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避免死管道现象的余热排出系统入口管道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3871498A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210527855.0

    申请日:2012-12-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C15/18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避免“死管道”现象的余热排出系统入口管道结构,其设置在反应堆热管段和冷管段之间,包括连接热管段和冷管段的余热排出系统管段、设置在余热排出系统管段上的死管道阀门组管段;死管道阀门组管段包括第一隔离阀和第二隔离阀,第一隔离阀和第二隔离阀串连设置在余热排出系统管道上;第一隔离阀和第二隔离阀之间的余热排出系统管道的管段为死管道管段;死管道阀门组管段还包括旁通管线、设置在旁通管线上的手动隔离阀,旁通管线一端连接到余热排出系统管道靠近热管段的管段上,另一端连接到死管道管段上。本发明可以有效地解决“死管道”问题,并不会威胁到核电厂的安全,不会威胁到余热排出系统的完整性。

    一种适用于超大型压水堆的三环路反应堆冷却剂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508626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349273.2

    申请日:2020-04-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超大型压水堆的三环路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包括三个联到反应堆压力容器的传热环路;每个传热环路包括一台蒸汽发生器和两台反应堆冷却剂主泵,每个传热环路中的两台反应堆冷却剂主泵的吸入口与对应传热环路中的蒸汽发生器的一次侧出口水室相连、且两台反应堆冷却剂主泵的排出口与反应堆压力容器(000BA)的冷段回水接口相连,每个传热环路中的蒸汽发生器的一次侧入口水室与反应堆压力容器(000BA)的热段排水接口相连。本发明中的每个传热环路中其包括一台蒸汽发生器和两台反应堆冷却剂主泵,因此构建的1个环路一出两进,总共是三出六进。相对于四环路对应四个系列的安全系统,可以明显的降低核电机组的造价,提高经济性。

    一种山体深埋式核电站地下核岛厂房

    公开(公告)号:CN105390169B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申请号:CN201510993819.7

    申请日:2015-12-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体深埋式核电站地下核岛厂房,包括设置于山体中的反应堆厂房洞室和辅助厂房,所述辅助厂房包括燃料厂房洞室、核辅助厂房洞室、安全厂房洞室和电气厂房洞室,还包括环形通道和连通反应堆厂房洞室与地面的反应堆厂房通道;所述环形通道设置有不止一个出入口,且环形通道与燃料厂房洞室、核辅助厂房洞室、安全厂房洞室和电气厂房洞室均相通;所述反应堆厂房通道包括设备通道和反应堆厂房对外通道,且所述设备通道的底标高高于反应堆厂房洞室的底标高。以上结构形式使得山体深埋式核电站各厂房内设备的运输和吊装环境、人员通过相较于现有深埋式核电站更具灵活性。

    一种控制棒驱动机构排污系统水力特性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73319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559418.5

    申请日:2016-07-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F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棒驱动机构排污系统水力特性计算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计算控制棒驱动机构流道的阻力系数;步骤2:基于计算得到的控制棒驱动机构流道阻力系数,将控制棒驱动机构流道等效为等效阻力件,建立控制棒驱动机构排污系统三维CFD模型;步骤3:基于三维CFD模型,计算出不同流量下控制棒驱动机构排污系统内的阻力压降,并拟合成多项式,得到控制棒驱动机构排污系统的阻力压降和系统内流量的关系式,然后通过求解多项式得到给定阻力压降对应的流量,实现了可以有效计算得到结构复杂的控制棒驱动机构在已知系统压降下的系统流量和流动状态,评估系统的排污效果,为系统设计提供参考的技术效果。

    反应堆非能动专设安全设施

    公开(公告)号:CN1941217A

    公开(公告)日:2007-04-04

    申请号:CN200510105648.6

    申请日:2005-09-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反应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适用于低温供热堆与研究堆的非能动专设安全设施。在反应堆容器一侧设有一个高出堆芯顶部10~30米的大容量蓄压水池,蓄压水池底部设有与堆入口腔相通的注水管,由堆出口腔引出的上升管穿过水池并高出水池水面。另外,在反应堆厂房外设有高出主换热器25~28米的应急注水箱,和高出主换热器15~18米的空冷器,应急注水箱和空冷器均通过管道连接在主换热器和二次换热器之间的二回路管道上。该安全设施结构简单、没有能动部件,事故工况下能够及时有效的自动投入运行,有效的提高了反应堆的固有安全性。

    一种主泵轴封辅助系统
    1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380952U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21073539.X

    申请日:2018-07-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主泵轴封辅助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当发生丧失厂外电事故或者上充系统故障时,导致的主泵轴封注入水丧失工况,影响反应堆的安全性并导致主泵损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由三级密封组成的主泵轴封组件,通过主泵轴封注入管线为主泵轴封组件提供轴封注入水的化学容积控制系统,位于主泵轴封组件上的主泵叶轮出口;所述主泵叶轮出口通过应急自循环轴封注入管线与主泵轴封注入管线连通,所述应急自循环轴封注入管线上设置有阀门。本实用新型可以在发生丧失厂外电事故或者上充系统故障时,有效应对丧失厂外电等事故下主泵轴封组件的冷却和润滑,并不使主回路的热量向上传导,确保了主泵轴封的完整性,提供了核电厂运行的安全性。

    一种山体深埋式环绕型核岛厂房

    公开(公告)号:CN205025144U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520719897.3

    申请日:2015-09-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是一种山体深埋式环绕型核岛厂房。本实用新型包括涉核厂房和非涉核厂房;所述涉核厂房包括反应堆厂房,核废物厂房,以反应堆厂房为中心环绕布置的核辅助厂房、燃料厂房、连接厂房、安全厂房和电气厂房,以及设置在涉核厂房中各个厂房之间的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涉核厂房设置在山体内,该非涉核厂房则设置在山体外;所述电气厂房为用于布置山体内相应仪控机柜和配电机柜的地下电气厂房;所述非涉核厂房包括用于布置主控室和应急控制室的地面电气厂房。本实用新型具有满足核岛各厂房洞室稳定性、抗震性的要求,同时有利于山体深埋式核电站的可建造性、经济性和安全性等优点。

    一种基于山体深埋式核电站的集成冷却水源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5230606U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521101230.3

    申请日:2015-12-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山体深埋式核电站的集成冷却水源系统,包括冷却管线和冷却水容器,所述冷却管线包括反应堆洞室冷却管线、安全壳冷却管线和反应堆压力容器冷却管线,所述反应堆设置在位于山体的反应堆洞室中,所述冷却水容器为设置在山体中的冷却水源洞室,所述冷却水源洞室位于反应堆洞室的上方。本实用新型经济性好、对冷却水的容量具有足够裕度、抗震性能及外部灾害防御能力强、可节省厂房空间和建造成本、便于实现事故时水层的屏蔽效应。

    一种呈长廊型布置的山体深埋式核岛厂房

    公开(公告)号:CN205025145U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520719902.0

    申请日:2015-09-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呈长廊型布置的山体深埋式核岛厂房,包括位于山体中多个机组的涉核厂房,机组中均设置有反应堆厂房、燃料厂房、安全厂房、核辅助厂房以及电气厂房,反应堆厂房位于山体中洞室中心,燃料厂房、安全厂房以及核辅助厂房并列设置在同一机组中的反应堆厂房的同一侧,反应堆厂房设置在同一机组中的电气厂房与燃料厂房、安全厂房以及核辅助厂房并列形成的整体之间。本布置在充分考虑现有地下洞室开挖技术能力的基础上,将核辅助厂房、核燃料厂房、安全厂房依次并排布置在同一个跨度合理的城门洞型隧道洞室中,利于洞室施工和成洞稳定性;布置单堆占地面积小,适合在同一厂址进行双堆或者多堆布置,提高了工程经济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