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评价沥青阻燃效果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93079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310262923.X

    申请日:2013-06-28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评价沥青阻燃效果的方法,属于沥青路面技术领域,是一种解决目前阻燃剂对沥青阻燃性能的评价方法难以准确定量化的问题。本发明基于热重-差热同步试验与热分析动力学理论公式计算相结合,定量地评价阻燃剂对沥青的阻燃效果。首先,采用热重-差热分析仪对沥青和制备的阻燃沥青分别进行测试,获取TG、DTG、DTA和成炭率等试验数据;然后,依据热分析动力学理论公式,作ln[g(α)/T2]对1/T的曲线,经最小二乘法线性拟和,确定沥青材料热分解过程的反应机理函数g(α);其次,作ln[g(α)/T2]对1/T的直线,通过斜率和截距求得动力学参数活化能E和频率因子A;最后,比较沥青和制备的阻燃沥青的E和A的大小,从而全面、准确地评价不同类型和掺量的阻燃剂对沥青的阻燃效果。

    一种竹木材料拉伸性能测试试件

    公开(公告)号:CN101979991A

    公开(公告)日:2011-02-23

    申请号:CN201010282501.5

    申请日:2010-09-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竹木材料拉伸性能测试试件,由竹木材料(1)、纤维布(2)和金属片(3)三部分通过树脂胶粘贴组成,其特征在于以阶梯形粘贴的纤维布(2)和金属片(3)实现试件两端截面应力的逐渐平稳变化,在竹木材料(1)的两端加强段,一层以上不同长度的纤维布(2)层叠粘贴成阶梯形,金属片(3)粘贴于最外层,避免了试件夹持部分与中部试验段的截面突变引起的应力集中导致的非正常破坏。本发明解决了竹木材料拉伸试件破坏易发生在中部试验段以外的非正常破坏等技术问题,可顺利完成竹材、木材及各类人造板材等竹木材料拉伸性能的测试,其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并大大地增加了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双层翼缘板箱型混凝土结构施工挂篮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83985B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1911333214.X

    申请日:2019-12-20

    Abstract: 双层翼缘板箱型混凝土结构施工挂篮及其施工方法,主桁系统通过锚固系统与已浇箱梁固定,走行系统由前滑动块、后滑动块、拼装式轨道、第一千斤顶、第二千斤顶、拉杆和活动锚块组成,模板系统由芯模、侧模、下翼缘板模和底模拼装组成,通过前移拼装式轨道、安装活动锚块、固定拉杆、启动第一千斤顶、第一千斤顶回油复位、启动第二千斤顶、第二千斤顶回油复位、交替张拉顶推完成双层翼缘板箱型混凝土结构施工挂篮的连续前移,本发明针对双层翼缘板连续箱型混凝土桥设计了一种特制施工挂篮,优化了挂篮的模板系统和走行系统,拼装式轨道施工快捷方便,活动锚块可重复利用,千斤顶交替张拉,可以实现施工挂篮的连续行进,节省了工期。

    一种空心梁体预应力混合抗弯加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64376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010226885.2

    申请日:2020-03-16

    Abstract: 一种空心梁体预应力混合抗弯加固方法,在空心梁体的两端自外向内沿着斜向开设一对以上穿筋孔道,并在空心梁体的底部位于穿筋孔道的外口的内边缘或外边缘设置一对以上锚固块,通过竖向作业孔道及穿筋孔道向空心梁体的空腔内穿入非预应力筋和柔性预应力筋,柔性预应力筋经对称张拉后两端以固定锚具固定于锚固块的外端侧面,通过注浆孔在空心梁体的空腔内浇筑填充物,完成对空心梁体的抗弯加固。本发明加固部分主要位于空心梁体的空腔内,基本不影响外观,快速高效,工期短,操作简单,不降低现有桥梁净空,不影响桥上交通,承载力和刚度的提高效果都明显。

    一种空心板桥梁弯剪混合加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64375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010226884.8

    申请日:2020-03-16

    Abstract: 一种空心板桥梁弯剪混合加固方法,通过在空心板桥梁的空腔内设置纵向钢筋,向空腔内浇筑填充物,在空心板桥梁的底部自下而上钻孔植入一列以上抗剪钢筋,完成对空心板桥梁的弯剪混合加固。填充物通过抗剪钢筋及连接键与既有梁体连接成整体,纵向钢筋与填充物共同作用,实现对空心板桥梁的抗弯加固,抗剪钢筋与填充物共同作用,实现对空心板桥梁的抗剪加固,本方法能够在不影响交通的情况下实现,结构简单易懂,施工效率高,不改变既有桥梁外观,空心板桥梁的抗弯、抗剪承载力同时得到提高且提高效果显著。

    一种快速预应力加固桥梁梁体结构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12977B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1811048003.7

    申请日:2018-09-04

    Abstract: 工艺简单、快速,能够满足快速预应力加固桥梁一种快速预应力加固桥梁梁体结构,其特征 梁体结构的要求。在于桥梁梁体(100)底部固定布置至少一对锚固装置(1),一根以上金属复合筋(2)平行于桥梁梁体(100)的轴线方向穿过锚固装置(1)的销孔(2)施加预应力,细格网(3)挂设于金属复合筋(2)的底部,垂直于桥梁梁体(100)的底面离散植入锚固若干垂直的金属健(4),外防护层(5)通过喷射、涂抹或浇筑的方式覆盖金属复合筋(2)、细格网(3)和金属健(4),并与桥梁梁体(100)共同(103),通过旋拧螺帽(201)的方式对金属复合筋

    一种沥青再生剂空间分布均匀性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69245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210676813.7

    申请日:2022-06-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沥青再生剂空间分布均匀性评价方法,属于道路工程再生领域;所述检验方法利用绝缘油电阻率测试仪对再生沥青胶结料试样进行测试,将同一批次剪切好的再生沥青胶结料均匀分成若干份,测量不同样品的绝缘电阻率,利用同一批次再生沥青胶结料不同区域的绝缘电阻率变异系数来评价整个再生沥青胶结料的均匀性。本发明能够比较准确地确定沥青再生剂空间分布均匀性,解决了无法准确判定再生沥青胶结料是否均匀的问题,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操作简便,成本较低,普适性更强,也可为后续对再生沥青胶结料技术性能试验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种钢筋网片加固桥梁水下墩柱结构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97396B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1811007096.9

    申请日:2018-08-28

    Abstract: 一种钢筋网片加固桥梁水下墩柱结构及施工方法,根据待加固结构轮廓外径预制成形状、规格完全相同的两个半环形钢筋网片,销栓筋穿过钢筋网片的弯钩,并承插在待加固结构的承台锚接孔内,使得两片钢筋网片能够沿待加固结构外轮廓围成闭合的钢筋笼,柔性塑形膜沿着钢筋笼外侧的定位件包裹,钢丝网缠绕在柔性塑形膜的外侧,在柔性塑形膜与待加固结构外表面之间的空腔的底端环向一周设置封闭条,在柔性塑形膜与待加固结构外表面之间的空腔内灌注加固材料,包裹钢筋笼。本发明工艺简单,二次灌注,加固质量好,无需模板,降低了水下的劳动强度,在不排水的情况下进行加固,减小了对航道的影响,工期短,在提高结构的耐久性同时提高了经济效益。

    一种采用H型钢加强UHPC-NC界面粘结的结构及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22229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1911238134.6

    申请日:2019-12-0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结构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H型钢加强UHPC‑NC界面粘结的结构及制作方法。由下部20cm~30cmUHPC(1)、上部NC(2)和两块开孔H型钢(3)组成。UHPC‑NC叠合梁内部设置两排开孔H型钢(3),开孔H型钢(3)的开孔位置在腹板上,开孔孔径为腹板高度的一半,两排开孔H型钢(3)横向轴线距离为梁宽度的1/3~1/2,各处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小于5cm。本发明通过在UHPC‑NC连接界面之间使用开孔H型钢(3)进行连接,在UHPC‑NC界面形成了混凝土榫,提高了UHPC‑NC界面的粘结强度,有利于UHPC‑NC叠合梁两种材料的协同工作,充分发挥UHPC‑NC叠合梁的优良特性。

    一种采用工字钢加强UHPC-NC界面粘结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21786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1911238133.1

    申请日:2019-12-0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结构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工字钢加强UHPC‑NC界面粘结的结构及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优质高强度低合金轻型钢材原材料轧制成工字钢(1)。在浇筑UHPC‑NC叠合梁时,先浇筑20cm~30cm厚的UHPC(2),倒入一半UHPC(2)抹平后将工字钢有翼缘一边水平地放在UHPC(2)上,工字钢(1)截面宽度为叠合梁宽度的1/3~1/2,然后倒入剩下部分的UHPC(2)完成UHPC(2)的浇筑,待UHPC(2)完全凝固后再浇筑上部的NC(3)形成叠合梁,最后进行UHPC‑NC叠合梁的养护。本发明通过浇筑两种不同材料混凝土内放入工字钢(1)的方法,提高了UHPC‑NC界面的粘结强度,有利于UHPC‑NC叠合梁两种材料的协同工作,充分发挥UHPC‑NC叠合梁的优良特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