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05376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1009492.0
申请日:2024-07-26
Applicant: 上海诺雅克电气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开关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接触单元以及用于驱动接触单元的电磁操作系统,所述接触单元包括触头机构,所述触头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动触头组件和静触头,所述电磁操作系统包括线圈组件和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与动触头组件驱动连接,所述移动组件还连接有延伸至外壳之外的操作件,由线圈组件或操作件驱动移动组件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以带动动触头组件向靠近或远离静触头的方向移动。本发明中,其电磁操作系统的移动组件连接有操作件,使电磁操作系统的移动组件既可以手动操作,又可以由线圈组件驱动,提升了开关装置的操作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690080B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1910795849.5
申请日:2019-08-27
Applicant: 浙江宏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电路板的密封型高压直流继电器,包括静触点引出端、内支撑罩、铁杯、线圈架、外壳、电路板和密封胶体层;两个静触点引出端分别装在内支撑罩的顶部;内支撑罩装在铁杯的上部,线圈架装在铁杯的底部;内支撑罩和铁杯一起装入外壳的内腔中,密封胶体层覆盖在内支撑罩和铁杯的上面,密封胶体层的边缘与外壳的内腔壁相接触;电路板设置在密封胶体层的上方,线圈架装有长条薄片型的线圈引出片,线圈引出片的上端穿过内支撑罩而与电路板焊接相固定并实现电连接,密封胶体层包覆于线圈引出片的在内支撑罩与电路板之间的其中一段。本发明的这种结构,可以避免现有技术中因电路板安装在由胶体层密封后的外壳腔内所造成的弊端。
-
公开(公告)号:CN110690079B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1910795883.2
申请日:2019-08-27
Applicant: 浙江宏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方形环氧封装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包括静触点引出端、内支撑罩、铁杯、动簧片、推动杆部件、线圈部件和外壳;两个静触点引出端装在内支撑罩上,内支撑罩装在铁杯的上部,铁杯由上向下套入外壳内;内支撑罩和铁杯分别为方形形状,内支撑罩的顶端的周沿设有向水平方向凸伸的边沿部,内支撑罩的侧壁嵌入铁杯内并与铁杯过盈相配合,内支撑罩的边沿部搭在铁杯的开口部的顶端面处;外壳的上部的内侧壁设有从上向下延伸的点胶槽,且点胶槽从侧面覆盖于内支撑罩的边沿部与铁杯的开口部的顶端面的相接触处的外侧边缘。本发明能够防止产品在环氧封装时胶水渗入铁杯内而带来的弊端。
-
公开(公告)号:CN11965036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510010460.0
申请日:2025-01-03
Applicant: 深圳市明你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功耗高可靠性新能源继电器,该低功耗高可靠性新能源继电器,包括外壳、安装框架、动簧座、动簧片组合、静簧座、执行组件、线圈安装骨架以及电磁线圈。动簧片组合包括至少三个折弯,三个折弯中包含至少一个钝角折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具有至少三个折弯,且三个折弯中包含至少一个钝角折弯的动簧片组合,使动簧片组合拥有更长的长度,在施加同样大小的外力情况下,拥有折弯的动簧片组合更容易发生形变,形变程度也更大,而钝角折弯则进一步降低了动簧片组合发生形变的难度和程度,从而降低了继电器的功耗;另外,该动簧片组合其形变程度也更大,动簧片组合与静簧座相离时的间距也较大,不容易发生放电现象,可靠性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44685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0815193.X
申请日:2024-06-24
Applicant: 欧姆龙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电磁继电器,其紧凑地配置线圈端子,并且提高触点端子与线圈端子之间的绝缘性。电磁继电器具备线圈、第一触点端子、第二触点端子、线圈端子以及卷线筒。第一触点端子配置于线圈的前方。第二触点端子配置于线圈的后方。线圈端子包含主体部和缠绕部。主体部配置于第一触点端子与第二触点端子之间。缠绕部沿线圈从主体部朝向前方延伸。在卷线筒卷绕线圈。卷线筒配置于第一触点端子与第二触点端子之间。卷线筒包含前凸缘和后凸缘。前凸缘与第一触点端子对置。后凸缘与第二触点端子对置。前凸缘包含纵壁部和横壁部。纵壁部位于第一触点端子与缠绕部之间。横壁部相对于纵壁部弯折,并从纵壁部向前方延伸。
-
公开(公告)号:CN119361377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772224.4
申请日:2024-12-04
Applicant: 浙江宏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磁路部分和直动式继电器。其中磁路部分用于直动式继电器,磁路部分沿线圈架轴孔的延伸方向在导磁板与导磁套之间增设由非导磁材料制成并与动铁芯滑动配合的衬套。直动式继电器包括上述磁路部分。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较于现有技术更能保证继电器闭合时的电阻值符合设计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297030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662159.X
申请日:2024-11-20
Applicant: 上海思格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并网接触器控制电路及光伏系统,属于新能源发电并网技术领域。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并网接触器控制电路,包括:主触点,设置于并网回路;接触器线包,与主触点耦合;电源转换电路,输入侧与电网电连接;第一开关,电连接于电源转换电路与接触器线包形成的回路上;单向导通器件,输入端与接触器线包的第二端电连接,输出端与接触器线包的第一端电连接;控制器,与第一开关的驱动端电连接,在电源转换电路输出侧的电压下降时,提高第一开关的占空比。根据本申请的控制电路,电网电压下降时,控制器提高第一开关的占空比,为接触器线包提供吸持功率,使接触器仍能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吸合,实现低电压穿越,且电路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19208088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310771398.8
申请日:2023-06-27
Applicant: 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磁系统驱动结构和接触器,涉及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包括线圈、环形增磁组件以及相互配合的静吸引部和动铁芯,线圈套设于动铁芯的外周,动铁芯的运动路径穿设于环形增磁组件的内圈,借助环形增磁组件所产生的磁场也能够对动铁芯的合闸运动提供动力,从而实现环形增磁组件辅助线圈共同对动铁芯提供同方向的作用力,驱动动铁芯进行合闸运动。因此,在对动铁芯提供同等驱动力时,利用环形增磁组件能够分担一部分,剩余的驱动力再由线圈来提供,能够有效降低磁系统的体积。并且,环形增磁组件的第一截面在线圈轴向的正投影覆盖线圈的第二截面,以便于使得环形增磁组件位于线圈外侧,有利于环形增磁组件散热。
-
公开(公告)号:CN119208086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631924.1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西安宏发电器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继电器,其包括底座、静触件组和运动部件,底座沿Y轴方向布设有至少两个接触空间,接触空间沿X轴方向开口,静触件组设有容置于接触空间内的静触点;运动部件相对底座摆动并包括与接触空间对应设置的动触件,各动触件沿Y轴方向布设并设有从开口伸入接触空间并与静触点对应的动触点;底座设有用于隔断相邻的两个接触空间的绝缘部,绝缘部沿X轴方向伸出开口,运动部件设有与绝缘部对应设置的分隔部,分隔部与绝缘部配合形成插接结构,插接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沿Y轴方向间隔布设的绝缘壁和插入相邻的两个绝缘壁之间的间隔中的第一绝缘板。本申请分断时绝缘效果好,不易出现电弧短路击穿的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1128607B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010021673.0
申请日:2020-01-09
Applicant: 嘉兴赛铁龙电气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机车用电磁接触器,包括电磁接触器主体;触点组件;灭弧组件;还包括触点吸合组件,包括第一线圈、第二线圈以及动组件,动组件包括动铁芯、摆臂、压簧以及触点固定座,第一线圈水平设置,动铁芯与所述第一线圈同轴设置且位于第一线圈一端,动铁芯的一端进入第一线圈内部,另一端与摆臂的中部铰接,摆臂的一端与电磁接触器主体铰接,另一端与触点固定座铰接,触点固定座可沿水平方向滑动,动触点连接于触点固定座;压簧保持向动铁芯施加一趋势力,趋势力可使动铁芯向第一线圈外部移动;线圈吸合控制组件,包括第一行程开关以及触发组件;在第一线圈通电带动动触点将第一行程开关触发,第二线圈串接于第一线圈的回路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