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527503C
公开(公告)日:2009-08-12
申请号:CN200580040354.8
申请日:2005-11-0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47 , H01M8/0258 , H01M8/0263 , H01M8/0267 , H01M8/04029 , H01M8/04089 , H01M8/1007 , H01M8/241 , H01M8/2457 , H01M8/2483
Abstract: 在发电中受到电池的发热部的温度的影响,入口侧多支管内的冷却流体温度升高。由此造成燃料电池的电池组中的各单电池的温度出现偏差,产生溢流和输出电压的变化。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可以抑制入口侧多支管内的冷却流体的温度升高,耐久性优良,实现稳定的输出电压。所述燃料电池中,在阴极侧隔板和阳极侧隔板上,具有连接冷却流体的入口侧多支管和出口侧多支管的冷却流体的流路,该冷却流体的流路由对电池的发热部、即与阴极和阳极对应的区域进行冷却的第一冷却部和位于第一冷却部和冷却流体的入口侧多支管之间的第二冷却部构成。
-
公开(公告)号:CN100502112C
公开(公告)日:2009-06-17
申请号:CN200310103747.1
申请日:2003-10-3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88 , H01M8/0271 , H01M8/04082 , H01M8/04223 , H01M8/04231 , H01M8/04302 , H01M8/04303 , H01M8/04365 , H01M8/04559 , H01M8/04753 , H01M8/0494 , H01M2008/1095
Abstract: 一种燃料电池的工作方法,所述燃料电池的工作方法在燃料电池的发电电压降低时,进行使发电电压恢复的恢复操作,以长时间地维持高的发电电压。用所述燃料电池的工作方法工作的燃料电池具有电解质、夹持所述电解质的一对电极和一对隔离板,所述隔离板设有将燃料气体供给、排出至所述电极的一方、将含氧气体供给、排出至所述电极的另一方的气体通道,其特点在于,当燃料电池的电压低于临界电压值以下时,或者,在经由前次的电压恢复操作之后一定的时间,进行降低氧电极一侧的电位的恢复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842935A
公开(公告)日:2006-10-04
申请号:CN200580000865.7
申请日:2005-05-3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70/56
Abstract: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即使在供给气体的压力损失小的条件下也具有结露水排出性能优异的表面的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用隔离层,即使在供给气体的压力损失小的条件下也可以充分抑制溢流现象的产生的可靠性良好的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可以准确评价结露水的排出性能的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用隔离层的评价方法、以及即使在供给气体的压力损失小的条件下也具有结露水排出性能优异的表面的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用隔离层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用隔离层包含导电性碳和加固导电性碳的粘接剂,在50℃以上90℃以下范围内的周围温度、且相对湿度在70%以上100%以下的范围的周围湿度条件下,使50μL以上80μL以下的水滴滴落的情况下,使至少在一个主面上形成的反应气体流路(30C、40C)的表面的水滴掉落角度在5度以上45度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265489C
公开(公告)日:2006-07-19
申请号:CN01801938.2
申请日:2001-07-0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1004 , H01M4/8828 , Y02P70/56 , Y10T29/49115
Abstract: 一种膜电极接合体的制造方法,它是由离子交换膜构成的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2)、以及分别具有将该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介于中间而各自对向配置的第1催化剂层(31)和第2催化剂层(41)的第1电极(3)和第2电极(4)构成的固体高分子型燃料电池用膜电极接合体1的制造方法,在基材薄膜(101)上涂布合催化剂的涂布液,形成第1催化剂层(31),在其上涂布将离子交换树脂溶解或分散于液体中而形成的涂布液,形成离子交换膜,接着,在其上涂布含催化剂的涂布液,形成第2催化剂层(4),最后将基材薄膜(101)从获得的层合体上剥离下来。采用该方法,可以高效率且连续地制造催化剂层厚度均匀的高性能的固体高分子型燃料电池用的膜电极接合体(1)。
-
公开(公告)号:CN1190859C
公开(公告)日:2005-02-23
申请号:CN99809858.2
申请日:1999-08-0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21 , H01M8/0223 , H01M8/0239 , H01M8/0241 , H01M8/1004 , H01M8/1007 , H01M8/2404 , H01M8/241 , H01M8/2457 , H01M2300/0082 , Y02P70/56 , Y10T29/49115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将由带有催化剂层和气体扩散层的一对电极,夹在该对电极间的电解质层,设置在前述电极外侧的具有向电极之一提供燃料气体的气体供给用通道的隔板及向另一电极提供氧化剂气体的气体供给用通道的隔板组成的单电池,通过前述隔板层叠而制得的燃料电池,其中,至少赋予前述催化剂层、气体扩散层或通道表面以防水性,这样能够获得具备良好电池性能的燃料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314010A
公开(公告)日:2001-09-19
申请号:CN99809858.2
申请日:1999-08-0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21 , H01M8/0223 , H01M8/0239 , H01M8/0241 , H01M8/1004 , H01M8/1007 , H01M8/2404 , H01M8/241 , H01M8/2457 , H01M2300/0082 , Y02P70/56 , Y10T29/49115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将由带有催化剂层和气体扩散层的一对电极,夹在该对电极间的电解质层,设置在前述电极外侧的具有向电极之一提供燃料气体的气体供给用通道的隔板及向另一电极提供氧化剂气体的气体供给用通道的隔板组成的单电池,通过前述隔板层叠而制得的燃料电池,其中,至少赋予前述催化剂层、气体扩散层或通道表面以防水性,这样能够获得具备良好电池性能的燃料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305647A
公开(公告)日:2001-07-25
申请号:CN99807476.4
申请日:1999-06-1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8642 , H01M4/8605 , H01M4/926 , H01M8/1004 , H01M2300/0082
Abstract: 本发明的高分子电解质燃料电池,在电极的前述催化剂反应层与气体扩散层之间设置了导电性微粒层,并在前述催化剂反应层的催化剂粒子及载有前述催化剂粒子的载体的至少一个表面设置了氢离子扩散层。由于前述催化剂反应层由至少在亲水性碳材料上载有催化剂粒子的催化剂及防水性碳材料构成,所以,通过有效的电极反应,能够发挥出优异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507030A
公开(公告)日:2009-08-12
申请号:CN200780031586.6
申请日:2007-11-0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1004 , H01M8/0271 , H01M8/0273 , H01M8/0289 , H01M8/1062 , H01M2300/0082
Abstract: 一种膜-膜加强部件组件,具备:具有大致四角形的形状的高分子电解质膜(1)、在高分子电解质膜(1)的一方的主面的一侧以沿该一方的主面的四条边中相互相对的一组边延伸的方式配置的一对膜状的第1膜加强部件(10a)、和在高分子电解质膜(1)的另一方的主面的一侧以沿该另一方的主面的四条边中相互相对的一组边延伸的方式配置的一对膜状的第2膜加强部件(10b),高分子电解质膜(1)形成为配置有一对第1膜加强部件(10a、10a)和一对第2膜加强部件(10b、10b)的部分为凹状,一对第1膜加强部件(10a、10a)和一对第2膜加强部件(10b、10b)以其主面露出的方式且以作为整体包围高分子电解质膜(1)的周缘部的方式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0377401C
公开(公告)日:2008-03-26
申请号:CN200410075223.0
申请日:2004-09-13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926 , H01M4/8605 , H01M4/881 , H01M4/8828 , H01M4/90 , H01M4/9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通过使催化剂层的气体扩散性良好,来提高电池电压、而且能够连续长时间维持其高电压的氢离子传导性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在至少包含具有阳离子传导性的高分子电解质、由担载电极催化剂的导电性碳粒子构成的担载催化剂粒子和分散溶剂的催化剂层形成用墨中,上述高分子电解质的平均惯性半径是150~300nm。
-
公开(公告)号:CN1993854A
公开(公告)日:2007-07-04
申请号:CN200580024588.3
申请日:2005-09-2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612 , C02F1/283 , C02F1/288 , C02F1/705 , C02F2101/101 , H01M8/041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可靠地去除利用氢生成装置生成含氢气体时使用的水回收装置回收的水中包含的非离子性硫磺化合物的燃料电池系统以及燃料电池系统的运行方法。燃料电池系统(100)具备:从原料气体和水蒸汽生成含氢气体的氢生成装置(1)、利用含氢气体和氧化剂气体进行发电的燃料电池(5)、回收由于发电而发生的水的水回收装置(12)、包含去除水回收装置回收的水中包含的离子性杂质的离子交换体的第1水净化装置(18)、利用化学吸附方法去除水回收装置(12)回收的水中包含的非离子性硫磺化合物的第2水净化装置(17)、以及将从水回收装置(12)取出,通过第1水净化装置(18)和第2水净化装置(17)的水引入氢生成装置(1)的水供给路径(40)。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