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集管板型热交换器
    9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512109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1880083495.5

    申请日:2018-12-17

    Inventor: 中村洋一

    Abstract: 在无集管板型热交换器中,抑制了供高温的废气等流入的管前端部的温度上升,从而提升了耐久性。以与鼓出部(4)平行且与鼓出部(4)大致相同长度的方式在各板(5)、板(6)的外表面侧形成有凹陷的宽度窄的凹槽部(4c)。

    层叠芯体型散热器
    9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924897A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680048096.6

    申请日:2016-09-14

    Abstract: 在金属平板上排列多个狭缝而形成板、且层叠多个板而成的层叠芯体型散热器中,进一步提高热交换性能。将在层叠方向上位于从安装半导体的端盖(9)起第二个位置的第二板(4b)的厚度(T2)设为比除此以外的第一板(4a)的厚度(T1)厚。

    树脂制散热器盖及其安装构造、以及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74159B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480013533.1

    申请日:2014-03-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P11/02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树脂制散热器盖及其安装构造。该树脂制散热器盖通过具有将盖主体和阀主体分开成形并对盖主体的内周侧与盖主体的外周侧进行熔敷的构造,从而能够容易地成形,可靠性高,并且即便在发生了破损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少密封不良以及防止阀主体落入散热器水箱内。

    蓄热装置
    10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627277B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0880003533.8

    申请日:2008-01-31

    Abstract: 本发明中,关于利用了基于蓄热材料的温度分布的温度差的自然对流的蓄热装置,利用多个热送入介质来进行蓄热。该蓄热装置包括温度不同的多个热送入介质(6a、6b)、从各热送入介质(6a、6b)受热后进行蓄热或蓄冷的蓄热材料(2)、收容该蓄热材料(2)的蓄热器(1)、以及将该蓄热器(1)划分而形成的第一蓄热槽(3)及第二蓄热槽(4),其中,能够在各蓄热槽(3、4)中进行热送入介质(6a、6b)和蓄热材料(2)之间的热交换,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蓄热槽(3)和第二蓄热槽(4)中至少一介蓄热槽的内部设有内槽(5a、5b),该内槽(5a、5b)在与另一个蓄热槽之间的边界部侧封闭且在与其相反的一侧开放,在该内槽(5a、5b)的内侧形成有进行热送入介质(6a、6b)和蓄热材料(2)之间的热交换的热交换部(8a、8b)。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