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电极用糊料及电子部件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799109A

    公开(公告)日:2006-07-05

    申请号:CN200480015098.2

    申请日:2004-03-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4/008 H01G4/012 H01G4/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部电极用糊料,是具有电极材料粉体、以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为主成分的粘合剂树脂、及溶剂的内部电极用糊料。该内部电极用糊料还进一步含有增塑剂,上述增塑剂相对于上述粘合剂树脂100质量份含有25质量份至150质量份。粘合剂树脂相对于电极材料粉体100质量份含有2.5-5.5质量份。能够提供即使将内部电极薄层化也具有可耐受干式转印工艺的强度和粘结力的内部电极用糊料、和使用该糊料的电子部件的制造方法。

    电介质陶瓷组合物及其电子元件

    公开(公告)号:CN1102918C

    公开(公告)日:2003-03-12

    申请号:CN99119110.2

    申请日:1999-07-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4/1227

    Abstract: 提供一种电介质陶瓷组合物,其介电常数高,容量温度特性满足EIA标准的X8R特性(-55~150℃、ΔC=±15%以内),而且可以在还原性气氛中烧结,并且在直流电场中的容量随时间的变化小,还可以延长绝缘电阻的寿命。而且,提供使用该电介质陶瓷组合物的层叠陶瓷电容器等的电子部件。该电介质陶瓷组合物至少包括:作为主成分的BaTiO3,包含选自MgO、CaO、BaO、SrO和Cr2O3中的至少一种的第一副成分,表示为(Ba,Ca)xSiO2+x(x=0.8~1.2)的第二副成分,包含选自V2O5、MoO3、WO3中的至少一种的第三副成分,包含R1的氧化物(R1是选自Sc、Er、Tm、Yb和Lu中的至少一种)的第四副成分,其中,以主成分BaTiO3为100摩尔时,各副成分的比例是,第一副成分:0.1~3摩尔,第二副成分:2~10摩尔,第三副成分:0.01~0.5摩尔,第四副成分:0.5~7摩尔(但第四副成分的摩尔数是R1单独的比例)。

    线圈部件
    1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816277B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510994091.X

    申请日:2015-12-25

    Abstract: 一种由线圈、以及覆盖线圈的含有金属磁性粉的树脂构成的线圈部件。金属磁性粉包含D50不同的至少2种金属磁性粉。2种金属磁性粉中,将D50大的金属磁性粉作为大径粉,将D50小的金属磁性粉作为小径粉。大径粉由铁或者铁基合金构成。小径粉由Ni‑Fe合金构成。小径粉的D50为0.5~1.5μm。大径粉以及小径粉具有绝缘涂层。

    层叠线圈部件
    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390247A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510536239.5

    申请日:2015-08-27

    Abstract: 层叠线圈部件(1)具备:素体(2),具有端面(2a、2b)和沿端面(2a、2b)的相对方向延伸的侧面(2d、2c、2e、2f);线圈(20),配置于素体(2)内并且通过多个内部导体(21~24)互相连接而构成;外部电极(4、5),分别配置于素体(2)的端面(2a、2b)侧的端部,并且经由引出导体(25、26)而连接于线圈(20)的端部(E1、E2);外部电极(4、5)分别具有端面(2a、2b)上的第一电极部分(4a、5a)、侧面(2d)上的第二电极部分(4b、5b)和侧面(2c)上的第三电极部分和(4c、5c),引出导体(25、26)露出于侧面(2c)并且在侧面(2c)与第三电极部分(4c、5c)连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