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753413B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080036619.8
申请日:2010-08-1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W50/10 , B60K6/36 , B60W10/04 , B60W10/06 , B60W10/10 , B60W10/18 , B60W10/22 , B60W30/188 , B60W40/09 , B60W2520/10 , B60W2520/105 , B60W2520/125
Abstract: 在一种用于车辆的控制装置中,该控制装置在配备有驱动动力源和变速器的车辆中控制驱动动力源的旋转速度或者被耦接到驱动动力源的输出侧的变速器的齿轮比,该控制装置被配置为确定基于车辆的运行状态的指标,并且基于该指标来控制驱动动力源的要求旋转速度或者对于变速器的要求齿轮比。
-
公开(公告)号:CN102398602B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110279285.3
申请日:2011-09-1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W50/085 , B60W50/14 , B60W2520/105 , B60W2520/1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控制系统。该用于车辆的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28),其被构造成基于车辆的运行情况来获得指标,以基于指标来改变车辆的运行特征,并且基于指标来改变从效果产生装置(29)输出的细节,所述效果产生装置向车辆的驾驶员的五种感觉的至少一部分施加刺激,其中,当因为指标变化而引起的运行特征的变化降低了车辆的行动的敏捷性时,与当因为指标的变化而引起的运行特征的变化提高了车辆的行动的敏捷性时作比较,相对地延迟响应于运行情况变化的指标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04192143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10283314.7
申请日:2010-08-1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W30/00 , B60G17/016 , B60G17/0195 , B60T8/1755 , B60W10/04 , B60W10/10 , B60W10/20 , B60W10/22 , B60W40/109 , B62D6/00 , B62D103/00 , B62D1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W40/10 , B60G17/016 , B60G17/0195 , B60G2400/104 , B60G2400/106 , B60G2400/30 , B60G2400/40 , B60G2800/21 , B60G2800/24 , B60G2800/91 , B60T8/17555 , B60T2220/02 , B60W30/182 , B60W40/09 , B60W50/082 , B60W2520/10 , B60W2520/105 , B60W2520/125 , B60W2540/30 , B62D6/007 , F16H59/00 , F16H2059/003 , B60W10/06 , B60W10/18 , B60W10/20 , B60W40/107 , B60W40/109 , B60W2710/0605 , B60W2710/182 , B60W271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的控制装置,通过形成更为准确地反映了车辆的行驶环境或驾驶意向的行驶特性来提高驾驶性能。在基于车辆所产生的加速度使设定车辆行驶特性的指标变化的车辆的控制装置中,构成为,在上述加速度(Gx、Gy)变化而使上述指标运动度变化的情况下,对应于成为产生上述加速度(Gx、Gy)的主要原因的驾驶员的操作内容,使上述指标运动度的变化方式不同。因此,能够在作为所谓车辆行驶特性的运动度中反映出作为驾驶员的操作内容而显现出的驾驶意向。
-
公开(公告)号:CN103648889A
公开(公告)日:2014-03-19
申请号:CN201280033340.3
申请日:2012-07-0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2D5/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5/0457 , B62D5/0466
Abstract: 转向系统(1)包括:转向部件(5),转向部件(5)设置在车辆上且用于转向操作;致动器(9),致动器(9)辅助转向部件(5)的转向操作;和转向控制装置(11),所述转向控制装置(11)执行返回操作辅助控制,在所述返回操作辅助控制中,致动器(9)被控制以辅助用于使转向部件(5)返回到中立位置的返回操作,返回操作对应于用于使转向部件(5)从中立位置转动的转动操作,所述转向控制装置(11)基于所述转动操作时所述转向部件(5)的转向操作量确定在执行所述返回操作辅助控制时的返回操作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2398599A
公开(公告)日:2012-04-04
申请号:CN201110261468.2
申请日:2011-08-3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W40/06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W40/068 , B60G17/0165 , B60G2400/0523 , B60G2400/104 , B60G2400/106 , B60G2400/20 , B60G2400/204 , B60G2400/33 , B60G2400/38 , B60G2400/41 , B60G2400/822 , B60G2500/10 , B60G2500/20 , B60W10/04 , B60W10/22 , B60W40/09 , F02D2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控制系统和车辆控制方法。一种车辆控制系统,其被配置为基于车辆的行驶状态获得一种指标并且响应于该指标改变驱动力控制特性和悬挂机构的车体支撑特性中至少任何一个,并被配置为获取与车辆所行驶的道路表面的摩擦系数相关联的信息,并且基于与道路表面摩擦系数相关联的信息校正响应于该指标改变的驱动力控制特性和车体支撑特性中的该至少任何一个(步骤S1、S3、S5和S7)。
-
公开(公告)号:CN117022163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460699.9
申请日:2023-04-2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R16/04 , B60R16/033 , H01M50/249 , H01M50/244 , H01M50/229 , H01M50/29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车辆由于外部要因所产生的静电而带正电。车辆具备电池、除电片及保持构件。电池具有一个以上的单元电池、电解液、树脂壳体、负极端子及正极端子。树脂壳体收容各个单元电池的构成及电解液,负极端子与车体接地连接,正极端子被从充电器供给电力。除电片由相对于树脂壳体的材料的带电序列正侧的材料构成。保持构件将除电片和树脂壳体以互相接触的状态保持。保持构件以由于车体的振动而树脂壳体与除电片能够滑动的状态将电池保持于车体的预定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5803231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180042686.9
申请日:2021-03-30
Abstract: 在具有由至少两个部件形成的微观动态摩擦机构并且由于行驶而带正电位的车辆中,润滑剂设置在摩擦机构的构件之间的间隙中,在所述润滑剂中,由产生负电位的树脂制成的第一添加剂细颗粒与电绝缘基础油均匀混合。在第一添加剂细颗粒与构件摩擦接触时,开始该构件的正电位的中和以及消除。第一添加剂细颗粒在浮动于电绝缘基础油中并移动和循环时被库仑力吸引到构件的除了该构件的摩擦接触部分以外的表面的正电位。构件的正电位的中和以及消除是持续的。
-
-
公开(公告)号:CN105774710B
公开(公告)日:2019-03-05
申请号:CN201610021318.7
申请日:2016-01-1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可以将连接到驱动电机上的电力装置的静电中和除静电。在配备有具有逆变器和变换器中的至少一方的电力控制装置、通过从所述电力控制装置被供应电力而输出行驶用的转矩的驱动电机、和对路面保持绝缘状态的车身的车辆中,配备有:壳体本体部(25),所述壳体本体部(25)容纳所述电力控制装置;壳体构件(26),所述壳体构件(26)绝缘地连接到所述壳体本体部(25);自放电式除静电器(28),所述自放电式除静电器(28)通过进行根据在所述壳体构件(26)所带的正的电位使外部气体产生负的空气离子的自放电,对所述壳体构件的正的电位进行中和除静电,使电位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05715355B
公开(公告)日:2018-06-05
申请号:CN201510955680.7
申请日:2015-12-1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P11/14 , B60K11/04 , F01P3/18 , F01P3/20 , F01P5/06 , F01P9/00 , F01P11/02 , F01P11/04 , F02B6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的冷却装置,使带电电荷量降低以提高冷却效率。在车辆中具有:散热器(2)以及风扇罩(1),该风扇罩(1)具有用于冷却散热器(2)的风扇(1a)。具有自放电式静电消除器(10),在将该自放电式静电消除器(10)设置在非导电性壁面上时能够使以设置部位为中心的限定范围内的非导电性壁面上的带电电荷量降低。该自放电式静电消除器(10)被设置在将散热器(2)与风扇罩(1)连接的连接部的非导电性壁面上,由此,对散热器(2)进行静电消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