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936629B
公开(公告)日:2014-11-12
申请号:CN201010221451.X
申请日:2010-06-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京滨冷暖科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7/106 , B21D53/06 , B23P15/26 , F25B40/00 , F25B2500/01 , F28D7/14 , F28F9/0246 , F28F2275/04 , F28F2275/12 , Y10T29/49361
Abstract: 一种双重管式热交换器,其具备外管(2)和在外管(2)内隔着间隔而配置的内管(3),外管(2)与内管(3)之间的间隙和内管(3)内分别成为制冷剂流路(4、5)。使内管(3)的两端部突出到比外管(2)的两端部靠外侧。在外管(2)的靠两端的部分形成扩管部。在外管(2)的比两扩管部靠长度方向的外侧部分形成缩管部,将缩管部钎焊于内管(3)。在外管(2)的内周面,沿周向隔着间隔一体地设置向径向内方突出并且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多条凸条(15)。将外管(2)的扩管部和缩管部的内周面的凸条压溃,用焊料填埋外管(2)的缩管部的没有形成凸条的部分的内周面与内管(3)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根据该双重管式热交换器(1),即使在具有折曲部的情况下,也可防止内外两管(3、2)之间的制冷剂流路(4)的压溃,并且制造作业变得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203980730U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420377914.5
申请日:2014-07-09
Applicant: 株式会社京滨冷暖科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层管式热交换器,其能够提高在第1制冷剂流路内流动的制冷剂与在第2制冷剂流路内流动的制冷剂之间的热交换效率。该双层管式热交换器具有外管(2)和隔开间隔配置在外管内部的内管(3),外管与内管之间的间隙成为第1制冷剂流路(4),并且内管内部成为第2制冷剂流路(5)。沿着内管的内周面,且沿第2制冷剂流路中的制冷剂流动方向排列地配置有多个波纹状散热片(15),这些波纹状散热片由波峰部(15a)、波谷部(15b)以及将波峰部与波谷部连结的连结部(15c)而构成,且使波峰部及波谷部朝向第2制冷剂流路中的制冷剂流动方向。在散热片的连结部上形成有制冷剂通过孔。沿第2制冷剂流路中的制冷剂流动方向相邻的2个散热片的波峰部彼此、波谷部彼此及连结部彼此沿内管的圆周方向错开。
-
公开(公告)号:CN202547197U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1090001056.4
申请日:2010-10-15
Applicant: 株式会社京滨冷暖科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05391 , F25B39/028 , F28D1/05366 , F28D2021/0085 , F28F1/022 , F28F1/04 , F28F1/128 , F28F1/4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蒸发器,其具有: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的一对集液箱;多个扁平状热交换管(45),该扁平状热交换管(45)以宽度方向朝向前后方向且在左右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在两集液箱之间,并且两端部连接在集液箱上;和配置在相邻的热交换管(45)之间的波纹状散热片(5)。在热交换管(45)的前后两端壁(45a)的左右两侧部分上设有倾斜部(55),该倾斜部(55)朝着热交换管(45)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而向前后方向外方以直线状倾斜。倾斜部(55)与波纹状散热片(5)的左右两侧缘部所成的角度为25~40度。
-
公开(公告)号:CN203719472U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420041705.3
申请日:2014-01-22
Applicant: 株式会社京滨冷暖科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使第一制冷剂流路与第二制冷剂流路之间的导热面积进一步增大的双层管式热交换器,其具有外管(2)、和隔开间隔地配置在外管内的内管(3),外管与内管之间的间隙为第一制冷剂流路(4),且内管内部为第二制冷剂流路(5)。沿着内管的内周面配置有波纹状散热片(15),该散热片由波峰部(15a)、波谷部(15b)、及连结波峰部与波谷部的连结部(15c)构成,且波峰部及波谷部朝向第二制冷剂流路中的制冷剂流动方向。散热片的波峰部与内管的内周面接合。在散热片的连结部上通过设置多个百叶窗(16)而形成制冷剂通过孔。设在连结部上的所有百叶窗相对于第二制冷剂流路中的制冷剂流动方向而向同一方向倾斜。
-
公开(公告)号:CN202902708U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220477706.3
申请日:2012-09-14
Applicant: 株式会社京滨冷暖科技
Inventor: 峰北斗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提高了相对于在高温制冷剂通路内流动的高压制冷剂的、外管的耐压强度的中间热交换器。使用在车辆用空调装置中的中间热交换器具有双重管(2),双重管(2)具有外管(3)及在外管(3)内隔开间隔地配置的内管(4),并且双重管(2)使外管(3)与内管(4)之间的间隙成为供从冷凝器流出的高压制冷剂流动的高温侧制冷剂通路(5),使内管(4)内成为供从蒸发器流出的低压制冷剂流动的低温侧制冷剂通路(6)。双重管(2)在至少一处弯曲,并且,在外管(3)的外径为D,外管(3)的管壁的壁厚为t,双重管(2)的弯曲部分(16)中的、外管(3)外周面的弯曲外侧部分的弯曲半径为R的情况下,满足如下条件:D≥19.0mm,1.0mm≤t≤1.5mm,R/D<2。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