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顺序燃烧的燃气轮机

    公开(公告)号:CN1181456A

    公开(公告)日:1998-05-13

    申请号:CN97120031.9

    申请日:1997-10-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C6/003 F01D9/042 F05D2260/201

    Abstract: 在一种具有顺序燃烧和两个燃烧室的燃气轮机以及每个有关燃气轮机的情形中,设置在环形输送管道中的次级导流栅安排在进入第二级燃烧室之前的首级燃气轮机的下游一侧。此次级导流栅的许多叶片产生相对于混合元件的无攻角气流,此混合元件处于第二级燃烧室中并在叶片的气流平面内,它们在每种情形下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装配体。由于在第二级燃烧室中的无攻角入射流,混合元件产生一种均匀分离的涡流,在效率和此涡流污染排放方面优化了后继的自点火式的燃烧。

    燃烧器、燃气轮机以及燃烧器的压缩空气分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69046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391532.0

    申请日:2018-04-27

    Inventor: 严钟昊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通过降低横向流所导致的影响而提升碰撞冷却的冷却性能的燃烧器,适用本发明之实施例的燃烧器,包括:燃烧衬套,供从燃气轮机的燃料喷嘴喷射出的燃料与压缩空气混合并燃烧;流动套管,以包裹上述燃烧衬套的外表面的方式相隔形成,从而形成压缩空气的流动空间;冷却孔,形成于上述套管,供从压缩机排出的压缩空气流入到上述流动空间;以及第1辅助孔,形成于上述冷却孔的前方区域;从上述压缩机排出的压缩空气通过上述第1辅助孔流入到上述流动空间,且所流入的压缩空气与在上述流动空间中流动的压缩空气进行碰撞而形成空气柱。

    带有具有内部冷却系统的侧向延伸的抑制器的涡轮机翼片

    公开(公告)号:CN105683507B

    公开(公告)日:2018-08-07

    申请号:CN201480061131.9

    申请日:2014-10-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D5/188 F01D5/187 F01D5/22 F01D5/3007 F05D2260/201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涡轮机翼片(10),所述涡轮机翼片能够在涡轮发动机中使用并具有至少一个抑制器(14),所述抑制器具有位于其中并与翼片冷却系统(18)连通的抑制器冷却系统(16)。抑制器(14)可以从翼片(10)的外壳(20)朝向位于一排(58)翼片(10)内的相邻的涡轮机翼片(10)延伸。抑制器冷却系统(16)可以包含通过内壁(26)与外部冷却通道(24)隔开的内部冷却通道(22)。内壁(26)可以包含多个冲击冷却孔(28),所述冲击冷却孔引导冲击流体撞击限定外部冷却通道(24)的外壁(30)。在一个实施例中,冷却流体可以从抑制器(14)排出,并且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冷却流体可以返回到翼片冷却系统(18)。导流件(32)可以位于外部冷却通道(24)中,其可以减少由冲击孔引起的错流,由此提高效力。

    用于燃气涡轮燃烧发动机的布置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6795773B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480082521.4

    申请日:2014-10-07

    Inventor: D.A.利特尔

    Abstract: 一种用于将气体从燃烧室(15)输送至第一排叶片的布置结构(10)。布置结构(10)至少包括:包括后部的第一侧壁(64)的上游流路(60);以及包括前部的第二侧壁(66)的下游流路(62)。会聚交汇后缘(40)被限定在第一侧壁(64)的下游终端边缘(41)处,并且第二侧壁(66)沿会聚交汇后缘(40)的方向朝向第一侧壁(64)会聚。冲击片结构(78)位于第一和第二侧壁(64、66)之间,并且向第一和第二侧壁提供冲击冷却空气。开口(88)在第一和第二侧壁(64、66)之间提供冷却空气通道,并且在会聚交汇后缘(40)处将后冲击空气流提供到气路中。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