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蓄热功能热交换器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76009B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310166902.8

    申请日:2013-04-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蓄热功能热交换器。在作为带蓄热功能热交换器的带蓄冷功能蒸发器中,在构成蓄冷材料容器(16)的两张铝板(19)的周缘部之间形成有圆筒部(31),在圆筒部(31)内插入有圆筒状铝片材制蓄冷材料注入部件(32)的一部分,并使其钎焊在圆筒部(31)上。将蓄冷材料注入部件(32)的与圆筒部(31)相比外侧的部分,从径向的两外侧压溃而在蓄冷材料注入部件(32)上形成被压溃部(34)。蓄冷材料注入部件(32)的被压溃部(34)具有隔开间隔地形成的两个第一压溃部(35)、和在两第一压溃部(35)之间形成且压溃程度比两第一压溃部(35)大的第二压溃部(36)。在蓄冷材料注入部件(32)的非压溃部的周壁(32a)的厚度为tmm,第一压溃部(35)的厚度为T1mm,第二压溃部(36)的厚度为T2mm的情况下,满足T2<T1≤2t的关系。

    带蓄热功能的热交换器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13681A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410602537.5

    申请日:2014-10-31

    Abstract: 一种带蓄热功能的热交换器。带蓄冷功能的蒸发器(1)用于在停车时使作为压缩机的驱动源的发动机临时停止的车辆的汽车空调中,在其蓄冷材料容器(15)的两容器结构板(25、26)的周缘带状部之间形成圆筒孔(32)。在圆筒孔内配置内部成为蓄热材料注入通路(33)的蓄热材料注入部件(31)的圆筒部(37)并使该部分钎焊在两容器结构板上。在蓄热材料注入部件的与圆筒孔相比向外侧突出的部分上形成从径向两外侧被压溃的压溃部(34)和圆筒状非压溃部(36),并通过压溃部封闭蓄热材料注入通路。使蓄热材料注入部件的圆筒部的外径与圆筒状非压溃部的外径相比成为小径,并使两者(37、36)的内径相等。在圆筒部的内端部上设置向蓄热材料封入部内突出的内侧突出部(37a),并在内侧突出部上设置向径向外侧扩开的卡定部(39)。

    带蓄热功能的热交换器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13681B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410602537.5

    申请日:2014-10-31

    Abstract: 一种带蓄热功能的热交换器。带蓄冷功能的蒸发器(1)用于在停车时使作为压缩机的驱动源的发动机临时停止的车辆的汽车空调中,在其蓄冷材料容器(15)的两容器结构板(25、26)的周缘带状部之间形成圆筒孔(32)。在圆筒孔内配置内部成为蓄热材料注入通路(33)的蓄热材料注入部件(31)的圆筒部(37)并使该部分钎焊在两容器结构板上。在蓄热材料注入部件的与圆筒孔相比向外侧突出的部分上形成从径向两外侧被压溃的压溃部(34)和圆筒状非压溃部(36),并通过压溃部封闭蓄热材料注入通路。使蓄热材料注入部件的圆筒部的外径与圆筒状非压溃部的外径相比成为小径,并使两者(37、36)的内径相等。在圆筒部的内端部上设置向蓄热材料封入部内突出的内侧突出部(37a),并在内侧突出部上设置向径向外侧扩开的卡定部(39)。

    带蓄热功能热交换器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76009A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1310166902.8

    申请日:2013-04-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蓄热功能热交换器。在作为带蓄热功能热交换器的带蓄冷功能蒸发器中,在构成蓄冷材料容器(16)的两张铝板(19)的周缘部之间形成有圆筒部(31),在圆筒部(31)内插入有圆筒状铝片材制蓄冷材料注入部件(32)的一部分,并使其钎焊在圆筒部(31)上。将蓄冷材料注入部件(32)的与圆筒部(31)相比外侧的部分,从径向的两外侧压溃而在蓄冷材料注入部件(32)上形成被压溃部(34)。蓄冷材料注入部件(32)的被压溃部(34)具有隔开间隔地形成的两个第一压溃部(35)、和在两第一压溃部(35)之间形成且压溃程度比两第一压溃部(35)大的第二压溃部(36)。在蓄冷材料注入部件(32)的非压溃部的周壁(32a)的厚度为tmm,第一压溃部(35)的厚度为T1mm,第二压溃部(36)的厚度为T2mm的情况下,满足T2<T1≤2t的关系。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