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新月形沙丘的气体富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283040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1811363120.2

    申请日:2018-11-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仿新月形沙丘的气体富集装置属机械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中外壳和螺旋富集片经两个螺旋富集片支架固接,仿生新月形富集块以均匀排列分布在螺旋富集片上,凸起密集排布在仿生新月形富集块背风曲面,在仿生富集块的背风曲面涂覆相应气体富集剂,整流板经细杆与细轴安装在整流板支架上,其中细杆一端与电磁套筒相连并通过电磁套筒的驱动改变整流板的朝向从而改变进气流的方向;本发明在富集状态下能在仿生新月形富集块的背风曲面形成回旋涡流,达到最佳富集效果和富集速率,同时整流板能对进气流场的流向进行调节,保证解富集时被富集的气体完全、快速流向下方,能有效提高富集装置的整体效率。

    实验室电子鼻和车舱内小型化电子鼻及糖尿病的初筛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98334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243027.4

    申请日:2022-10-11

    Abstract: 实验室电子鼻和车舱内小型化电子鼻及糖尿病的初筛方法属糖尿病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1.建立实验室电子鼻用于机器学习模型训练与电子鼻小型化,包括:配制实验室电子鼻;车舱气味样本采集;气味样本数据预处理;对数据进行特征提取、特征选择,获得小型化电子鼻所用的传感器阵列型号;对数据进行分类,获得机器学习模型;建立云初筛系统与云平台。2.设置车舱内小型化电子鼻,进行汽车启动前和行驶过程中糖尿病的数据检测;使用车舱内小型化电子鼻进行糖尿病初筛。本发明能实现糖尿病的无痛、高效、低成本检测,并发挥云端资源优势实现糖尿病的无痛、高效检测,能避免糖尿病患者由于糖尿病而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保证道路交通安全。

    一种可进行土壤作业的智能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68461B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110300089.3

    申请日:2021-03-2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进行土壤作业的智能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该智能机器人工作稳定性高,适应性强,并可多台设备联动使用,由于设备重量轻,可避免目前大型农业设备在进行田间作业时造成的犁土层。本发明通过采用电机驱动的动力单元,且为提高效率及动力配有辅助动力系统,并通过探测机构识别工作区域,由控制主板对识别的信息处理并自主制定作业步骤和路径,耕作部件具有起落功能,利于节能。同时,还可通过远端利用无线信号对设备进行控制。同时,本发明提供的智能机器人,系统可自动编译耕作路径,识别障碍物,自动化、智能化程度高以及大型机械不能工作的小块地具有突出优势。本发明极大解放了农民被耕作机械的束缚,无需进行复杂操作。

    多级变刚度气动软体执行器

    公开(公告)号:CN110962147B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1911343616.8

    申请日:2019-12-2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级变刚度气动软体执行器,包括第一软体机架、气囊、接触式螺旋弹性变刚度元件、气压式管状变刚度元件、接触式齿形变刚度模块;第一软体机架顶部设有U形槽,多个独立驱动的气囊依次固定在对应的U形槽内;第一软体机架内部设有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第三腔体;第二腔体位于中间,其与第一软体机架前端通过第一端盖密封连接;第三腔体位于第二腔体外周,其通过防尘通气塞与第一软体机架外部大气连通;第一腔体位于第三腔体外周,其与第一软体机架后端通过第二端盖密封连接;接触式螺旋弹性变刚度元件放置在第一腔体中;多个气压式管状变刚度元件均匀布置在第二腔体中;接触式齿形变刚度模块固定在第一软体机架底部。

    一种用于海洋软体生物的仿生捕获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999629B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1911279453.1

    申请日:2019-12-1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海洋软体生物的仿生捕获装置,包括机架总成、驱动总成、执行总成、软体捕获囊;驱动总成和执行总成均安装在机架总成上,驱动总成对执行总成起驱动作用,执行总成为多连杆机构,且与机架总成之间形成多个转动副和移动副,软体捕获囊挂接在执行总成内且底端形成开口,在执行总成牵动下张口并快速关闭,捕获软体生物。该仿生捕获装置以狸藻作为仿生模型,利用负压吸附原理结合对捕获囊关闭入口的策略对海洋软体生物样本实施捕获,整个实施过程迅速,捕获成功率高,且不会对软体生物样本造成破坏。

    一种水下防污电子鼻腔室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967460A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911124262.8

    申请日:2019-11-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水下防污电子鼻腔室属机械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中滤网Ⅰ、腔室Ⅰ、扰流器Ⅰ、弧球体、扰流器Ⅱ、腔室Ⅱ和滤网Ⅱ自左至右顺序排列,且为关于a-a横截面的对称结构,其中滤网Ⅰ固接于腔室Ⅰ中采集口的近左部,滤网Ⅱ固接于腔室Ⅱ中采集口的近右部;扰流器Ⅰ的圆杆内端固接于弧球体的弧球壳中心左端,扰流器Ⅱ的圆杆内端固接于弧球体的弧球壳中心右端;弧球体的外环左面与腔室Ⅰ右端固接,弧球体的外环右面与腔室Ⅱ左端固接;本发明能有效避免海洋微生物的附着,并能引导待测液体到达传感器表面,检测精度和检测效率高,其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便于安装、成本低、易推广。

    一种仿蜗壳螺线型结构的生物质防风抑尘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943825B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710190264.1

    申请日:2017-03-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蜗壳螺线型结构的生物质防风抑尘装置,包括柔性防风抑尘网、U型支撑网板、生物质挡尘网、顶盖、支撑底座以及粉尘收纳箱;粉尘收纳箱安装在支撑底座内;柔性防风抑尘网与U型支撑网板的中间板内表面完全贴合,生物质挡尘网与U型支撑网板两侧板的端面贴合组成通孔结构,所述通孔结构上下端分别通过定位螺钉连接顶盖和支撑底座;U型支撑网板的中间板上开有多个细小通孔,生物质挡尘网上开有蜗壳螺线型通孔。本发明以生物质玉米秸秆纤维为原材料,蜗壳螺线型通孔结合封闭的空间几何为结构,通过增加颗粒物的碰撞几率,实现了对含尘气流中颗粒物的过滤和吸附,且有效防止了颗粒物污染物的二次污染。

    用于油田采出水重金属检测的仿生吸附采样部件

    公开(公告)号:CN108132167A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810052008.0

    申请日:2018-01-1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水质重金属检测的仿生吸附采样部件,它包括吸附棒,吸附棒为圆桶形壳体,上端设有盖,壳体表面设有凸起和通孔;凸起由下至上呈螺旋线方式均匀排列;通孔呈矩阵式均匀排列,所述的吸附棒包括吸附棒Ⅰ和吸附棒Ⅱ,盖上设有连接杆,两连接杆通过铰轴铰接;当采样棒放置于含有金属离子静止的水中,吸附棒Ⅰ和吸附棒Ⅱ绕铰轴往复转动,引起水流扰动,同时吸附棒表面的凸起进一步使流场发生扰动,流速降低,吸附棒的接触,使更多的金属离子经过通孔被吸附剂吸附,提高了吸附效率。在工作状态下仿生结构能对水流流场进行改变,利于吸附剂对流过金属离子的吸附,提高吸附效率。

    一种油田采出水水质重金属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061787A

    公开(公告)日:2018-05-22

    申请号:CN201810052007.6

    申请日:2018-01-1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田采出水水质重金属检测装置,由吸附棒组A、隔板组B、壳体组C、连接轴Ⅰ和电机组成,吸附棒组A通过连接轴1由电机驱动转动,每30分钟转动一次,每次转动90°;隔板组B固结与壳体C中,并在壳体C形成四个腔室;该装置通过吸附装置对金属离子富集采样之后再进行测量,可提高被测物的浓度下限,提高检测精度;扰流包改变流体流场,提高了吸附效率;四个吸附棒同时连续进行四个过程,通过吸附采样、脱附检测、清洗、干燥四个过程集成并同时进行,缩短了平均检测时间,显著提高检测效率。

    淀粉纳米晶的高产率短络合时间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44718B

    公开(公告)日:2017-06-06

    申请号:CN201510250880.2

    申请日:2015-05-1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淀粉纳米晶的高产率短络合时间制备方法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现有技术产率低、络合时间长。本发明其特征在于,将直链淀粉溶液与硬脂酸溶液或者月桂酸溶液在50~90℃的温度条件下以100~300r/min的转速搅拌混合5~15分钟,得混合液,在所述混合液中,直链淀粉与硬脂酸或者月桂酸的质量比为10:1~2:1;然后向所述混合液加入体积为所述混合液15~25倍、温度与所述混合液温度相同的水,以50~500r/min的转速搅拌15~45分钟,得络合液;以0.17~2.33℃/min的降温速率冷却至室温;以6000~10000r/min的转速将所述络合液离心甩干30~15分钟,得沉淀物;用乙醇将所述沉淀物离心洗涤2~4次,干燥后得到直链淀粉/硬脂酸络合物淀粉纳米晶或者直链淀粉/月桂酸络合物淀粉纳米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