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转动驰振的电磁式风能采集器

    公开(公告)号:CN114938123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210525426.3

    申请日:2022-05-1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nventor: 贺学锋 何官敏

    Abstract: 一种基于转动驰振的电磁式风能采集器,包括钝体、机电转换组件、弹性件及刚性连接件。钝体包括柔性膜和刚性壳,柔性膜和刚性壳围成至少一个密封腔,钝体的底部包括柔性膜;机电转换组件设置于所述密封腔内部;机电转换组件包括至少两排永磁体和一排线圈,每相邻的两排永磁体之间均设有一排线圈,每个线圈均处于相邻排的永磁体产生的磁场中;弹性件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刚性壳的内侧壁和永磁体阵列;刚性连接件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柔性膜的内缘和永磁体;永磁体通过刚性连接件固定于外部安装位置;一排或多排线圈固定于刚性壳的内侧壁。在风的作用下,被弹性件支承的钝体在风的作用下发生转动驰振,带动线圈相对于永磁体运动并发电。

    自发电装置及无线开关

    公开(公告)号:CN112072884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010786890.9

    申请日:2020-08-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发电装置及无线开关,自发电装置包括:转动组件;导磁件,转动安装于所述转动组件上;线圈,套设于所述导磁件上;磁性组件,安装于所述线圈开口处;拨动组件,与所述导磁件连接,且带动所述导磁件与所述磁性组件接触。本发明中当按压拨动组件,拨动组件带动导磁件接触磁性组件,使得导磁件产生磁性,由于导磁件位于线圈内从而产生电能,以自动产生电能,既节省电池,节省成本,又节能环保。

    一种桥梁的涡振能量处理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61338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503097.8

    申请日:2024-10-25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桥梁的涡振能量处理系统及方法,涉及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其中,该系统包括:采集模块,控制模块,能量捕获模块,储能模块,其中,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桥梁的振动数据,并将振动数据传输给控制模块;能量捕获模块与控制模块、储能模块分别电性连接,控制模块用于基于振动数据控制能量捕获模块的工作状态,能量捕获模块用于对桥梁的涡振能量进行捕获,并将涡振能量转换为电能;能量捕获模块还与储能模块电性连接,储能模块用于储存电能;储能模块还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控制模块还用于对储能模块的充放电进行控制。实施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实现了涡振能量的有效利用,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

    声波能量吸收装置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199559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1810166262.3

    申请日:2018-02-28

    Inventor: 杨迎春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声波能量吸收装置,涉及声学技术设备领域。包括:箱体,箱体具有一个腔体,箱体表面开设有M个开口,M为正整数。M个声波能量吸收单元,对应设置在M个开口上。N个提示输出单元,对应与M个声波能量吸收单元中的N个声波能量吸收单元连接,N为不大于M的正整数。通过M个声波能量吸收单元的共振来将声音中频率低于预设频率的低频声波的超低频驻波能量转换为动能或电能,从而实现了将超低频驻波能量吸收以避免对人体造成危害的同时。此外,通过能量转换而非吸收材料的方式来实现吸收低频驻波能量,可极大的缩小声波能量吸收装置的体积,实现了可便捷的应用在各种小空间中,使得声波能量吸收装置的应用前景极为广泛。

    三维振动能量采集电磁式能源器件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9298593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424205.2

    申请日:2024-10-1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振动能量采集电磁式能源器件及电子设备,三维振动能量采集电磁式能源器件,包括磁性部件、质量块、支撑部件、线圈和导线,支撑部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支撑部件连接在质量块与磁性部件之间,质量块与磁性部件之间具有间隙,支撑部件具有弹性以使质量块相对于磁性部件可进行三维摆动;线圈与质量块相连接,线圈随质量块同步移动以切割磁性部件的磁感线,线圈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线圈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均连接有导线,导线用于输送由磁性部件和线圈通过电磁感应转化获得的能量。本发明中质量块三维振动时,通过线圈和磁性部件之间的电磁感应现象获得电能,实现三维振动能量的收集,提高了能量转换的效率。

    一种准零刚度式振动能量采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842354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872564.8

    申请日:2024-07-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准零刚度式振动能量采集装置。该结构包括包括支撑框、竖直弹簧、质量块、负刚度结构、压电片和机电转换结构,支撑框设有第一伸缩杆,竖直弹簧套设于第一伸缩杆上,第一伸缩杆连接质量块,质量块上设有负刚度结构;负刚度结构包括负刚度单元,负刚度单元包括第二伸缩杆和悬臂梁,第二伸缩杆连接有滚轮固定架,滚轮固定架上设有滚轮,第二伸缩杆上套设有水平弹簧;支撑框设有凸部,悬臂梁上设有压电片,机电转换结构包括第一部、第二部,悬臂梁弯曲变形带动第一部和第二部配合运行,通过第一部和第二部配合运行产生电能。本发明能够收集低振幅时产生的能量,同时由于准零刚度的特点提高了低振幅振动能量的采集效率。

    一种海上波浪能电池装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739521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617634.5

    申请日:2024-05-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波浪能发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海上波浪能电池装置,包括发电本体,发电本体由壳体、盖板和顶罩组成,盖板上表面设置有导向柱,导向杆远离盖板的一端设置有顶板,设置于盖板上表面用于发电的转动部件,设置于盖板上用于发电的直线部件,设置于顶板远离盖板一面用于拉动直线部件的牵引部件,设置于顶板远离盖板一面用于驱动牵引部件的弹力部件,振子受波浪冲击作用下位移并驱动动子切割磁感线发电的同时,齿条驱动支撑座上、下部的转轴转动,旋转发电机将运行,提高了波浪能的转化效率,提高了波浪能的利用率,提高了发电本体的发电效率,保障了对海上浮式装备能源的稳定补给,提高了海上浮式装备运行的稳定性和作业效率。

    自发电装置及其应用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995216B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1910184332.2

    申请日:2019-03-12

    Inventor: 刘远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自发电装置及其应用,其中所述自发电装置包括一导磁主体、一活动元件、至少一线圈、一上磁屏蔽盖以及一下磁屏蔽盖,其中所述导磁主体包括一磁铁、一上导磁片以及一下导磁片,其中所述磁铁被保持于所述上导磁片和所述下导磁片之间,所述活动元件被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上导磁片和所述下导磁片之间,所述线圈被设置于所述活动元件,所述上磁屏蔽盖被设置于所述上导磁片的上方,所述下磁屏蔽盖被设置于所述下导磁片的下方,所述线圈被保持于所述上磁屏蔽盖和所述下磁屏蔽盖之间。

    一种海浪发电机构及其溢油收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541785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1910935521.9

    申请日:2019-09-29

    Inventor: 陈大海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浪发电机构及其溢油收集装置。本发明利用海浪发电机构发电,以提供加热层的电能,使得包裹有石墨烯的加热层能对溢油进行加热,进而使吸油层能更好的对溢油进行收集。本发明海浪发电机构通过海浪获得电能,绿色环保,并且将电能提供给溢油收集装置,提高溢油的收集效率;适应能力强,特别是有风浪的海面;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可以对大面积溢油区域进行收集。

    一种可利用噪声产生电能的自发光蓄能钢管

    公开(公告)号:CN118449350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397332.1

    申请日:2024-04-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利用噪声产生电能的自发光蓄能钢管,属于建筑节能技术领域,技术方案为,一种可利用噪声产生电能的自发光蓄能钢管,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管、设置在钢管内部的发电组件和设置在钢管外侧的发光模组;所述发电组件包括磁芯和设置在所述磁芯外侧的线圈,所述线圈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振动薄膜,所述振动薄膜的外围套接有收音器,线圈另一端的两条引线与蓄电池的正负极连接;所述蓄能池为所述发光模组提供电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了一种可以通过现场噪音产生电能的自发光蓄能钢管,吸收现场噪音的能量转化为电能储蓄在蓄电池,当识别到有声音时,通过外置的发光模组为通道提供照明。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