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536505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410849929.1
申请日:2014-12-3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5F1/5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温稳压器,包括:用于输出恒定电流的恒流源电路;用于为高温稳压器提供负载电流和作为缓冲器降低输出阻抗的源极跟随器;用于对源极跟随器过压保护的分压器;恒流源电路与源极跟随器并联后,再并联分压器;恒流源电路、源极跟随器、分压器中的场效应管均采用宽禁带半导体器件。本发明的电路中的结型场效应管均采用宽禁带半导体器件,工作温度可以达到500摄氏度,以满足高温应用的要求,有效解决高温或其他极端情况下普通半导体器件的在高温下损毁导致电路失效问题;通过高温测试验证电路设计的可行性和输出电压的稳定性,该高温稳压器可用于对高温电路系统的供电,从而实现高温下的无线传感,通信及数据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17421544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356448.2
申请日:2023-10-1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6F18/15 , G06F18/2431 , G06F18/26 , G01N27/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体传感器周期性时序响应数据的漂移补偿方法,涉及气体检测技术领域;循环温度调制可以显著提高半导体气体传感器的选择性,其响应数据是一种周期性变化的时序数据;但随着温度调制周期的增加,传感器漂移逐渐变得不可忽视,导致多个温度调制周期后的响应数据失真,严重干扰半导体气体传感器的气体浓度识别精度;本发明首先基于时间序列的加法模型,将周期性时序响应数据分解为周期项、趋势项和噪声项;然后,通过消除趋势项以消除周期性时序响应数据的漂移增量,达到漂移补偿的目的;本发明可显著降低传感器漂移对气体传感器周期性时序响应数据的干扰,有利于提升基于气体传感器循环温度调制的气体浓度识别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630705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589727.7
申请日:2023-05-2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VOC响应的大样本二维图像数据集构建方法,涉及VOC识别技术领域。该方法具体包括:首先通过对半导体气体传感器实施循环温度调制并对VOC响应进行采样,以获得VOC时序响应数据。然后,在重采样范围内以固定的样本长度从VOC时序响应数据中逐数据点地连续截取VOC时序响应样本数据。最后,将VOC时序响应样本数据由一维形式转换为二维图像形式。相比于传统的VOC响应的样本数据集构建方法,本发明可以更低的人力和时间成本获取VOC响应的大样本数据集,转换后的VOC响应的二维图像样本数据蕴含丰富的结构信息,更符合卷积神经网络等深度学习模型对输入数据的要求,为卷积神经网络等深度学习模型在VOC识别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有利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16386758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347832.X
申请日:2023-04-0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16C20/30 , G01N33/00 , G16C20/70 , G06N3/048 , G06F18/24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轻量型识别模型的易制毒VOC定性和定量识别的方法,涉及VOC识别技术领域。首先通过气体传感器虚拟阵列获取易制毒VOC的响应数据,利用线性判别分析算法和二进制编码标注有效降低了原始响应数据和数据标签的维数。然后,采用VOC定性和定量同时识别的方式将易制毒VOC定性和定量识别问题转化为多分类问题,有效降低了识别模型的数量。最后,通过将径向基神经网络的激活函数替换为阈值函数将其改造为轻量型易制毒VOC识别模型,可便捷地部署于检测设备上,以快速且精确地实现易制毒VOC定性和定量同时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14494211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107520.7
申请日:2022-01-2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红外热学分析的晶圆级气体传感器芯片检测方法,涉及传感器芯片检测领域;利用被检测气体氧化或还原金属氧化物半导体表面,导致传感器电阻值发生变化,输出电路将传感器电阻转换为电压输出,实现气体浓度检测和类型识别;被检测气体与气敏材料的反应通常需要在200‑400℃下进行,半导体式气体传感器需要加热电极为传感器提供热量,微热板式气体传感器基于MEMS工艺,通常基于晶圆级芯片制造。每个晶圆表面具有上万个微热板芯片,微热板芯片具有加热电极,通过对微热板芯片通电,可以获得微热板表面的温度分布,存在故障的芯片表面会出现过冷,过热点;结合图像采集,识别,处理技术,确定故障芯片,进而实现对晶圆级传感器芯片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8493463B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1810345795.8
申请日:2018-04-1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H01M8/0267 , H01M8/04007 , H01M8/1011 , G06N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元器件及其热布局方法。器件包括:阴极极板、膜电极、阳极极板、燃料储存腔、阴极板极、阳极板极;膜电极位于阴极极板和阳极极板之间;阴极发热丝嵌于阴极极板上,阳极发热丝嵌于阳极极板上。方法包括:确定要布局的燃料电池元器件数量及其尺寸、燃料电池元器件以外电子器件数量及其尺寸、电路板尺寸;建立适应度函数;对燃料电池元器件和其他电子器件所能布局的最优坐标进行初步判定;寻找能够使燃料电池元器件总温度最优的基础上所有电子器件的最优坐标;根据寻找到的最优坐标,在电路板上为燃料电池元器件和其他电子器件进行布局。本发明更好地适应针对燃料电池元器件的热布局。
-
公开(公告)号:CN106599428B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611107317.0
申请日:2016-12-0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与结温结合的芯片热布局方法,包括:确定要布局的芯片数量、芯片的尺寸大小、基板的尺寸大小;将各个芯片作为粒子,基板上的所有芯片构成粒子群,将芯片的结温作为适应度函数,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寻找最优的芯片坐标;根据确定的最优的各芯片坐标将各芯片布局到基板上。本发明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的优势,可以指定任意芯片的结温作为适应度函数,考虑了芯片的实际尺寸防止芯片出界或重叠,使得基板上的所有芯片在合理分布的基础上,使得某一高功率芯片、不耐高温芯片,或有特殊要求的芯片的温度尽量达到最低,从而更加降低整个基板上的热点温度,以及缩小了芯片间的温差,提高了器件的性能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977625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910375296.8
申请日:2019-05-0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灰匣子模型的燃料电池等效电路,包括:第一输入端INu1、第二输入端INu2、第三输入端INu3、第一子电路、第二子电路、第三子电路、第一反相输入求和电路、第二反相输入求和电路、第一反相比例运算电路及输出电压端;所述第一子电路,为开路可逆电动势与欧姆损失电位的差值子电路;所述第二子电路,为阳极电化学过电位子电路;所述第三子电路,为阴极电化学过电位子电路。本发明和其他模型比,建模准确,不用因为对象不同重新建立模型,既可以分析多个输入参数对电池影响,又可以与外部电路兼容,本发明等效电路可以用来分析与外部电路联系的电池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784921B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申请号:CN201611111150.5
申请日:2016-12-0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H01M8/04007 , H01M8/10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5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及电池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包括阳极极板、膜电极、阴极极板,膜电极位于阳极极板、阴极极板之间;还包括:使用PCM相变材料与脉动热管耦合的散热装置;阳极极板的外层、阴极极板的外层均集成有散热装置;膜电极与阳极极板之间、膜电极与阴极极板之间均设置绝缘垫;两侧的散热装置外侧采用夹具进行封装。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组,由所述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串联或并联而成。本发明采用PCM相变材料与脉动热管耦合成散热装置,集成在阴阳极极板两侧,组成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新结构,使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稳定工作在最佳工作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879238B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1911022556.X
申请日:2019-10-2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三氧化钼纳米结构敏感材料及相应氨气传感器及制备方法,属于半导体氧化物气体传感器技术领域。制备时,取相应量钼酸钠和硫脲,柠檬酸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混合成溶液后,经加热保温干燥后获得MoS2粉末,相应温度下煅烧获得MoO3粉末敏感材料。并将该敏感材料配成浆料后涂覆于基座表面,相应温度下进行烧结,并相应设置电极,基座内部引线设置加热层,制得传感器。该传感器对氨气表现出超高的灵敏度,对100ppm氨的响应达到4000,检出下限可达100ppb。制备器件的工艺简单、体积小、适于大批量生产,在检测环境中氨气污染物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