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电动机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92413B

    公开(公告)日:2012-08-29

    申请号:CN200680035639.7

    申请日:2006-09-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41/03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简化线圈单元的组装,并且能够稳定线圈单元的总长度尺寸和线圈节距的线性电动机。线性电动机由具有磁体(3)的杆(1)、围绕杆(1)而在杆(1)的轴线方向上设置的多个线圈(4)、覆盖多个线圈(4)的外壳(2)、在外壳(2)内保持多个线圈(4)的线圈支架(5)构成。线圈支架(5)通过将插在邻接的全部线圈(4)之间使线圈(4)之间绝缘的多个树脂制隔离部(5b)与在线圈的设置方向上细长延伸的支架本体部(5a)一体地成形而构成。

    电动致动器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189451A

    公开(公告)日:2008-05-28

    申请号:CN200680019241.4

    申请日:2006-03-30

    Abstract: 一种电动致动器,具有可将从电动马达(10)供给的旋转驱动力变换为往复运动的动力传递机构(15)。该动力传递机构(15)具有:内周面上至少具有一条的滚动体滚行槽的筒形部件(25)、经由多个无线循环的滚动体而往复运动自如地设置在筒形部件(25)的内周面上的螺母部件(22)、与螺母部件(22)的端部连接而相对于筒形部件自如进退地配置的缸杆(27)。而且,螺母部件(22)的轴方向的往复运动被呈大致圆筒形的筒形部件(25)引导。通过这样的构成可实现高输出和高控制性,并且可实现与以往的液压缸主体相同程度的紧凑的大小。

    运动引导装置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429740B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680019919.2

    申请日:2016-0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通过保持部可靠地保持滚动体的运动引导装置。在运动引导装置的移动体(2)组装具有保持部(4‑1、4‑2、4‑3)的滚动体保持器(4),所述保持部沿着负载滚动体滚行部(2a)延伸且防止滚动体(6)自移动体(2)脱落。在保持部(4‑1、4‑2、4‑3)一体地形成有端部板(4a)。在保持部(4‑1、4‑2、4‑3)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设置有用于使保持部(4‑1、4‑2、4‑3)之间的开口部(7、8)的宽度变窄的脱落防止部(21、22、23、24、26)。脱落防止部(21、22、23、24、26)为以使开口部(7、8)的宽度变窄的方式隆起且与保持部(4‑1、4‑2、4‑3)一体的隆起部(21、22、23、24)、及/或与保持部(4‑1、4‑2、4‑3)一体且以使保持部(4‑1、4‑2、4‑3)的中央部朝向轨道构件(1)挠曲的方式与移动体(2)抵接的突起(26)。

    滚动装置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164510B

    公开(公告)日:2018-10-30

    申请号:CN201580018786.2

    申请日:2015-03-03

    Abstract: 该滚动装置(10)具备:内侧构件11,其形成有滚动体滚行槽(11a);以及外侧构件(21),其经由多个滚动体(12)相对移动自如地组装于内侧构件(11),外侧构件(21)具备:外侧构件主体部(22),其具有与滚动体滚行槽(11a)配合而形成负载滚动体滚行路的负载滚动体滚行槽(25),并且具有与该负载滚动体滚行槽(25)对应地配置的无负载滚动体滚行路(33);以及一对盖体(24),所述一对盖体(24)安装于外侧构件主体部(22)的相对移动方向上的两端面,并且形成方向转换路(35)的至少一部分,方向转换路(35)对负载滚动体滚行路的一端与无负载滚动体滚行路(33)的一端进行连接。在盖体(24)上形成有包含方向转换路35的至少一部分的突起部(24b),并且在突起部(24b)上设置有润滑剂供给路(38)。通过具备该结构,该滚动装置(10)能够使多个滚动体在无限循环路内顺畅地循环。

    滚动装置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164510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580018786.2

    申请日:2015-03-03

    Abstract: 该滚动装置(10)具备:内侧构件11,其形成有滚动体滚行槽(11a);以及外侧构件(21),其经由多个滚动体(12)相对移动自如地组装于内侧构件(11),外侧构件(21)具备:外侧构件主体部(22),其具有与滚动体滚行槽(11a)配合而形成负载滚动体滚行路的负载滚动体滚行槽(25),并且具有与该负载滚动体滚行槽(25)对应地配置的无负载滚动体滚行路(33);以及一对盖体(24),所述一对盖体(24)安装于外侧构件主体部(22)的相对移动方向上的两端面,并且形成方向转换路(35)的至少一部分,方向转换路(35)对负载滚动体滚行路的一端与无负载滚动体滚行路(33)的一端进行连接。在盖体(24)上形成有包含方向转换路35的至少一部分的突起部(24b),并且在突起部(24b)上设置有润滑剂供给路(38)。通过具备该结构,该滚动装置(10)能够使多个滚动体在无限循环路内顺畅地循环。

    运动引导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33351B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580017632.1

    申请日:2015-03-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使组装作业变得容易的运动引导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在移动构件主体的移动方向的端面配置具有方向转换路(2c)的内周侧的端部构件(4a、4b)。一对端部构件(4a、4b)中的至少一方具有开口部(21),所述开口部与方向转换路(2c)的内周侧相连,而用于将滚动体(42)装入循环路。一对端部构件(4a、4b)的与移动构件主体(3)对置的对置面(18)形成为平面。将与保持部(5)成形为一体且与移动构件主体分体的一对端部构件(4a、4b)沿与移动构件主体的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装入移动构件主体。盖构件封堵端部构件的开口部。盖构件上设有凸起,在端部构件上设有与凸起嵌合的嵌合孔,在移动构件主体上设有与凸起嵌合的凸起孔。

    运动引导装置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429740A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680019919.2

    申请日:2016-03-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29/0607 F16C29/06 F16C29/063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通过保持部可靠地保持滚动体的运动引导装置。在运动引导装置的移动体(2)组装具有保持部(4-1、4-2、4-3)的滚动体保持器(4),所述保持部沿着负载滚动体滚行部(2a)延伸且防止滚动体(6)自移动体(2)脱落。在保持部(4-1、4-2、4-3)一体地形成有端部板(4a)。在保持部(4-1、4-2、4-3)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设置有用于使保持部(4-1、4-2、4-3)之间的开口部(7、8)的宽度变窄的脱落防止部(21、22、23、24、26)。脱落防止部(21、22、23、24、26)为以使开口部(7、8)的宽度变窄的方式隆起且与保持部(4-1、4-2、4-3)一体的隆起部(21、22、23、24)、及/或与保持部(4-1、4-2、4-3)一体且以使保持部(4-1、4-2、4-3)的中央部朝向轨道构件(1)挠曲的方式与移动体(2)抵接的突起(26)。

    线性电动机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92413A

    公开(公告)日:2008-10-22

    申请号:CN200680035639.7

    申请日:2006-09-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41/03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简化线圈单元的组装,并且能够稳定线圈单元的总长度尺寸和线圈节距的线性电动机。线性电动机由具有磁体(3)的杆(1)、围绕杆(1)而在杆(1)的轴线方向上设置的多个线圈(4)、覆盖多个线圈(4)的外壳(2)、在外壳(2)内保持多个线圈(4)的线圈支架(5)构成。线圈支架(5)通过将插在邻接的全部线圈(4)之间使线圈(4)之间绝缘的多个树脂制隔离部(5b)与在线圈的设置方向上细长延伸的支架本体部(5a)一体地成形而构成。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