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802230A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510229089.3
申请日:2015-05-05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B27D1/00
Abstract: 一种预应力增强重组竹生产模具,包括U形模体(1)、封顶板(2)、销栓(3)、支撑肋(4)、底板(5)、U形张拉支座(6)、滚轴(7)、锚垫板(8),其特征在于,U形模体(1)的截面为U形,其底面置于底板(5)之上,与底板(5)之间可拆分,一对U形张拉支座(6)对称设于U形模体(1)的两端,并支撑于U形模体(1)的端面及支撑肋(4),预应力筋(13)沿着纵向设置于重组竹(14)内部,张拉后通过锚具(9)锚固于锚垫板(8),在重组竹压制过程中,预应力筋、锚具随着锚垫板沿着锚垫板与滚轴的接触面上下移动。本发明实现了预应力增强重组竹构件的生产,解决了普通重组竹受弯构件所存在的刚度小、挠度大、受拉竹材纤维过早断裂等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499511A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310483009.8
申请日:2013-10-16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G01N5/04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多阶段热分析动力学模型的沥青燃烧过程预测新方法,属于防灾减灾工程技术领域,解决沥青材料燃烧过程预测模型不准确、缺乏科学理论依据的问题。先采用热重分析仪对沥青试样进行试验,获取TG-DTG曲线,以高斯峰值分离法确定沥青燃烧各阶段所对应的温度区间;再对各阶段分别进行燃烧机理函数优化识别,确定各燃烧阶段的反应机理函数和转化率函数,求得各阶段反应动力学参数,依次分别建立各阶段沥青燃烧模型;最后,把各反应阶段看作连续反应过程,根据各组分之间转化率和质量百分比之间的依次转化关系,推导整个燃烧过程反应动力学方程,用于预测沥青燃烧反应整个过程。本发明为揭示沥青燃烧机理和阻燃技术研究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3498398A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310483142.3
申请日:2013-10-16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E01C7/18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隧道火灾后沥青路面剩余使用性能快速评估及制定修复方案的新方法,属于火灾后结构物性能评估技术领域,解决目前火灾后沥青路面剩余使用性能评估速度慢、准确性差、修复方案制定缺乏依据的问题。先建立隧道火灾数值分析模型,了解不同火灾工况下路表温度场分布;再以路表最高温度作为温度荷载,分析沥青路面结构不同深度处、不同范围温度场分布,绘制路面结构内温度场分布图;根据现行规范中沥青混合料废弃温度的规定,按照沥青路面结构温度超过其废弃温度时作废弃处理的原则,确定沥青路面结构应废弃深度,制定合理的路面结构修复方案。本发明能快速、准确评估火灾后沥青路面剩余使用寿命,制定合理修复方案,尽快恢复隧道路面交通。
-
公开(公告)号:CN103469715A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10441299.X
申请日:2013-09-26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隧道沥青路面结构阻燃方案设计的新方法,属于沥青路面火灾安全技术领域,解决目前隧道火灾过程沥青路面结构阻燃性能差的问题。先基于数值模拟方法建立隧道火灾模型,重现火灾过程路表面温度场分布及其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再分析隧道火灾产生的热量通过辐射、对流、传导对路面结构内部温度场影响,了解火灾过程路面结构不同深度处可能达到的最高温度、燃烧范围,绘制不同路表温度条件下路面结构内沿深度方向温度场分布图;最后,根据温度场分布图和现行沥青路面设计规范规定沥青闪点不低于在230℃要求而设计出不同沥青路面阻燃方案,并优选与温度相匹配的沥青阻燃剂供沥青路面使用。本发明能提高沥青路面阻燃效果,改善路面火灾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943434A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1210413497.0
申请日:2012-10-24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E01D19/00 , E01D19/12 , E01D101/10
Abstract: 一种半装配式竹-混凝土组合桥梁,包括竹纵梁(1)、竹横梁(2)、竹面板(3)、现浇混凝土层(4)、横向预应力束(5)共同组成,其特征在于竹纵梁(1)顶面沿桥梁纵向间隔设有纵梁凹口(11)、竹横梁(2)顶面沿桥梁横向间隔设有横梁凹口(21)、竹面板(3)顶面沿桥梁横向间隔设有纵向凹槽(31),现浇混凝土层(4)浇筑于竹纵梁(1)、竹横梁(2)、竹面板(3)的顶部,纵梁凹口(11)、横梁凹口(21)内设有金属件(7),竹纵梁(1)顶面处现浇混凝土层(4)厚度h1不大于竹纵梁(1)高度h的1/3,横向预应力束(5)在竹横梁(2)内部、侧面或底面穿过,其两端张拉预应力并锚固于桥梁横向最外侧竹纵梁(1)的外侧面。本发明桥梁结构刚度大、延性好,所用材料绿色环保,结构构件标准化、装配化程度高,结构整体性好,能够充分发挥多种材料的优势,满足桥梁结构正常使用和耐久性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213653169U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022065580.6
申请日:2020-09-18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结构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UHPC‑NC的组合结构。由外包UHPC(1)、双室NC(2)以及连接钢筋(3)组成。双室NC(2)与外包UHPC(1)通过一排连接钢筋(3)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UHPC‑NC组合,充分发挥UHPC(1)高强度、高耐久性、高韧性、高密实度的特点以及NC(2)抗压强度高、价格低的优点,在浇筑时,首先浇筑双室空腔UHPC(1)外包层,同时放入连接钢筋(3),再在双室空腔中浇筑NC(2),该结构构造简单,施工方便。采用连接钢筋(3)连接UHPC(1)与双室NC(2),加强了UHPC(1)与双室NC(2)之间的连接,有利于两种材料协同工作,改善结构的受力性能,保证UHPC‑NC组合结构的优良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212223640U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2020388261.6
申请日:2020-03-11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E01D22/00
Abstract: 一种独柱墩箱梁预应力筋索加固结构,包括桥墩、箱梁、上部锚固块、下部锚固块、预应力筋索、端部锚具,下部锚固块和上部锚固块分别通过植筋或锚栓锚固设置于桥墩的侧面和箱梁的两侧翼缘,预应力筋索由箱梁的一侧的上部锚固块穿过孔道后,穿入下部锚固块并穿出,或呈U形调转方向由箱梁的另一侧的上部锚固块穿出并锚固,或两侧的预应力筋索呈X形交叉锚固于下部锚固块,箱梁、两侧的预应力筋索及桥墩形成内部自平衡受力体系。本实用新型有效利用预应力筋索,充分发挥预应力筋索抗拉强度高的优势,实现对独柱墩桥梁的抗倾覆柔性加固,加固构件呈柔性、尺寸小,对现有结构影响少,钢材用量少,成本小,外观美观,施工可操作性强。(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1472202U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1922320812.5
申请日:2019-12-20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跨径梁桥0号块自平衡反力预压装置,包括桥墩、平衡纵梁、锚固筋、支架、下水平分布梁、加载纵梁、千斤顶和上水平分布梁,平衡纵梁通过锚固筋锚固在桥墩的顶部,下水平分布梁位于桥墩的两侧横向间隔分布于支架的顶部,加载纵梁位于桥墩的两侧顺桥向垂直于下水平分布梁布置于其顶面,桥墩的每侧设置千斤顶,千斤顶的底端支设于加载纵梁的顶面,千斤顶的顶端通过上水平分布梁均匀反向顶支于平衡纵梁,桥墩左右两侧结构构造宜对称布置。本实用新型节省了传统预压方法的制作时间及成本,降低了施工的安全风险,预压设备简单,操作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211292494U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1921124761.2
申请日:2019-07-15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G01N17/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沥青胶结料耦合老化试验装置,涉及沥青性能测试技术领域。沥青胶结料耦合老化试验装置包括控制系统、多环境介质模拟系统和盛样系统。控制系统由LED液晶显示器和多功能操作台组成。多环境介质模拟系统由多环境介质模拟箱、超声波动水浴箱、电热式加湿器、多翼式离心风扇、电热丝、紫外线灯和温湿度控制器组成。盛样系统由电动机、传动轴和盛样台组成。该装置可同时模拟自然界中温度、紫外线、氧气、动水、静水等环境因素对沥青胶结料老化行为的影响,使沥青胶结料室内老化模拟结果更符合实际沥青路面的服役状况。
-
公开(公告)号:CN211142848U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1921292478.0
申请日:2019-08-09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E01D22/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加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固空心板梁桥的波折钢板UHPC组合结构,主要为加固空心板梁桥底部的加固层(6)。其中所述的加固层(6)包括与空心板梁底板(1)连接的波折钢板(3)以及浇注于波折钢板(3)中的UHPC(2)。其中波折钢板(3)通过焊钉(4)焊接于空心板梁底板(1)的钢筋(5)上。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波折钢板(3)以及UHPC(2)各自的优点,二者结合可以很好的利用在空心板梁桥的加固上,使空心板梁能更好的协同工作,增强空心板梁桥的横向整体性,提高空心板梁桥的使用寿命,增强既有空心板梁桥的承载能力,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