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W形火焰锅炉上的低阻煤粉浓淡分离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513635B

    公开(公告)日:2011-12-07

    申请号:CN200910071683.9

    申请日:2009-03-31

    Abstract: 用于W形火焰锅炉上的低阻煤粉浓淡分离装置,它涉及一种煤粉浓淡分离装置。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W形火焰锅炉双旋风筒式燃烧器的旋风筒存在的一次风阻力大,喷口磨损严重的问题。一~五块分离挡板由上至下设置在分离器主体内,隔板将分离器主体分成前后两个均等的腔室,即前腔室和后腔室,两个淡煤粉管道前后并列设置,位于前面的淡煤粉管道的上端与前腔室连通,位于后面的淡煤粉管道的上端与后腔室连通,两个淡煤粉管道前后并列设置,位于前面的淡煤粉管道的上端与前腔室连通,位于后面的淡煤粉管道的上端与后腔室连通。本发明降低了一次风的阻力,同时大大缓解了喷口磨损严重的问题;结构简单,成本仅为现有旋风筒的六分之一。

    煤粉锅炉混烧气体燃料降低氮氧化物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50853B

    公开(公告)日:2011-01-12

    申请号:CN200710071985.7

    申请日:2007-04-03

    Abstract: 煤粉锅炉混烧气体燃料降低氮氧化物的方法,涉及到煤粉锅炉低氮氧化物燃烧技术。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气体再燃技术中存在的主燃区多余的氧进入再燃区,导致再燃区的再燃燃料的消耗过多和影响再燃区形成还原气氛的问题。本发明将空气分级燃烧技术、燃料分级燃烧技术和“水平浓淡风”燃烧技术结合,方法为:将气体燃料分两级引入煤粉炉膛,在主燃区主燃烧器的底部引入一级气体燃料作为助燃燃料,并在主燃区采用“水平浓淡风”燃烧技术同时在低空气过量系数或整体还原气氛下燃烧;在主燃区的顶部引入二级气体燃料,形成还原气氛的再燃区;在再燃区的顶部引入燃尽风,完成燃尽。本发明初始投资和运行成本适中,可应用于新建锅炉和现役燃煤锅炉的改造。

    一种全混合W型火焰锅炉燃尽风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324339B

    公开(公告)日:2010-06-23

    申请号:CN200810064934.6

    申请日:2008-07-16

    Abstract: 一种全混合W型火焰锅炉燃尽风装置,它涉及一种锅炉的燃尽风装置。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W型火焰锅炉燃尽风喷口采用的都是直流的结构形式,其射流的横向扩散能力较弱,无法与相邻射流之间的烟气和煤粉混合,造成飞灰含碳量偏高。灰含碳量偏高将降低锅炉的热效率、增加电厂的煤耗的问题。本发明所述外层风道的一端固定在燃尽风喷口处的上炉膛的外侧壁上,燃尽风量占入炉总风量的25%~30%。本发明燃尽风进入燃尽风道后被分为两股,一股进入内层风道后喷入炉膛,具有较大的动量,另一股风进入外层风道,具有较大的旋转强度,因而在进入上炉膛后横向扩散能力较强,能与相邻两股燃尽风射流之间的烟气混合。

    小油量气化燃烧侧向多级开放式点燃中心给粉旋流燃烧器

    公开(公告)号:CN100585276C

    公开(公告)日:2010-01-27

    申请号:CN200810064783.4

    申请日:2008-06-20

    Abstract: 小油量气化燃烧侧向多级开放式点燃中心给粉旋流燃烧器,它涉及一种旋流燃烧器。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微油点火旋流燃烧装置在大容量锅炉上应用时需点燃煤粉量大及采用旋流燃烧器的大型煤粉锅炉在降低NOx排放的同时电站锅炉启动、停止以及低负荷稳燃情况下的节油问题。本发明第一级燃烧室固定在支撑板前端的第一风道管内,第二级燃烧室固定在第一级燃烧室前端的第一风道管内,第二级燃烧室前侧的第一风道管内为第三级燃烧室,主油枪与燃烧器一次风道相连通。本发明煤粉在低氧还原性气氛下燃烧,延长煤粉的停留时间,可控制燃烧型NOx的生成。由于二次风被分成了内、外两部分,因而形成了分级燃烧,实现了低NOx排放,也节约了燃油。

    流化-悬浮两段式复合燃烧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0549517C

    公开(公告)日:2009-10-14

    申请号:CN200710144893.7

    申请日:2007-12-21

    Abstract: 流化-悬浮两段式复合燃烧装置,它涉及一种燃烧装置。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燃烧装置的的鼓泡流化床燃烧室和悬浮燃烧室为一体从而二者产生相互间的热影响和流动影响的问题,无法实现在同一燃烧装置中同时充分燃烧粒径或燃烧活性不同的两种固体燃料的问题。本发明包括鼓泡流化床低温燃烧室、高温漩涡悬浮燃烧室、变径段室体,所述高温漩涡悬浮燃烧室位于鼓泡流化床低温燃烧室的上方,高温漩涡悬浮燃烧室的下端与鼓泡流化床低温燃烧室的上端通过变径段室体连通;所述多层直流燃烧器均布在悬浮炉体的侧壁上。本发明具有燃烧效率高、燃烧充分的优点,实现了在同一燃烧装置中能同时充分燃烧粒径或燃烧活性不同的两种固体燃料。

    煤粉锅炉混烧气体燃料降低氮氧化物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50853A

    公开(公告)日:2007-10-10

    申请号:CN200710071985.7

    申请日:2007-04-03

    Abstract: 煤粉锅炉混烧气体燃料降低氮氧化物的方法,涉及到煤粉锅炉低氮氧化物燃烧技术。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气体再燃技术中存在的主燃区多余的氧进入再燃区,导致再燃区的再燃燃料的消耗过多和影响再燃区形成还原气氛的问题。本发明将空气分级燃烧技术、燃料分级燃烧技术和“水平浓淡风”燃烧技术结合,方法为:将气体燃料分两级引入煤粉炉膛,在主燃区主燃烧器的底部引入一级气体燃料作为助燃燃料,并在主燃区采用“水平浓淡风”燃烧技术同时在低空气过量系数或整体还原气氛下燃烧;在主燃区的顶部引入二级气体燃料,形成还原气氛的再燃区;在再燃区的顶部引入燃尽风,完成燃尽。本发明初始投资和运行成本适中,可应用于新建锅炉和现役燃煤锅炉的改造。

    用于垂直浓淡燃烧锅炉防结渣防高温腐蚀的煤粉燃烧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016988A

    公开(公告)日:2007-08-15

    申请号:CN200710071803.6

    申请日:2007-02-16

    Abstract: 用于垂直浓淡燃烧锅炉防结渣防高温腐蚀的煤粉燃烧装置,它涉及一种煤粉燃烧装置。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垂直燃烧锅炉存在的炉壁结渣和高温腐蚀的问题。本发明在现有技术基础之上,在浓一次风喷口的背火侧d1处固定安装浓侧二次风喷口,所述浓一次风气流和浓侧二次风气流的轴线有夹角β1,并可同时在淡一次风喷口背火侧设置淡侧二次风。侧二次风提高一次风的射流刚性,保证了水冷壁附近区域的氧化性气氛,同时降低水冷壁附近的温度,防止炉内结渣和高温腐蚀。本发明可同时在浓一次风喷口和浓侧二次风喷口之间设置间隔或钝体,减轻浓一次风射流初期和浓侧二次风的掺混。本发明易于实施,既可应用于新建锅炉,也适用于现役燃煤锅炉机组的改造。

    一种浓缩煤粉燃烧器
    9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9560A

    公开(公告)日:1993-03-03

    申请号:CN92104834.3

    申请日:1992-06-24

    Abstract: 本发明属煤粉燃烧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浓缩煤粉燃烧器。它主要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能同时满足煤粉燃烧的高效、稳燃、防结渣和低NOx排放的问题而设计的。它包括:锅炉炉膛、一次风管道,煤粉浓缩器,其主要技术特征是在煤粉浓缩器出口设置浓煤粉气流火嘴和淡煤粉气流火嘴,二者在同一水平面上并形成夹角α,这样煤粉浓缩器把一次风分成浓度差异很大的浓淡两股煤粉气流,然后在同一水平面上成α角四角切向射入炉膛,形成向火侧浓煤粉气流的内切圆和背火侧淡煤粉气流的外切圆燃烧。可同时解决上述四个方面的问题。是新一代煤粉燃烧器。

    一种用于氨法捕碳的沙漏式半连续型反应及再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6604742U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20066571.5

    申请日:2022-01-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氨法捕碳的沙漏式半连续型反应及再生装置,包括吸收反应器和再生反应器,所述再生反应器两端均通过球阀与吸收反应器顶部连通,所述吸收反应器与所述球阀连通处一侧设有进气口,其另一侧设有出气口,所述进气口连通的进气管顶部呈三脚架型,所述吸收反应器侧壁出水口处设有第一筛板,所述再生反应器左部和右部分别设有进水孔和出水孔,其中部设有第二筛板,所述进水孔和所述出水孔处均设有第三筛板。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用于氨法捕碳的沙漏式半连续型反应及再生装置,结构简单,碳捕集速率高,可使固‑液‑气三相在同一吸收反应器内进行反应,在同一装置内部实现吸收二氧化碳和再生过程的周期循环。

    层燃飞灰半焦活化并用于炉内催化还原氮氧化物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2660533U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1220302084.0

    申请日:2012-06-26

    Abstract: 层燃飞灰半焦活化并用于炉内催化还原氮氧化物的装置,它涉及一种锅炉还原氮氧化物的装置。该装置为解决目前层燃锅炉NOx排放量大,缺少经济高效NOx控制技术的问题。装置方案:层燃锅炉与选择性气固分离器连通,选择性气固分离器的半焦出口端与半焦仓的半焦进口端连通,半焦仓的半焦出口端与增湿活化器的半焦进口端连通,热空气管和/或热烟气管通过风机与增湿活化器的热空气和/或热烟气进口端连通。本实用新型用于实现层燃锅炉低NOx排放,实现与燃烧过程协同的NOx控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