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571865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10862396.3
申请日:2019-09-12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一致性算法的主动配电网源荷互动决策方法,步骤为:主动配电网各智能体按照各自的运行成本/效益确定各自独立的目标;根据主动配电网各智能体各自的目标构建源-荷协调优化模型,定义各智能体一致性变量;输入智能体当前功率及对应智能本的一致性变量,根据主动配电网上层电网发出的指令及各智能体实测功率设置功率调整项初值;根据主动配电网通信拓扑形成矩阵;建立基于用户心理因素的反馈调节功率拟合式;对一致性变量进行完全分布式一致性计算,根据一致性变量更新后计算各智能体调整功率并更新功率调整项。本发明使主动配电网内的收益达到最佳化,并且尽可能的消纳了新能源,保障电网的实时动态功率平衡,提升用户满意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347039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910612754.5
申请日:2019-07-0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考虑用户满意度与电锅炉参与调峰的热电联合优化方法,包括:考虑热用户不满意度将静态的热负荷曲线转换为动态的热需求区间,得到满足用户满意度指标的室内温度需求与热网供热量关系的简化模型;在二级热网处配置电锅炉打破热电机组“以热定电”的运行模式,提高风电上网空间,有效减少弃风电量;热电联合系统采用网格化分级调度的方法,减少通信压力及设备计算难度,提高系统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165692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536293.8
申请日:2019-06-2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基于光伏-蓄电池-温控负荷的虚拟储能调峰系统与方法,系统包括:光伏单元、蓄电池单元和集群温控负荷单元、系统控制单元、逆变单元和调度控制中心。将光伏单元的发电过程等效为虚拟储能电池的放电过程,温控负荷单元增加负荷电力过程等效为虚拟储能电池的充电过程,反之为放电过程。光伏单元、蓄电池单元和集群温控负荷单元构成虚拟储能单元。以天气预测数据作为输入,控制夜间蓄电池梯度充电,根据调度信号和光伏出力情况在日间谷期梯度充电,实现虚拟储能单元与电网母线进行稳定的信息和能量交互,进而参与需求响应调峰服务。本发明能实现能源互补,避免弃光现象,又能参与调峰服务,降低负荷峰谷差,充分考虑用户的舒适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048406A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910293427.8
申请日:2019-04-12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大规模电动汽车分群参与电网调频的控制方法,包括电网调度中心获取电网频率波动信息、入网的电动汽车信息与电动汽车的参数信息;电动汽车控制中心收集电动汽车接入电网的初始时间与可控容量信息并将电动汽车划分为不同的子集群;再将电动汽车分为单向充电组与调频组;在调频组将电动汽车分为调频充电组或调频放电组,通过限制电动汽车充放电转换次数来限制电动汽车在调频充/放电组之间的转换次数;再计算各子集群的电动汽车可控调频容量与总可控调频容量;根据预测的总可控调频容量与区域电网调频所需功率之间的大小,按容量比例派遣调频任务并分配给各个电动汽车,计算得到电动汽车的期望充/放电功率,达到调频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9866645A
公开(公告)日:2019-06-11
申请号:CN201910259130.X
申请日:2019-04-02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B60L53/64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虚拟实时电价的电动汽车有序充电控制方法,首先根据电动汽车用户行驶行为及充电特性,使用蒙特卡罗随机抽样模拟电动汽车无序充电需求;然后构建电动汽车充电的电力激励积分机制,使电动汽车用户自动调整充电需求,以期获得正的电力积分或奖励积分,由于每个时刻获得的电力积分与虚拟实时电价相关联,进而实时调整电动汽车充电电价;最后通过建立电动汽车用户总充电费用最低为目标的优化模型,保证了用户的经济性,确保了电网的稳定性与安全,有效降低了无序充电对电网的影响,实现电动汽车的有序充电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6981933A
公开(公告)日:2017-07-25
申请号:CN201710273762.2
申请日:2017-04-2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F38/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及基于距离自适应的驱动线圈配置方法,涉及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系统包括高频驱动电源、驱动线圈组、发射线圈、接收线圈和负载线圈组,驱动线圈组包括非同轴结构且在同一平面的n个并联驱动线圈,负载线圈组与驱动线圈组完全对称,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完全对称。以该系统为基础,确定在不同传输距离下系统最大效率传输满足的条件,并转化为驱动线圈半径的隐式函数,求得最佳半径、电感和串联补偿电容。本发明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采用非同轴的驱动线圈组,实现无线电能传输装置的轻便性,有效降低系统损耗,基于距离自适应的驱动线圈配置方法能在传输距离发生变化时,保证系统仍以最大效率进行无线电能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06936129A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710177080.1
申请日:2017-03-2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特征融合的电力负荷辨识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在用户的用电入口处对有功功率进行监测;将所述的有功功率利用整数规划求解,确定该时刻可能存在的负荷;将所述的有功功率通过滑动窗口算法获得功率序列;根据所述的功率序列提取其统计特征和奇异值特征;根据所述的统计特征和奇异值特征通过欧式距离求解与可能存在负荷各个特征的相似度;将所述的统计特征和奇异值特征的相似度利用线性加权和法将多相似度转化为综合相似度;将所述的综合相似度最大值与设定的阈值进行比较确定该时刻运行的负荷。采用整数规划降低计算维度,通过多特征融合可准确辨识出用户用电入口处的负荷,对于负荷功率的波动具有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887841A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710176766.9
申请日:2017-03-2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含电动汽车微电网容量配置的多种群遗传粒子群优化方法,在满足电动汽车用电需求的情况下,发挥电动汽车所具有的储能功能,提出了包含年费用成本、全年负荷缺电概率和负荷曲线峰谷差为目标的多目标模型,运用多种群遗传粒子群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求解,可以精确的获得微电网系统中各单元的最优容量,在保证系统可靠性及平抑负荷波动的情况下,还可以实现较高的经济效益。通过对含有电动汽车的微电网系统的优化,在保证系统可靠性和经济性的基础上,利用电动汽车该移动储能装置,可以实现削峰填谷,降低系统曲线的峰谷差,不但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还有很高的经济效益,从而有利于电动汽车此清洁装置的推广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96598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121606.9
申请日:2025-01-26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东北大学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宁辽逸 , 任子杰 , 郑伟 , 周博文 , 刘桁宇 , 胡大伟 , 张娟 , 孙家正 , 张智 , 朱义东 , 赵振扬 , 杨滢璇 , 王顺江 , 张凡 , 吴婉莹 , 李广地 , 谷鹏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向新能源消纳的工业负荷调度方法,涉及新能源及节能技术领域。本发明将菱镁生产工艺考虑进调度计划中,尤其涉及电熔镁炉生产工程对负荷调控的约束,可在保证产品质量及效率的同时,提高企业内部新能源消纳能力,通过节省企业用能开销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考虑电储能装置与热储能装置两种储能装置的配置及调控,在提高新能源短时消纳能力的同时,也具备着同时满足电熔镁炉电负荷与热负荷的能力,进一步提升系统抗干扰和可靠稳定运行的能力。建立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同时使用两阶段松弛算法进行求解,降低模型维数,提高求解时的计算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051456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210820127.2
申请日:2022-07-1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nventor: 周博文 , 地力亚尔·胡达拜尔迪 , 杨东升 , 李广地 , 杨波
IPC: H02J7/35 , H02J1/12 , H02S10/20 , H02S20/00 , B63B35/44 , B60L53/53 , B60L53/51 , B60L53/30 , B60L53/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海上漂浮式光储一体化充电站系统及方法,属于海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所述系统包括三角形的漂浮式浮体结构、安装在漂浮式浮体结构上控制单元,漂浮式浮体结构上设置有储能槽,储能槽内安装储能单元,储能槽上铺设光伏发电单元;每个三角形浮体上的储能槽里的蓄电池组为一个储能单元,能有效保证在单个储能单元出现故障时整个系统也能保持正常工作,储能单元在光伏发电单元不发电且储能单元荷电状态足够情况下可以单独给船舶供电或充电;储能单元控制采用下垂充放电控制模式、恒功率充电控制模式、待机模式,根据系统需要在四种控制模式之间切换,保证系统稳定运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