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酶解木质素纳米化及其改性沥青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26136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314746.9

    申请日:2023-03-28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酶解木质素纳米化及其改性制备方法,属于道路材料技术领域,解决目前酶解木质素分子量大、反应活性低以及木质素与沥青相容性差、在工业化生产或储存稳定性差、易团聚等问题。本发明首先将一定量的酶解木质素经过氢氧化钠溶液和催化剂进行精炼和降解;将降解的酶解木质素溶于乙二醇溶液,调节pH值为2,经滤纸过滤真空干燥后制得纳米酶解木质素粉末;将粉末投入装有沥青烧杯置于高速剪切机进行高速剪切,制备纳米酶解木质素改性沥青;最后对改性沥青进行各项性能测试,并采用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和凝胶渗透色谱表征纳米酶解木质素在沥青中的分散性效果、分子量大小及其分布特征,确定纳米酶解木质素最佳掺量及其改性沥青制备工艺。

    一种用于乳化沥青自修复的微胶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72712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32639.1

    申请日:2023-0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乳化沥青自修复的微胶囊制备方法,属于乳化沥青自修复技术领域,解决目前原位聚合法制备液体芯材微胶囊时芯材乳液与壁材预聚体溶液混合过程容易出现团聚现象,导致微胶囊制备失败及普通乳化沥青抗裂及自修复能力差的问题。首先制备芯材乳液和三聚氰胺甲醛预聚体溶液,将预聚体溶液加入芯材乳液中,加入分散剂提高溶液分散程度,对混合溶液进行搅拌酸化和洗涤干燥处理来制备微胶囊,试验观察微胶囊成型情况来调整制备参数;然后将微胶囊按比例与普通乳化沥青常温拌和,评价微胶囊对乳化沥青路用性能影响,优化微胶囊掺加比例。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实现普通乳化沥青低温开裂微裂缝的自我修复,延长乳化沥青冷再生路面的使用寿命。

    一种二氧化钛金属有机骨架正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059855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310218391.3

    申请日:2023-03-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二氧化钛金属有机骨架(MIL‑101(Cr)/TiO2)正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新材料技术领域,解决目前双层排水降噪沥青混凝土路面自净化径流污染的研究瓶颈及现有方法难以解决沥青路面自净化效果差的问题。本发明基于对高性能催化功能材料MIL‑101(Cr)/TiO2的表征和光催化性能的分析,设计一种将MIL‑101(Cr)/TiO2覆盖于双层排水降噪沥青路面表面形成厚度5‑25mm的薄罩面层形成地表水正渗透膜,这是一个低污染、结垢可逆膜,可以帮助路面自动排水,保证路面排出的水径流中的污染物可以在流动过程中分解,并且通过增大地表水流速、改变地表水流型如湍流等水动力条件可以缓解正渗透膜结垢现象,实现了沥青路面自净化,从而达到双层排水降噪沥青路面自净化的效果。

    一种基于稳定同位素扩散行为的沥青黏附性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66015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913293.7

    申请日:2022-07-29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稳定同位素扩散行为的沥青黏附性评价方法,属于沥青路面材料评价技术领域,解决目前沥青黏附性评价试验中不直观、误差大、试验复杂、设备昂贵、操作繁琐的问题。本发明首先将沥青均匀涂在玻璃片表面形成均匀薄膜,再将附有沥青薄膜的玻璃片置于氧‑18水中浸泡;然后在不同浸泡时间节点取出玻璃片,擦拭沥青薄膜表面水分至表干状态,放置干燥器内干燥完全后将其送至稳定同位素比例质谱仪中进行测试;最后利用质谱仪测试不同浸泡时间节点沥青膜中氧‑18浓度,基于Langmuir扩散模型对沥青膜中水分扩散进行函数拟合,评价沥青膜的黏附性及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本发明提供的沥青黏附性评价方法可揭示沥青薄膜水损害过程,准确评价沥青黏附性。

    一种森林植被燃烧灰分含量测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60707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737629.9

    申请日:2022-06-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森林植被燃烧灰分含量的测定方法,属于火灾预防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目前无法对森林火灾发生后植被燃烧灰分进行准确、及时和有效分析的问题。本发明首先采集森林典型植被的枝与叶,然后将枝叶充分燃烧后的灰分放入激光诱导光谱穿透的装置系统中,然后记录灰分的主要元素在特定谱线位置对应的光谱强度,并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模型并对植被燃烧灰分进行定量分析。本发明首先分析了森林火灾后典型植被燃烧灰分中各元素的含量,然后从燃烧灰分层面研究森林不同植被的燃烧特性并确定防火指标,通过森林管理信息系统对森林火灾进行及时的火场定位与监测,为森林火灾扑救指挥部提供信息技术支持,对森林火灾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基于炭黑和碳纤维的导电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77856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189080.4

    申请日:2022-02-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炭黑和碳纤维的导电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方法,属于沥青混合料领域,该方法解决目前导电沥青混合料设计困难、设计过程中难以综合评判沥青混合料导电性和路用性能,实际设计过程过于复杂等问题。首先在沥青中加入不同掺量的导电炭黑,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炭黑的均匀分布情况,测量电阻率从而得到电阻率与导电炭黑掺量的曲线,根据不同掺量沥青的三大指标综合评判确定导电炭黑的最佳掺量;然后在集料中加入不同掺量的碳纤维,与炭黑改性沥青搅拌,用CT扫描技术观察碳纤维的均匀分布情况,并测得混合料电阻率与碳纤维掺量的曲线;最后综合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等路用性能的影响,进一步优化导电混合料设计方法。

    一种火灾工况下沥青路面热分解机理研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87634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0972268.X

    申请日:2018-08-22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火灾工况下沥青路面热分解机理研究方法,属于属于路面技术领域,解决目前研究方法存在测试参数单一、加热方式与实际火灾工况不符、难以全面、客观研究火灾工况下沥青路面热分解机理的问题。本发明首先制备沥青混合料试件,记录样品质量,采用锡箔包裹试样底部和四周侧面;然后,设定相应的热辐射强度,模拟不同火灾规模下沥青路面热分解行为,点燃试件,采集热分解参数;最后,火焰完全熄灭,关掉量热仪排风管和锥形加热器,明确沥青混合料热分解过程中的质量变化、吸放热特性、挥发物析出过程、挥发物成分及含量、烟气毒性,分析残留物形貌、元素组成,揭示沥青混合料热分解机理,为研发阻燃剂和提高火灾时沥青路面安全性提供依据。

    隧道火灾工况下沥青路面燃烧析出烟尘成分鉴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42573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0991495.7

    申请日:2018-08-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0/02 G01N30/06 G01N2030/062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隧道火灾工况下沥青路面燃烧析出烟尘成分鉴别方法,属于路面火灾安全技术领域,解决目前无法鉴别沥青路面燃烧烟尘的成分、固相微萃取技术难以萃取大分子烟尘、没有分析汽油和柴油助燃情况下沥青燃烧烟尘成分差异的问题。本发明首先预制隧道模型,在顶部和侧面设置活动窗口,插入防火板,收集烟尘;在隧道底部铺筑厚度为4cm的沥青混合料,在隧道模型入口处沥青混合料表面洒倒燃烧助剂,点燃助剂,待燃烧完全熄灭后,慢慢拆卸防火板,萃取防火板上烟尘,分离出烟尘和溶剂;取底部烟尘层5ml进行气相色谱‑质谱试验,确定隧道不同部位烟尘中主要成分和含量,比较汽油和柴油燃烧产生烟尘成分,为采取相应抑烟措施,减少烟尘析出提供科学依据。

    采用多孔陶粒负载纳米复合阻燃剂及包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81625A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810963677.3

    申请日:2018-08-20

    Abstract: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多孔陶粒负载纳米复合阻燃剂和包覆方法,属于沥青路面火灾安全技术领域,解决目前沥青路面阻燃剂直接掺加、掺量较少、成分单一、易团聚、释放快、阻燃和抑烟效果差的问题。本发明首先将多孔陶粒清洗干净、干燥,将多孔陶粒加入TiCl4溶液中水浴完全蒸发、干燥,再用NaOH溶液清洗陶粒至中性;然后,把处理过的多孔陶粒浸渍在含有纳米复合阻燃剂离子的盐溶液中,搅拌混合均匀;然后,加入氨水,室温下继续搅拌均匀,在液相中纳米复合阻燃剂沉积在多孔陶粒孔内和表面上,马弗炉中煅烧;最后,采用环氧树脂均匀包覆负载纳米复合阻燃剂粒子多孔陶粒,形成包覆层,间接提高阻燃剂掺量,减少团聚,延缓释放速率,提高阻燃、抑烟效果。

    一种沥青路面微生物老化机理的研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18403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912937.4

    申请日:2018-08-06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沥青路面微生物老化机理的研究方法,属于沥青老化技术领域,解决目前林间与景区道路、隧道、农村公路的沥青路面微生物老化机理不明确、难以为采取抗老化措施提供理论基础的问题。本发明将筛选出的代表性菌种分别培养得到细菌发酵液,在沥青膜上滴上一定量的微生物发酵液,然后在室内模拟实际道路运营过程中阴暗、多湿、污染的微生物生长环境,定时取沥青样品,采用扫描电镜和原子力显微镜进行观察和检测;根据不同菌种微生物经过不同降解时间后沥青各组分的含量变化及微观结构变化,揭示不同菌种微生物对沥青路面的老化机理。本发明对提高山区、林区、隧道、乡村等阴暗、多湿、污染路段上沥青路面的耐久性具有重要作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