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963622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196666.9
申请日:2021-02-2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F16L3/08 , F16L55/0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阻尼核动力管道减隔振支架,解决了现有的核动力管道支撑减振能力不足,有待进一步提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包括管托和减振支架,所述减振支架包括第一金属导杆、导向管、杠杆结构和阻尼模块,所述导向管设置在固定面板与安装面板之间,所述固定面板和安装面板之间还安装有阻尼模块,所述第一金属导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管托,所述第一金属导杆另一端位于所述导向管中且与导向管滑动连接,所述杠杆结构通与所述第一金属导杆、所述固定面板和所述阻尼模块铰接。本发明具有支撑减振性好,有效保护核动力管道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828525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717528.6
申请日:2020-07-2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F16F6/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刚度可调的新型电磁式隔振器,包括定子壳体(5)、动子(8),装配于动子(8)下方对动子(8)起到正刚度作用的正刚度部件,还包括装配于动子(8)外侧壁、沿动子(8)纵向轴线布置于第1层的永磁体(9)和布置于第2层的永磁体(9),第1层的永磁体(9)与第2层的永磁体(9)的永磁场极性端面面向为径向方向、第1层的永磁体(9)与第2层的永磁体(9)的极性相反;还包括装配于定子壳体(5)内侧壁的线圈组件,线圈组件包括绕制轴线为纵向轴线的线圈(3)、设置在线圈的上圈口、下圈口处的线圈轭铁(10)。该隔振器基于永磁体和电磁体间的电磁作用力而构建。
-
公开(公告)号:CN111693265A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2010572974.2
申请日:2020-06-2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隔振器的横向加载装置及动态特性参数获取方法,所述横向加载装置包括装置架,设置在装置架上的底板及顶板,所述底板与顶板之间具有用于安装隔振器的安装空间;还包括安装于装置架上的加载装置,所述底板与顶板两者中,至少一者通过加载装置与装置架相连;在所述两者呈上、下分布关系时,所述加载装置用于驱动所述两者产生横向错位。所述方法基于所述横向加载装置。采用本方案提供的技术方案,可测量处于复杂加载状态下的隔振器动态特性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08869944B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811069664.8
申请日:2018-09-1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F16L55/0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道振动线谱的有源控制布置方法及控制系统,该管道振动线谱的有源控制布置方法基于管道自身振动特性及管道传递路径上的振动响应来确定作动器的安装位置及选型;本发明还采用上述布置方法确定的作动器安装位置和选型来构建一种管道振动线谱的有源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振动采集识别‑控制参数优化计算‑输出载荷控制”的方式实现;在振动控制的过程中实时追踪激励源振动信息,采集管道支撑基础及激励源的振动信息作为输入,通过优化算法,控制布置于管道上的作动器输出对应的载荷,从而控制传递到基础的振动;本发明能适用于任意复杂的管道系统,解决了现有的控制方式振动效果不理想且局限性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373827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313226.7
申请日:2024-09-2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作用力式电液作动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有至少以下组件:配重组件、作动缸;作动轴,所述作动轴一端与所述配重组件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为自由端,用于传递液压动力并实现轴向往复运动;作动板,与所述作动缸的内周壁贴合,且所述作动板上设有供所述作动轴穿过的通孔,所述作动板用于将所述作动缸内部分隔为第一作动腔和第二作动腔。本发明通过采用液压油往复运动作为动力源,提升了大作动力的输出效率和设计的可行性,另外,本发明的液压驱动方式,从根本上消除了用电风险,使得系统运行更加安全可靠;同时,其简洁的结构设计可以降低故障发生的概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413044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297351.5
申请日:2020-11-1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F16F15/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低频惯性式作动器,包括动子组件和定子组件,所述动子组件包括衔铁和环形永磁体,所述环形永磁体安装在衔铁外壁上,所述定子组件包括端盖、线圈、壳体和底座,所述线圈安装在壳体内壁上,所述端盖和底座分别与壳体的顶部和底部连接,还包括被动支撑元件,所述被动支撑元件包括环形弹簧片和螺旋弹簧,环形弹簧片和螺旋弹簧安装于壳体和衔铁之间,所述环形弹簧片和螺旋弹簧水平且平行设置,所述螺旋弹簧始终处于预压缩状态。本发明入负刚度技术,在不影响系统的静刚度的前提下降低系统动刚度,从而使惯性式作动器同时具备高静态刚度与低动态刚度,最终实现稳定的超低频惯性力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11828524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716469.0
申请日:2020-07-2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F16F6/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高径向稳定性的新型电磁负刚度隔振器,包括定子壳体(2)、动子(6),还包括绕动子(6)的纵向轴线绕制的线圈(3),还包括沿定子壳体(2)的纵向轴线布置于第1层的永磁体(7)和布置于第2层的永磁体(7),第1层的永磁体(7)与第2层的永磁体(7)的永磁场极性端面面向为径向方向,第1层的永磁体(7)的极性与第2层的永磁体(7)的极性相反;动子(6)上端的极性与第1层的永磁体(7)的相邻极性端面的极性相同相斥的通电方向;动子(6)下端的极性与第2层的永磁体(7)的相邻极性端面的极性相同相斥的通电方向。永磁体与动子之间的这种斥力不仅保证了负刚度,还对动子的偏置量起到了抑制作。
-
公开(公告)号:CN111810757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716488.3
申请日:2020-07-2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F16L55/035 , H02K41/02 , H02K5/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管路减振的主动吊架装置,包括定子壳体(1)、动子(6),第1层的永磁体(5)和第2层的永磁体(5),第1层的永磁体(5)与第2层的永磁体(5)的永磁场的极性端面面向为径向方向、第1层的永磁体(5)与第2层的永磁体(9)的极性相同;绕制轴线为纵向轴线的线圈(4)、设置在线圈的上圈口、下圈口处的线圈轭铁(3),上圈口、下圈口处的线圈轭铁(3)面向动子(6)外侧壁的一侧为其电磁场的极性端面;上圈口处的线圈轭铁(3)的极性端面与第1层的永磁体(5)的极性端面相邻,下圈口处的线圈轭铁(3)的极性端面与第2层的永磁体(5)的极性端面相邻;线圈配置交流电。
-
公开(公告)号:CN119103287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146359.X
申请日:2024-08-2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橡胶减振器,包括上盖和可移动地设置在支撑基础上的下盖,上盖设置在下盖背离支撑基础的一侧,上盖用于承载振源设备,上盖与下盖之间设置有减振块,减振块分别与上盖和下盖相连接,下盖的外侧相对设置有至少两块限位板,下盖适于在至少两块限位板之间移动;橡胶减振器还包括缓冲弹簧,缓冲弹簧的第一端与下盖相对固定,缓冲弹簧的第二端与限位板相连接,缓冲弹簧至少设置两个,至少两个缓冲弹簧与至少两个限位块一一对应地设置。本申请中,橡胶减振器能够补偿振源设备的横向位移,可有效降低横向位移导致的振源设备零部件剪切力、扭曲力等,防止连接部位松动、变形或断裂,保护振源设备整体结构完整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869944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1069664.8
申请日:2018-09-1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F16L55/0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道振动线谱的有源控制布置方法及控制系统,该管道振动线谱的有源控制布置方法基于管道自身振动特性及管道传递路径上的振动响应来确定作动器的安装位置及选型;本发明还采用上述布置方法确定的作动器安装位置和选型来构建一种管道振动线谱的有源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振动采集识别‑控制参数优化计算‑输出载荷控制”的方式实现;在振动控制的过程中实时追踪激励源振动信息,采集管道支撑基础及激励源的振动信息作为输入,通过优化算法,控制布置于管道上的作动器输出对应的载荷,从而控制传递到基础的振动;本发明能适用于任意复杂的管道系统,解决了现有的控制方式振动效果不理想且局限性的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