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水机械延时的多配重舱连接分离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746766A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2010575308.4

    申请日:2020-06-22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深水机械延时的多配重舱连接分离装置,包括:连接舱、多个吊环以及多个配重舱,其中,所述连接舱中设有连接分离机构,所述吊环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分离机构可分离连接,所述吊环的另一端对应连接所述配重舱。本申请具有稳定性高,连接牢固,分离有效、灵活、方便,保证了配重舱的稳定连接和多级分离;本申请中的连接分离机构能够保证仪器在工作过程中受到较小的扰动,在分离时,按照预定时间分离配重舱,在尽量减少配重舱损失的情况下,保证测试仪器的主要部分和数据载体的可靠回收。

    一种防侧倾的六面体磁悬浮发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247536A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910357571.3

    申请日:2019-04-29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防侧倾的六面体磁悬浮发电装置,包括:外壳,其具有顶盖和底盖;第一约束磁铁,其嵌套于所述顶盖中;第二约束磁铁,其嵌套于所述底盖中;悬浮振动磁铁,其设置在所述第一约束磁铁和所述第二约束磁铁之间的外壳内部;第一发电线圈,其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并靠近所述顶盖设置;以及第二发电线圈,其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并靠近所述底盖设置。本申请发电效率高,能量转换效率高,可防侧倾,适用于收集振动能量并将其转化为电能。

    基于TMAH的气相刻蚀方法及气相刻蚀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316829B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申请号:CN201710544513.2

    申请日:2017-07-06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TMAH的气相刻蚀方法,包括:(1)、在单晶硅基片上利用热氧生长一层SiO2掩膜层薄膜;(2)、利用紫外光刻实现在基片图形化工艺;(3)、利用光刻胶做掩膜,采用体积比HF:NH4F=1:4配制BOE溶液刻蚀SiO2,丙酮洗掉光刻胶形成以SiO2为掩膜的刻蚀窗口;(4)、利用密闭且冷凝循环的刻蚀装置在磁力搅拌加热器上实现刻蚀气体的阵列结构刻蚀。该方法可突破TMAH湿法刻蚀同时实现硅结构刻蚀表面粗糙度较小,凸角保护良好,结构阵列刻蚀均匀性良好,速率稳定的技术难题,可用于微传感器、微执行器等微纳器件图形结构的加工工艺。

    一种磁铁线圈双向旋转的振动能量采集器

    公开(公告)号:CN119995296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443925.1

    申请日:2025-04-10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磁铁线圈双向旋转的振动能量采集器,解决了现有的以电磁感应为核心的振动能量采集器只以磁铁为转子,未能将线圈部分作为转动的一部分,导致环境中振动的能量利用不完全的技术问题。一种磁铁线圈双向旋转的振动能量采集器,包括:两面错位齿条、弹簧、碳纤维杆、位于前后两对齿条板之间的线圈转子和磁铁转子、呈前后排布的第一滑动壳体和第二滑动壳体、两个光轴以及四个单向齿轮。通过两面错位齿条,以及方向相反的单向轴承来实现线圈转子和磁铁转子双向旋转,从而提高能量转换效率;通过齿轮‑齿条的配合,将线性的振动能量转换为旋转的动能,提高能量利用率,进一步提高能量转换效率。

    一种基于叠层旋转振动耦合的海流能量采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739898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1216207.2

    申请日:2024-09-02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叠层旋转振动耦合的海流能量采集装置,解决了现有摩擦纳米发电机发电效率低,而且两个摩擦层的使用寿命短,整个发电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存在不足的技术问题,其包括圆桶形外壳、竖直中空铜轴、螺旋桨组件、竖直圆柱形铜柱、定子层和转子层;定子层包括半导体摩擦层和第一树脂层,转子层包括金属摩擦层和第二树脂层;转子层和定子层穿置在竖直中空铜轴上,转子层和定子层交错布置且金属摩擦层与半导体摩擦层相邻作为一组摩擦发电组件,转子层和定子层位于圆桶形外壳中。该结构能够同时收集海水中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的能量,结合了垂直接触‑分离模式和水平滑动模式,提升了该装置输出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一种蓄能式随机微振动能量采集器

    公开(公告)号:CN117977876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311617338.7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蓄能式随机微振动能量采集器,解决了现有能量采集器在实际应用时存在效率低、输出电源不稳定的技术问题,其包括开关轮系、储能轮系和发电轮系,其中开关轮系包括齿轮二、双联齿轮、齿轮三、单向轴承二、复位弹簧二、棘轮开关、传动轴二、斜坡凸台一和斜坡凸台二;储能轮系包括齿轮四、齿轮五、单向轴承三、发条盒;发电轮系包括齿轮六、齿轮七、齿轮八、单向轴承四和三相无刷发电机。棘轮开关既充当开关又兼顾发条上紧,提高了涡卷发条的储能速度;采用涡卷发条的储能方式,提高了低频能量的高效利用,实现了低频能量的积攒式采集;实现了低频机械不规则输入能量向规则能量的转换输出。

    一种柔性共形仿生触须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17147040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433044.9

    申请日:2023-11-01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测量值、信号的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共形仿生触须传感器,解决了现有触须压力传感器柔性化程度低、灵敏度低、感知压力方向单一的技术问题,其包括圆柱形底座、圆锥台支撑件、活动顶盖以及柔性薄膜球形罩,圆柱形底座的侧壁上开有环形槽,圆锥台支撑件连接至圆柱形底座的顶部,圆锥台支撑件的顶部固连有球体,活动顶盖中开有与球体装配的球形腔,球体与球形腔共同组成转动组件,活动顶盖的顶部中心固定连接有纤毛,柔性薄膜球形罩的顶部开有用于穿置纤毛的通孔,柔性薄膜球形罩将活动顶盖、球体、圆锥台支撑件罩在其内且其底部卡箍至圆柱形底座侧壁的环形槽中;柔性薄膜球形罩上固定设置有与多根波浪形的压敏电阻。

    一种基于声流控的微粒细胞连续分离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21067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248903.0

    申请日:2023-03-15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声流控的微粒细胞连续分离装置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在微流道层设置鞘液流道和溶液流道,其中第一鞘液入口、第二鞘液入口与第一溶液出口之间设有第一液体汇集口,第三鞘液入口和第二溶液出口之间设有第二液体汇集口,并在基底上于第一液体汇集口处设有第一声表面波谐振器件,用于生物微粒溶液的初分选,基底上于第二液体汇集口处设有第二声表面波谐振器件,用于生物微粒溶液的精分选。本申请基于声流控的微粒细胞连续分离装置可实现一次性连续分离和高精度分选,有助于解决生物分子的低成本、可控制、高纯度的分选难题,为实现多种不同粒径混合粒子的连续精准分离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一种叠层式柔性伸缩电磁振动能量采集器

    公开(公告)号:CN115276364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1033432.3

    申请日:2022-08-26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磁式振动发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叠层式柔性伸缩电磁振动能量采集器,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技术问题,其包括顶盖、模块化拾振结构和底盖;模块化拾振结构包括多个螺纹连接的非磁性可折叠单元,非磁性可折叠单元包括两个大小相等的圆台壳体,两个圆台壳体的大径端相连形成柔性空腔结构,柔性空腔结构中安装有柔性发电线圈,两个圆台壳体的小径端分别连接有硬质内螺纹环和硬质外螺纹柱,硬质外螺纹柱上开有通孔,硬质内螺纹环的内壁上沿环向开有用于安装固定磁铁的环形凹槽,相邻固定磁铁同极相对放置。“波浪管”式外观的结构加上同极相对摆放的固定磁铁,外界环境中一个微弱的振动就会产生比较持久有效的电流输出。

    一种蓝宝石基可控剥离柔性PZT薄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68154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1811549571.5

    申请日:2018-12-18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蓝宝石基可控剥离柔性PZT薄膜制备方法,包括:基片的准备;配制PZT前驱体溶液;PZT薄膜的制备:将前驱体胶体旋涂在基片上,并对薄膜进行热处理和退火处理,重复上述步骤,最终可制备出PZT薄膜;电镀液的配制:将六水合氯化镍和硼酸依次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并不断加热搅拌直到充分溶解;Ni应力层的沉积:电镀前预先在PZT薄膜上溅射的金属种子层,然后在金属种子层表面电镀Ni应力层;裂缝的产生:随着电镀时间的增加,PZT薄膜沿着裂缝方向与基片逐渐分离直至完全分开;PZT薄膜的转移:清洗后将其与柔性PET基底粘在一起;柔性PZT薄膜制备完成。本申请通过可控剥离技术制备的柔性PZT薄膜依然保持良好的铁电性能,而且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