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32653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280090479.5
申请日:2022-12-01
Applicant: 奇跃公司
Inventor: J·杜伊霍沃 , B·N·S·弗拉斯坎普 , K·R·柯蒂斯
Abstract: 用于使用可穿戴式电子设备显示虚拟内容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确定佩戴该可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用户双眼的视线中心的位置,并估计这些视线中心的误差或精度。可以至少部分基于误差或精度以及与利用可穿戴电子设备的虚拟内容的双目视觉的辐辏和调节有关的标准,针对焦距或焦距处的焦平面确定操作范围。可以至少部分基于操作范围,将虚拟内容调整为调整后的虚拟内容,以用于相对于焦平面或焦距进行呈现。调整后的虚拟内容可以相对于焦距或焦平面呈现给用户。
-
公开(公告)号:CN114924336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210403195.9
申请日:2022-04-18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文物展览的多夹层柔性变焦透镜、全息三维显示系统、增强现实系统及方法,包括:计算机全息图模块,利用激光光源对文物进行全息的波前记录生成数字全息图,并在计算机中将对应的虚拟视频每帧生成相应的计算全息图,将处理后的数字全息图与计算全息图叠加,得到融合的计算全息图。信息传递模块,将提前生成的各个文物的最终计算全息图与视频的音频信息等实时地传输到全息三维显示模块中,由全息三维显示模块接收且动态输出,实现声画同步结合。全息三维显示系统,通过多夹层柔性变焦透镜将空间光调制器输出的全息二维图像呈现在不同焦深的各平面,在空间中形成三维立体图像,最后被人眼捕捉,达到增强现实的展示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815292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210404449.9
申请日:2022-04-18
Applicant: 广州弥德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多人观看的不闪式指向背光裸眼3D显示装置,涉及裸眼3D显示的技术领域,通过影像控制模块将影像数据转换为3D影像,通过显示单元、三棱形微结构定向分光膜及指向背光模组的配合,向第一或第N观看者输出视差3D画面,借助于人眼追踪模块采集的显示区人眼位置信号确定观看者数,指向背光模组仅需对应随观看者人数增加开启的背光单元数,无需多余的光学装置,简化了裸眼3D显示装置,指向背光模组提供运动视差,三棱形微结构定向分光膜提供双目视差,使得分辨率仅在横向上损失一半,纵向保持不变,能够实现单人或多人的超清立体画面,且无需高刷新率的液晶屏幕进行时分复用的视差图像显示,减小了显示数据带宽和切换闪烁。
-
公开(公告)号:CN106646878B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1611093736.3
申请日:2016-11-30
Applicant: 深圳多哚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虚拟现实头盔,包括主体框架、光学镜头和显示模组;主体框架设有通孔;光学镜头密封安装在通孔中;显示模组包括模组基板、显示屏和显示分隔框;模组基板与主体框架固定连接;显示屏和显示分隔框均密封地固定安装在模组基板上;显示分隔框安装在显示屏和主体框架之间;显示屏、显示分隔框和主体框架配合形成空腔;显示屏发出的光线经过空腔和光学镜头输出虚拟现实头盔;主体框架面向显示分隔框的一侧设有环形搭接部;环形搭接部与显示分隔框搭接并密封贴合。因为显示分隔框与主体框架、显示分隔框与显示屏之间均为密封连接,外界灰尘无法进入到三者形成的空腔内侧,避灰尘粘附在显示屏或光学镜头上、影响使用效果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111308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141648.6
申请日:2017-06-14
Applicant: 李程
Inventor: 李程
Abstract: 一种头戴式显示器及其显示屏、头戴支架和视频,属于虚拟现实技术领域。所述显示屏的图像显示面是凹面形状的;所述头戴支架用于使佩戴者眼睛观察点,到正前方所述图像显示面的距离,至少等于明视距离;并使所述佩戴者眼睛在所述观察点处,视野中心在所述图像显示面的中部;所述显示屏被配置为将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内圆柱面图像视频、内球面全景图像视频或鱼眼图像视频,在平面显示屏中显示为桶形畸变的画面,显示在所述凹面形状的所述图像显示面上,只显示所述视频每一帧图像的一个局部,用于使所述佩戴者眼睛在所述观察点处观看所述画面。具有较强的临场感、沉浸感,观看两个小时的视频不会使眼睛胀痛,可大大促进虚拟现实影视游戏产业的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5166993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210616248.5
申请日:2022-05-31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G02B30/20 , G02B30/27 , G02B30/33 , G02F1/133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适应三维光场显示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提取目标三维场景图中的场景信息;场景信息用于表征目标三维场景图的场景复杂度;将场景信息输入至视点密度与场景复杂度的匹配模型中,匹配模型输出目标三维场景图对应的视点密度,使用视点密度对目标三维场景图进行编码得到合成图像;将合成图像加载在显示面板作为显示源,对携带合成图像中视点信息的光线进行调制,得到目标三维场景图的三维光场显示图;其中,匹配模型以三维场景图为样本并通过训练得到。本发明使用视点密度与场景复杂度的匹配模型根据三维场景结构复杂度而自适应调整三维光场显示的视点密度,满足不同的三维场景复杂度对视点密度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405652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315126.7
申请日:2023-03-22
Applicant: 深圳市立体通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4N13/225 , G03B35/10 , G02B30/20 , H04N13/31 , G06T15/2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三维显示系统、三维显示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涉及显示成像技术领域。三维显示系统通过拍摄镜头将拍摄目标的光信号分成两路,形成拍摄目标的第一视差图像和第二视差图像,再通过处理单元对第二视差图像进行处理,得到与第一视差图像相匹配的第三视差图像,再利用第一视差图像和第三视差图像进行融合得到3D帧画面图像,最后利用设置于显示单元表面的光学转换器件将3D帧画面图像投射到人物对象的视野范围,利用外置的拍摄镜头与光学转换器件使得一台设备即可实现实时裸眼的三维显示过程,降低三维显示系统的系统复杂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224582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211431279.X
申请日:2022-11-15
Applicant: 浙江炽云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2B27/01 , H04N13/398 , H04N13/302 , H04N13/383 , G02B27/00 , G02B5/18 , G02B27/44 , G02B30/20 , G02B30/33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抬头显示系统的显示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通过实时检测确定左右眼位置分别在眼盒中的注视位置,从视区分区集中确定左眼位置对应的第一目标视区分区集和/或右眼位置对应的第二目标视区分区集,从显示屏幕中确定第一目标视区分区集对应的第一像素区域和/或第二目标视区分区集对应的第二像素区域,控制第一像素区域和第二像素区域处于发光状态,使得像源发射的第一图像的成像光线被视窗反射后入射至第一目标视区分区集以及使得像源发射的第二图像的成像光线被视窗反射后入射至第二目标视区分区集;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为具有视差的两张图像。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减少用户左右眼看到的图像发生串扰,可以提高用户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15951514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11527730.8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忠孝
IPC: G02F1/1335 , G02F1/1343 , G02F1/1333 , G02F1/1347 , G02F1/135 , G02F1/167 , G02F1/1676 , G02F1/1677 , G02B30/20 , G03B35/00 , G03B17/48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器件及显示装置。显示器件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形成容纳空间,包括显示区和相机区;黑色矩阵层,黑色矩阵层具有多个第一开口;第一面电极层;斜坡结构;第二面电极层,至少覆盖斜坡结构靠近第一基板的一侧;液态电介质层,包括多个遮光电离子;成像元件。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相机区与显示区均集成在显示器件上,有效简化了显示器件的体积和复杂程度。采用小孔成像的方式,减小相机间距,减小拍摄角度间隔;多个第一开口共同对应一个成像元件,利用分时或按需求的方法选择性开启第一开口,降低器件的生产制造成本;通过斜坡结构形成光波导光路设计,使得相机区与显示区整合,满足显示器件的轻薄化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924336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403195.9
申请日:2022-04-18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文物展览的多夹层柔性变焦透镜、全息三维显示系统、增强现实系统及方法,包括:计算机全息图模块,利用激光光源对文物进行全息的波前记录生成数字全息图,并在计算机中将对应的虚拟视频每帧生成相应的计算全息图,将处理后的数字全息图与计算全息图叠加,得到融合的计算全息图。信息传递模块,将提前生成的各个文物的最终计算全息图与视频的音频信息等实时地传输到全息三维显示模块中,由全息三维显示模块接收且动态输出,实现声画同步结合。全息三维显示系统,通过多夹层柔性变焦透镜将空间光调制器输出的全息二维图像呈现在不同焦深的各平面,在空间中形成三维立体图像,最后被人眼捕捉,达到增强现实的展示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