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赋予水泥路面嵌缝料形状记忆功能的预形变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26903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805195.6

    申请日:2016-09-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6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赋予水泥路面嵌缝料形状记忆功能的预形变方法,属于水泥路面嵌缝料制备技术领域,解决目前水泥路面嵌缝料预形变方法存在的单向赋予形状记忆功能、自愈合效果差、温控要求复杂、成本高、制备量有限、耐久性差等问题。本发明在高于嵌缝料玻璃化转变温度下沿竖直拉伸预形变至设计应变值,冻结该预拉应变;在常温下沿垂直拉伸方向给试件施加恒定速率的压应力,使其达到预先设定压应变水平,固定该预压应变值,在二维方向上赋予嵌缝料形状记忆功能;测定嵌缝料形状记忆效应和其它路用性能,优选一组合理的拉、压预应变值组合。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降低了二维预形变的难度,使嵌缝料具有更好的形状记忆效应,提高了嵌缝料和水泥路面的耐久性。

    隧道沥青路面用氮-钒共掺杂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11308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0810474.1

    申请日:2016-09-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7/24 B01D53/94 B01J35/0006 B01J35/004 B01J37/04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隧道沥青路面用氮-钒共掺杂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制备方法,属于隧道沥青路面技术领域,解决目前沥青路面所添加的常规二氧化钛只能吸收紫外光、难以利用可见光、降解效率低、在隧道照明条件下降解尾气效果差的问题。本发明首先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氮-钒共掺杂二氧化钛溶胶,在室温陈化12小时制得凝胶,在125℃干燥2小时;在450℃煅烧2小时,充分研磨后制得纳米氮-钒共掺杂纳米二氧化钛;最后成型添加氮-钒共掺杂二氧化钛的沥青混合料车辙板试件,模拟隧道光照下测试其对汽车尾气的实际降解效果,确定氮、钒的最佳掺杂量。本发明制备的氮-钒共掺杂二氧化钛用于量大面广的隧道沥青路面,对降解隧道内汽车尾气,改善行车环境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火灾后沥青路面剩余使用性能评估及确定修复方案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98398B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310483142.3

    申请日:2013-10-16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隧道火灾后沥青路面剩余使用性能快速评估及制定修复方案的方法,属于火灾后结构物性能评估技术领域,解决目前火灾后沥青路面剩余使用性能评估速度慢、准确性差、修复方案制定缺乏依据的问题。先建立隧道火灾数值分析模型,了解不同火灾工况下路表温度场分布;再以路表温度作为温度荷载,分析沥青路面结构不同深度处、不同范围温度场分布,绘制路面结构内温度场分布图;根据现行规范中沥青混合料废弃温度的规定,按照沥青路面结构温度超过其废弃温度时作废弃处理的原则,确定沥青路面结构应废弃深度,制定合理的路面结构修复方案。本发明能快速、准确评估火灾后沥青路面剩余使用寿命,制定合理修复方案,尽快恢复隧道路面交通。

    基于离散元模拟的沥青混合料试件温度场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99351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204852.7

    申请日:2015-04-23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离散元模拟的沥青混合料试件温度场分析方法,属于沥青混合料技术领域,解决有限元方法不能准确分析高温环境中沥青混合料试件内部温度场的问题。先成型沥青混合料试件,采集不规则集料分布数字图像,经图像处理后转化成二维CAD图像格式的数字试件;再导入离散元软件,根据集料块体和沥青砂浆的位置,分别生成不规则集料和沥青砂浆,构建二维的试件离散元模型;模拟试件在高温环境中受热情形,设置试件模型边界条件、集料与沥青砂浆热物性参数、单元内接触热阻;在试件模型周边施加某一恒定高温和室温热流,记录试件内部各点在不同时刻的温度变化情况,绘制比较图,并结合软件生成的温度场、热流分布云图分析沥青混合料试件温度场。

    一种固体碱一步法激发地聚物胶凝材料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54533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087941.1

    申请日:2025-01-2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固体碱一步法激发地聚物胶凝材料制备方法,属于地聚物胶凝材料技术领域,解决道路养护维修工程中使用水泥导致成本高、碳排放多、施工对环境的污染,以及液体碱激发剂运输成本高、冬季低温施工困难等问题。首先将粉煤灰、高炉矿渣、硼酸粉末和调模后的固体硅酸钠粉末在搅拌锅中混合均匀,加入一定量自来水快速搅拌形成地聚物净浆,缓慢向地聚物净浆中加入聚丙烯纤维并慢速搅拌使分布均匀,制得地聚物胶凝材料,通过测定地聚物胶凝材料凝结时间、流动度、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综合评价出最佳硼酸和聚丙烯纤维掺量。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制备力学性能优异,便于施工,受低温影响小,经济环保的地聚物胶凝材料,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一种压电沥青混合料及其荷载-压电-电热转化的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23846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210189076.8

    申请日:2022-02-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电沥青混合料及其荷载‑压电‑电热转化的评价方法,属于压电沥青混合料评价领域,解决压电路面中电能难以收集、存储、利用、评价及自愈合沥青耐久性较差、操作复杂的问题。本发明首先采用首先将聚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粉末和炭黑粉末与基质沥青充分混合制得具有电活性及导电性的改性沥青。选用AC‑13F集配,用压电陶瓷集料等体积替换4.75毫米及以上集料的40%,并加入钢纤维提升混合料的导电性。通过红外热成像仪观察施加重复荷载后马歇尔试件表面温度变化,评价荷载‑发电‑电热能量转化的效果。本发明的压电沥青混合料及荷载‑压电‑电热转化的评价方法能够有效利用道路压力及振动能量,产生的电热可提升沥青混合料的自愈合性能。

    双层排水沥青路面上下层同步摊铺过程温度损失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14460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010853657.8

    申请日:2020-08-21

    Inventor: 许杰 许涛 孔成维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双层排水沥青路面上下层同步摊铺过程温度损失模拟方法,属于排水沥青路面技术领域。为了解决在双层排水沥青路面施工时,采用常规方法监测沥青混合料温度难度大、准确度不高,且无法对特定时间沥青混合料温度进行连续预测的问题。本发明首先使用离散元软件对双层排水沥青路面进行建模,设置上、下层材料参数及接触模型,然后使用有限元软件对该模型设置流体域和网格划分,最后对双层排水沥青路面摊铺温度损失模型进行DEM‑CFD耦合分析。本发明提供的双层排水沥青路面摊铺温度损失的分析方法对提高双层排水沥青路面摊铺时因沥青混合料混合料冷却导致的可碾压性低,预防双层排水沥青路面部分病害,延长道路使用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废弃聚乙烯手套在沥青混合料中干法添加工艺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819878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008477.8

    申请日:2024-01-03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废弃聚乙烯手套在沥青混合料中的干法添加工艺及其应用,属于沥青混合料生产技术领域,解决目前废弃聚乙烯手套回收与再利用困难、污染环境以及湿法工艺生产成本高、所需时间长的问题。本发明首先对废弃聚乙烯手套进行酒精消毒和干燥处理,确保其卫生和可用性;接着采用干法工艺将聚乙烯手套碎片添加到沥青混合料中,通过车辙试验、低温小梁弯曲试验、冻融劈裂试验来评估混合料性能;最后在上述试验的基础上选择性能最优的添加方案,以湿法工艺制备改性沥青混合料,对比废弃聚乙烯手套以不同工艺应用于沥青混合料中高低温和水稳定性的差异,攻克废弃一次性聚乙烯手套在沥青混合料生产中的干法添加工艺的应用难题,助力可持续道路建设。

    路域范围微生物相互作用及其对沥青老化行为的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05005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743791.2

    申请日:2023-12-18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路域范围微生物相互作用及其对沥青老化行为的评价方法,属于沥青微生物老化技术领域,解决沥青路面不同种类微生物相互作用难以量化及微生物老化沥青研究角度单一、分析不够全面等问题。本发明先称取不同规格的单级配集料并与基质沥青和矿粉混合均匀,制成标准马歇尔试件;再按照最适比例制备相应培养基,并钻取沥青路面边坡土壤进行富集、驯化,制备沥青路面微生物菌液;接着对菌液进行测序,构建微生物种类之间相关性,通过试验研究菌液中不同微生物的代谢和生长特性,揭示沥青路面微生物相互作用关系;最后通过试验分析老化沥青试样的化学组成、微观特性以及宏观性能的变化特征,揭示微生物对沥青老化行为,明确沥青生物老化机理。

    一种林区沥青路面各层微生物分解沥青四组分的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60947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743594.0

    申请日:2023-12-18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林区沥青路面各层微生物分解沥青四组分的评价方法,属于沥青分解技术领域,解决目前不同微生物对沥青四组分的选择性分解行为不明确、难以评价沥青路面各层内不同微生物群落对沥青四组分的协同分解效应的问题。本发明从林区沥青路面各层采集样品进行16S rDNA测序,鉴定并筛选出沥青路面各层内的优势物种;将其培养并复配得到不同的细菌发酵液,使微生物分解沥青若干天;定期取样进行棒薄层火焰离子化四组分试验得到沥青四组分的含量,采用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进行分析,根据微生物经过不同分解周期后沥青四组分的变化,揭示沥青路面各层不同微生物群落对沥青四组分的协同分解效应。本发明对延长林区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有着重要的意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