、腐蚀,待淬硬层显现出来后,测量U型状试样的轴颈部位淬硬层深度、内凹圆角部位淬硬层深度和内凹圆角部位淬硬层高度,并将合格表面淬火参数应用于曲轴生产,避免直接利用曲轴进行调试,以破坏曲轴,降低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144817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206050.5
申请日:2024-08-30
Applicant: 丹阳市磊晶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凸轮轴热处理工艺,其包括:提供成型好的凸轮轴本体,清洗除油之后,通过整体加热至完全奥氏体化;利用淬火设备对凸轮进行间歇淬火,过程中喷射蒸汽,使凸轮表面和轴部温度均匀;最后送入回火炉,回火结束后取出清洗,并对于凸轮轴整体精加工,检测。本发明通过淬火设备对于凸轮轴进行间歇淬火,同时配合热蒸汽喷扫整个凸轮轴,实现凸轮和轴部的温度均匀化,避免应力集中,提高凸轮轴的强度和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9061251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223529.X
申请日:2024-09-03
Applicant: 江苏汤臣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汽车结构件热处理装置,包括机台和热处理机构,所述机台顶部的工作台面上设有用于控制热处理机构移位的运行组件。本发明通过运行组件调节热处理机构的横向移动,便于对曲轴上各个主轴颈与连杆轴颈的加工;且通过运行组件调节热处理机构的前后移动、升降移动,能够满足曲轴上连杆轴颈的加工运动规律;本发明中热处理机构集合加热、液冷和气冷三种功能为一身,能够实现各种热处理工序,且设有第一红外定位仪、第二红外定位仪进行辅助定位,保证加热点位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9020577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0914057.6
申请日:2024-07-09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曲轴加工制造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淬火装置及方法,适用于对轴的淬火作业,轴的周侧壁开设有油孔,淬火装置的轴面加热件和油孔加热件相对固定且均环设于轴的周侧,油孔加热件用于对油孔进行加热,轴面加热件用于对轴的外周壁进行加热,轴面加热件和油孔加热件均与轴发生绕轴的轴线的相对转动。轴面加热件设置为能够持续为轴的周侧壁进行加热;油孔加热件设置为仅当油孔正对油孔加热件时,油孔加热件启动为油孔加热。如此,在轴转动时,油孔经过油孔加热件时,油孔加热件启动为对应的油孔进行针对性的加热,加大油孔处局部的淬火深度,进而提高油孔的疲劳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773426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670954.7
申请日:2024-05-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济柴动力有限公司
IPC: C21D9/30 , C21D1/18 , C21D1/28 , C23C8/26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44 , C22C38/46 , C22C38/42 , C21D6/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曲轴的热处理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少曲轴变形量的热处理工艺方法。热处理工艺方法依次包括淬火、回火、一次去应力、二次去应力以及氮化;淬火时,2.5h‑3.5h升温至850℃‑870℃,保温5h‑6h,出炉预冷3.5分钟‑5分钟,冷却5分钟‑6.5分钟;回火时,升温至610℃‑630℃,保温预定时间后冷却;一次去应力时,升温至580℃‑600℃,保温预定时间后冷却;二次去应力时,升温至570℃‑590℃,保温预定时间后冷却;氮化时,升温至510℃‑530℃,保温预定时间后随炉缓冷再出炉空冷。通过本发明解决了增加Ni和V元素后的曲轴,调质前后变形量大以及氮化后曲轴跳动量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600191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1082042.4
申请日:2024-08-08
Applicant: 山西天宝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合金钢轴类锻件的退火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涉及锻件退火技术领域,包括第一退火炉和安装在第一退火炉后侧可滑动的第二退火炉,第一退火炉下方设有用于支撑的支架,第一退火炉与第二退火炉的连接处设有连接环,第二退火炉远离第一退火炉的一侧通过位移机构与第一退火炉连接,位移机构包括位于第二退火炉远离第一退火炉一侧的外接圈,第一退火炉上圆周分布有多个滑轨,每个滑轨上均设有电动滑块,每个电动滑块上均设有连接架用于与第二退火炉上的外接圈连接,第一退火炉和第二退火炉内均设有一组定位组件,本发明通过可调的定位组件,能自动适应不同直径的锻件,保证夹持稳定,实现均匀退火。
-
公开(公告)号:CN115216598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210787335.7
申请日:2022-07-04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凸轮的感应加热装置及其加热方法,其包括凸轮升降台组件、感应线圈、导磁体、导磁体升降组件和放置平台组件。感应线圈的固定端和导磁体外壳第一固定端分别与下平台的第二安装端和第三安装端固连,导磁体沿着感应线圈的周向均匀分布,导磁体位于导磁体外壳的内部,导磁体外壳第二固定端和导磁体升降组件中升降爪连接,导磁体升降组件的上下移动带动导磁体外壳绕固定中心轴旋转,进而实现对导磁体的控制。加热方法的具体过程为:设定温度参数并运动到指定位置,分别对凸轮进行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加热处理。本发明通过控制导磁体的摆动速度来调整磁场汇聚位置变换速度,以控制加热过程中温度变化的方法,提高凸轮质量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147521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311675791.3
申请日:2023-12-0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济柴动力有限公司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16 , C22C38/08 , C22C38/18 , C22C38/20 , C22C38/40 , C22C38/42 , C21D1/26 , C21D1/18 , C21D1/10 , C21D6/00 , C21D9/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凸轮轴热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内燃机凸轮轴用锻制圆钢及热处理工艺,锻制圆钢以质量百分数计,其化学成本包括:C:0.5‑0.57%;Si:0.15‑0.35%、Mn:0.4‑0.7%;P:≤0.025%;S:≤0.035%;Ni:≤0.25%;Cr:≤0.25%;Cu:Cu≤0.3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钢材采用电炉+真空精炼方法冶炼,选用仿形感应器并采取预冷淬火的方式,经过预冷后,凸轮表面热量经过扩散传导和向空气释放,温度差更小,内层的温度几乎不受影响,因而磨削后表面硬度依然满足图纸要求,且淬硬层分布也会更均匀。由于材料表面形成压应力,也有利于提高疲劳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904417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049533.2
申请日:2024-01-12
Applicant: 浙江博星工贸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凸轮轴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凸轮轴加工用淬火装置及凸轮轴生产线,淬火装置包括:工作台、输送机构、淬火机构、夹持机构,夹持机构包括:夹持单元、驱动单元和限位单元,夹持单元包括安装板和夹持组件,安装板滑动安装于工作台上,驱动单元包括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第二驱动件驱动夹持组件夹持凸轮轴时,限位单元将安装板与工作台锁定,夹持组件将凸轮轴夹持稳固后,限位单元对安装板和工作台的锁定解除。本发明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要保证第一夹紧杆与第二夹紧杆对电机轴的夹持力度,需要配置较重的支撑板,而气缸需要提供较大的动力才能带动支撑板移动,导致耗能增加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