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α形火焰配风式层燃炉燃烧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432159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011309416.3

    申请日:2020-11-20

    Abstract: 一种反α形火焰配风式层燃炉燃烧系统及方法,它属于锅炉技术领域。它包括前拱、后拱、炉排和配风系统;前拱和后拱分别倾斜布置,前拱的顶部高度小于后拱的顶部高度,后拱的长度小与前拱的长度,且前拱与后拱的夹角为钝角,前拱、后拱和分隔板分隔为前区和后区,前区为燃烧区,后区为冷却区;所述配风系统包括主管、风机、排烟管和多个配风管;排烟管和多个配风管的一端与主管连接,多个配风管的另一端分别由前拱或后拱伸入燃烧室,每个配风管上设有一个调节阀,排烟管的另一端伸入冷却排烟区,主管与现有锅炉的空气预热器连通,主管和排烟管上分别设有一个风机。本发明减少氮氧化合物生成,减少排烟损失。

    一种利用PTFE部分疏水改性石墨毡阴极电合成过氧化氢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779558B

    公开(公告)日:2023-02-17

    申请号:CN202011534689.8

    申请日:2020-12-22

    Abstract: 一种基于PTFE部分疏水改性石墨毡阴极电合成过氧化氢的方法。首先用不同浓度的PTFE乳液浸没石墨毡,石墨毡经干燥后制得不同程度疏水改性的石墨毡电极。以疏水改性石墨毡为阴极,以具有优异析氧性能的电极为阳极,组装入电解槽中。当以直流电源供电时,疏水改性石墨毡阴极便可持续合成过氧化氢。与传统对石墨毡等碳基电极进行亲水改性的方法不同,本发明采用低成本的PTFE对石墨毡进行疏水改性,极大提高石墨毡电极合成过氧化氢的性能。使用本发明制得的电极成本低、易规模化应用。

    一种自支撑碳阳极辅助电解水制氢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66969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1326102.3

    申请日:2022-10-27

    Abstract: 一种自支撑碳阳极辅助电解水制氢的方法,它涉及一种碳辅助电解水制氢的实施方法,属于氢能的制取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碳辅助电解制氢体系中,碳颗粒只能通过与阳极发生碰撞,或与其他电荷转移载体反应才能被氧化以及碳颗粒对质子交换膜磨损,导致电解电流小、析氢速率慢,循环稳定性差和无法持久制氢的问题。方法:一、水热碳化;二、压片成型;三、高温碳化;四、碳阳极辅助电解水制氢。本发明自支撑碳阳极辅助电解水制氢的主要优势,即自支撑碳作为阳极可以不间断地发生氧化反应,从而实现连续低能耗制氢。本发明适用于电解水制氢。

    一种反α形火焰配风式层燃炉燃烧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432159A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2011309416.3

    申请日:2020-11-20

    Abstract: 一种反α形火焰配风式层燃炉燃烧系统及方法,它属于锅炉技术领域。它包括前拱、后拱、炉排和配风系统;前拱和后拱分别倾斜布置,前拱的顶部高度小于后拱的顶部高度,后拱的长度小与前拱的长度,且前拱与后拱的夹角为钝角,前拱、后拱和分隔板分隔为前区和后区,前区为燃烧区,后区为冷却区;所述配风系统包括主管、风机、排烟管和多个配风管;排烟管和多个配风管的一端与主管连接,多个配风管的另一端分别由前拱或后拱伸入燃烧室,每个配风管上设有一个调节阀,排烟管的另一端伸入冷却排烟区,主管与现有锅炉的空气预热器连通,主管和排烟管上分别设有一个风机。本发明减少氮氧化合物生成,减少排烟损失。

    一种具有分割狭缝喷口结构的天然气预混燃烧器

    公开(公告)号:CN108413394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299442.9

    申请日:2018-04-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D14/02 F23D14/62 F23D14/72 F23D14/78

    Abstract: 一种具有分割狭缝喷口结构的天然气预混燃烧器,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然气的燃烧器,具体涉及一种天然气预混燃烧器。它解决了天然气预混燃烧火焰稳定性差,容易发生回火、爆燃和吹熄的问题。它包括预混天然气管道、渐扩连接管道、喷口管排、冷却介质入口集箱和冷却介质出口集箱,所述喷口管排的狭缝喷口内分割为多个矩形喷口。它还包括稳燃装置,稳燃装置由多根平行竖直排成一排的圆管或圆管异型管组成,所述稳燃装置的每根圆管或圆管异型管对应喷口管排形成的一个狭缝喷口,所述圆管异型管的背风面为平面,该平面与狭缝喷口宽度方向的中线垂直;所述圆管或圆管异型管下端与冷却介质入口集箱连通,所述圆管或圆管异型管上端与冷却介质出口集箱连通。

    气化炉水循环与余热锅炉一体化形成自然水循环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745233B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510076596.8

    申请日:2015-02-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29

    Abstract: 气化炉水循环与余热锅炉一体化形成自然水循环的装置,它涉及一种形成自然水循环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气化炉水循环与余热锅炉一体化形成自然水循环的装置。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气化炉水循环运行成本和汽包制造成本较高的问题。本发明包括气化炉和余热锅炉,所述气化炉包括余热锅炉汽包、气化炉汽水导管、气化炉燃烧器、气化炉上联箱、气化炉炉膛、气化炉垂直管屏水冷壁、合成气通道、气化炉下降管、气化炉下联箱、气化炉炉体和省煤器,所述余热锅炉包括余热锅炉烟道、蒸发器、余热锅炉下降管、过热器、余热锅炉水冷壁、余热锅炉汽水导管、省煤器连接管、蒸发器连接管和过热器连接管。本发明用于气化炉领域。

    一种煤基燃料近零排放发电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28401B

    公开(公告)日:2014-02-26

    申请号:CN201210122465.5

    申请日:2012-04-24

    Abstract: 一种煤基燃料近零排放发电系统及方法,它涉及煤基燃料CO2零排放发电技术领域。原煤经过去矿物质预处理,得到超净煤,在高压燃烧室中实现纯氧条件下燃烧,把逐级喷入燃烧室内的水直接加热成高温高压混合气体,推动先进的透平做功,排气经过冷凝器冷凝后得到高浓度的CO2,最终实现大气污染物的零排放。本发明还提出了实现上述过程的系统,以去矿物质预处理系统、超净煤纯氧燃烧器、空气分离系统、高压燃烧室、先进透平、冷凝器、水净化处理系统和CO2回收处理装置为主要组件。本发明解决了常规发电方式污染物排放高、CO2捕集成本高的问题,实现了燃煤的高效清洁利用和污染物零排放。

    基于湿法脱硫装置的循环浆液降尘处理方法及湿法脱硫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091520B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申请号:CN201010609087.4

    申请日:2010-12-28

    Abstract: 基于湿法脱硫装置的循环浆液降尘处理方法及湿法脱硫装置,它涉及一种降尘处理方法及降尘脱硫系统。通过将吸收塔内循环氧化池内的富尘浆液部分抽出打入石膏水力旋流器,富含石膏的石膏旋流器底流再回至吸收塔,而富含烟尘的溢流部分进行液固分离,分离出的富尘固相物外排,分离后的清液打回吸收塔。搅拌器用于搅拌循环氧化池内的浆液,脱硫塔本体上的浆液出口与石膏浆液泵的入口端连接,石膏浆液泵的出口端与水力旋流器的入口端连接,水力旋流器的溢流口与液固分离装置的入口连接,水力旋流器的底部出口与脱硫塔本体连通。本发明可用于富尘烟气及燃用低硫煤烟气的湿法脱硫装置,也可应用于为进一步提过脱硫副产物品质的湿法脱硫装置。

    适用于高寒地区湿式烟气净化工艺的混合式烟气再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121703B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010609067.7

    申请日:2010-12-28

    Abstract: 适用于高寒地区湿式烟气净化工艺的混合式烟气再热系统,它涉及一种烟气再热系统。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烟气再热装置存在由于原烟气温度较低,在保证较高脱硫效率要求下难以实现净化烟气有效增温的问题。技术要点:高温烟气经高温除尘器除尘后经引风机或直接送入均匀混合换热装置与净化烟气直接混合,将净化烟气加热。高温烟气自调节门处引出,进入气-气换热器,冷空气由空气风机送入换热器与高温烟气换热,得到的高温空气送入均匀混合换热装置,加热净化烟气。将高温烟气或空气直接与净化后烟气在均匀混合换热装置内完成换热,实现烟气温度的抬升和饱和含湿烟气中微小液滴的蒸发相变。

    烟气与水蒸气复合活化的活性炭炉前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23363B

    公开(公告)日:2011-11-23

    申请号:CN201010300690.4

    申请日:2010-01-25

    Abstract: 烟气与水蒸气复合活化的活性炭炉前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中小容量燃煤锅炉制备烟气脱硫活性炭的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量大、分散,所属企业经济能力有限的中小型燃煤锅炉采用活性炭材料脱硫吸附剂成本高的问题。本方法如下:采用锅炉引出的热烟气供热分别在200℃~250℃、350℃~400℃、500℃~600℃吹扫原煤颗粒,最后停留在600℃~800℃炭化0.5h~1.5h,得炭化料;使用锅炉引出的水蒸气活化炭化料,即得活性炭。本发明制备活性炭的过程利用锅炉引出的热烟气为炭化和活化过程供热,在炭化过程制造更多微孔点,热烟气完成作用后与锅炉尾气一并处理,免去外加燃料燃烧设备和气体处理设备,降低了生产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