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923846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189076.8
申请日:2022-02-28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电沥青混合料及其荷载‑压电‑电热转化的评价方法,属于压电沥青混合料评价领域,解决压电路面中电能难以收集、存储、利用、评价及自愈合沥青耐久性较差、操作复杂的问题。本发明首先采用首先将聚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粉末和炭黑粉末与基质沥青充分混合制得具有电活性及导电性的改性沥青。选用AC‑13F集配,用压电陶瓷集料等体积替换4.75毫米及以上集料的40%,并加入钢纤维提升混合料的导电性。通过红外热成像仪观察施加重复荷载后马歇尔试件表面温度变化,评价荷载‑发电‑电热能量转化的效果。本发明的压电沥青混合料及荷载‑压电‑电热转化的评价方法能够有效利用道路压力及振动能量,产生的电热可提升沥青混合料的自愈合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539795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189078.7
申请日:2022-02-28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活性聚合物与炭黑复合改性导电自愈合沥青的制备方法,属于自愈合沥青领域,解决目前沥青路面养护任务重,沥青内部微损伤不易发现,难以及时养护及自愈合沥青制备方法操作复杂,沥青路面耐久性差等问题。本发明首先采用溶液浇铸法制得聚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和炭黑的混合物并磨成粉末。在150℃条件下,将炭黑粉末及混合物粉末分别加入基质沥青中高速剪切1小时,并陈化1小时。用傅立叶红外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法及热重法,评价电活性,通过通电加热测试自愈合能力,使沥青具有良好的电热特性、自愈合能力及路用性能。本发明制备改性沥青,建设的道路能够具有良好的电热自愈合能力,对于前期裂缝的治理具有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477856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189080.4
申请日:2022-02-28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4B26/26 , C04B14/38 , C04B14/36 , G06F30/20 , C04B111/9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炭黑和碳纤维的导电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方法,属于沥青混合料领域,该方法解决目前导电沥青混合料设计困难、设计过程中难以综合评判沥青混合料导电性和路用性能,实际设计过程过于复杂等问题。首先在沥青中加入不同掺量的导电炭黑,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炭黑的均匀分布情况,测量电阻率从而得到电阻率与导电炭黑掺量的曲线,根据不同掺量沥青的三大指标综合评判确定导电炭黑的最佳掺量;然后在集料中加入不同掺量的碳纤维,与炭黑改性沥青搅拌,用CT扫描技术观察碳纤维的均匀分布情况,并测得混合料电阻率与碳纤维掺量的曲线;最后综合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等路用性能的影响,进一步优化导电混合料设计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3848130A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11083334.6
申请日:2021-09-15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G01N3/30 , G01N3/20 , G01N21/3563 , G01N23/04 , G01N23/207 , G01N23/225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石墨烯对沥青粘韧性提升机理的研究方法,属于沥青性能增强技术领域,从两相界面的结合能量和断裂所吸收的能量角度来研究改性沥青增韧机理,解决石墨烯改性沥青增韧机理研究方法中仅靠定性判断进行评价的问题。本发明首先对沥青试样进行粘韧性试验,获取粘韧性曲线及各力学性能指标,并通过计算公式进行分析;然后采用抗冲击试验和断裂韧性试验,得到沥青试样在室温条件下的冲击吸收功、承受的最大弯曲荷载和断裂韧性,利用扫描电镜及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断裂缺口形貌和晶格像进行观测;最后利用红外光谱分析和X射线衍射试验,研究化学键变化及石墨烯加入前后层间距变化,从而进一步揭示石墨烯对沥青粘韧性提升机理。
-
公开(公告)号:CN114563284A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210189079.1
申请日:2022-02-28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沥青‑集料界面损伤及自修复效果的评价方法,属于混合料损伤评价领域,解决目前缺乏直接、有效针对沥青‑集料界面损伤及自修复效果评价方法的问题。本发明首先测量已知表面能的蒸馏水、正庚烷、甘油与沥青、集料之间的接触角,计算出沥青、集料的表面能,再计算沥青、水、集料的吉布斯自由能,判断沥青混合料易受水损害的程度,测量在加热及修复剂自修复后沥青与集料的表面能参数,评价自修复效果;运用专用夹具,将用沥青粘结的岩石板固定,用万能试验机测量剪切破坏强度,再测量加热修复剂自修复后剪切强度,对比修复前后的剪切强度评价界面剪切破坏及修复效果。本发明能有效评价沥青集料界面的水损害、剪切破坏及自修复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923846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210189076.8
申请日:2022-02-28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电沥青混合料及其荷载‑压电‑电热转化的评价方法,属于压电沥青混合料评价领域,解决压电路面中电能难以收集、存储、利用、评价及自愈合沥青耐久性较差、操作复杂的问题。本发明首先采用首先将聚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粉末和炭黑粉末与基质沥青充分混合制得具有电活性及导电性的改性沥青。选用AC‑13F集配,用压电陶瓷集料等体积替换4.75毫米及以上集料的40%,并加入钢纤维提升混合料的导电性。通过红外热成像仪观察施加重复荷载后马歇尔试件表面温度变化,评价荷载‑发电‑电热能量转化的效果。本发明的压电沥青混合料及荷载‑压电‑电热转化的评价方法能够有效利用道路压力及振动能量,产生的电热可提升沥青混合料的自愈合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817222A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11083333.1
申请日:2021-09-15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提升石墨烯粉体分散程度及其改性沥青制备的方法,属于改性沥青制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石墨烯粉体在沥青中堆积、团聚等分散不均匀现象,解决层状石墨烯与沥青相容性差的问题。本发明首先将石墨烯粉体浸泡在二甲亚砜溶剂中2小时,真空抽滤溶剂中的石墨烯,得到膏体用清水浸泡、静置后再次抽滤,把得到的石墨烯在170℃下干燥4小时,自然降温至室温后充分研磨,制得分散后的石墨烯粉体,加入到163℃的沥青中搅拌至石墨烯完全被沥青浸没,利用高速剪切搅拌机制得石墨烯改性沥青;最后利用扫描电镜、荧光显微镜和断层扫描仪分析石墨烯在沥青中的分散程度,调整石墨烯在沥青中分散的最优掺量,进一步提高石墨烯对沥青的改性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720703A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11083496.X
申请日:2021-09-15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石墨烯对沥青力学性能增强机制的研究方法,属于沥青性能增强技术领域,解决了目前评价方法中对石墨烯与沥青之间力学性能增强行为评价的单一局限性的问题,有利于进一步对石墨烯改性沥青增强机制进行研究。本发明首先对70号基质沥青与石墨烯改性沥青进行高温与低温力学性能、疲劳特性和直接拉伸试验,再对70号基质沥青与石墨烯改性沥青的力学性能指标变化进行研究;然后,利用原子力显微镜试验和X射线衍射试验,对70号基质沥青和石墨烯改性沥青的表面形貌信息、微观力学性能和相结构的变化进行分析,综合分析70号基质沥青添加石墨烯前后微观和宏观力学性能指标的变化,进一步揭示石墨烯对沥青力学性能增强的机制。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