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331624A
公开(公告)日:2002-01-16
申请号:CN99814832.6
申请日:1999-10-2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B29C41/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5D1/60 , B05B7/0012 , B05B13/0207 , B05B13/0228 , B05B17/0623 , B05B17/063 , B29C41/26 , G11B5/73 , H01G4/18
Abstract: 用双流体喷嘴以雾状向加热体喷出液体状态的树脂材料,或者把气体与液体状态的树脂材料相混合,以雾状向置于减压下的加热体喷出,由此将树脂材料附着在加热体上,并在加热体上进行蒸发。将蒸发的树脂材料附着在支持体的表面上,得到树脂薄膜。因此,用简单的手段,能在低成本下实现具有均匀厚度的树脂薄膜的稳定化。通过本发明所得到的树脂薄膜可以广泛用于以往树脂薄膜的用途,例如磁带等的磁记录媒体、包装用材料、电子部件等方面。
-
公开(公告)号:CN1251142A
公开(公告)日:2000-04-19
申请号:CN98803514.6
申请日:1998-03-1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C23C14/04 , C23C14/02 , H01G4/015 , B32B15/08 , B05B1/00 , H01L21/31 , H01L21/203 , H01L21/285 , B05D1/02 , H01C17/06 , H01F41/04 , H05K3/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1/32051 , C23C14/04 , H01L21/283 , H05K3/0079 , H05K3/048 , H05K3/1241 , H05K3/146
Abstract: 一种形成薄膜的方法,在该方法中,在真空中在支撑体上形成金属等的薄膜时,在薄膜的形成之前,从喷嘴孔作为蒸汽流在薄膜上施加形成图形用的构图材料并在支撑体上附着了该液化物之后形成薄膜,这样来施加构图材料,使得从多个喷嘴孔施加的构图材料在支撑体上进行一体化。可形成即使图形宽度变宽、在图形端部处的模糊程度也小的图形。
-
公开(公告)号:CN1224074A
公开(公告)日:1999-07-28
申请号:CN98126282.1
申请日:1998-12-2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C23C14/22
Abstract: 一种在支持体上叠层金属薄膜和绝缘性薄膜制造电子元件的方法,在叠层开始前将分离剂供给支持体。或者在叠层工序的中途在叠层体的表面上施加分离剂后,再继续叠层。将叠层体从支持体分离时,或者将叠层体在叠层方向多个分割时,防止产生叠层体的裂纹,提高电子元件的成器率和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098223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424822.7
申请日:2007-11-13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 H01G11/26 , H01G11/28 , H01G11/32 , H01G11/50 , H01M4/133 , H01M4/134 , H01M4/1393 , H01M4/1395 , H01M4/38 , H01M4/382 , H01M4/386 , H01M4/387 , H01M4/483 , H01M4/587 , H01M4/64 , H01M4/70 , H01M12/005 , H01M2004/021 , H01M2010/4292 , Y02E60/13 , Y02T10/7011 , Y02T10/7022 , H01M10/05 , H01G11/30 , H01G11/70 , H01M4/48 , H01M4/58 , H01M4/6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使用非碳材料作为负极活性物质,也能够高速充放电,具有高输出、高容量以及优异的反复充放电寿命特性的蓄电装置。具体来说,本发明涉及一种蓄电装置,其包括正极集电体、配置于正极集电体上并且含有至少能够可逆地吸附和解吸阴离子的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负极集电体、和配置于负极集电体上并且实质上由能够可逆地吸藏和放出锂离子的负极活性物质形成的负极、以及包括支持盐和溶解该支持盐的非水溶剂的电解液,其中上述负极活性物质选自硅、含硅的合金、硅化合物、锡、含锡的合金以及锡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上述负极是厚度为10μm以下的薄膜。
-
公开(公告)号:CN102725436B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180007045.6
申请日:2011-01-2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14/30 , C23C14/541 , C23C14/562 , C23C14/564 , C23C16/466 , C23C16/545
Abstract: 成膜装置(20A)的输送系统(50A)包括具有将冷却气体向基板(21)供给的功能的吹风辊(6)。吹风辊具有第一壳体(11)和内块(12)。第一壳体(11)具有作为气体的供给路径的多个第一贯通孔(13),能与基板(21)同步地旋转。内块(12)配置在第一壳体(11)的内部。由内块(12)在第一壳体(11)的内部规定歧管(14)。歧管(14)形成为在接触角的范围内向多个第一贯通孔(13)导引气体。在第一壳体(11)的内部,还形成有在接触角的范围外与多个第一贯通孔(13)相对向的间隙部(15)。在径向上,歧管(14)具有相对较大的尺寸,间隙部(15)具有相对较小的尺寸。
-
公开(公告)号:CN103380231A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1280009593.7
申请日:2012-04-2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C23C14/5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16/458 , B65G13/00 , C23C14/50 , C23C14/541 , C23C14/562 , C23C16/4581 , C23C16/463 , C23C16/466 , C23C16/545
Abstract: 基板输送辊6A构成为在真空中输送基板,具有第1壳体11、内块12以及轴10。第1壳体11具有用于支撑基板的圆筒形的外周面,能与基板同步地旋转。内块12配置在第1壳体11的内部,被禁止与基板同步地旋转。轴10贯通并且支撑内块12。在第1壳体11的内周面与内块12之间形成有间隙部15。在间隙部15,从内块12向第1壳体11的所述内周面导入气体。
-
公开(公告)号:CN103080366A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280002579.4
申请日:2012-06-2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C23C14/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4 , C23C14/24 , C23C14/243 , C23C14/562
Abstract: 一种加热装置,其具备:应在真空中被加热的被加热体;构成为能够从被加热体分离、并且在自身与被加热体之间形成有间隙的加热体;和用于向间隙导入传热气体的气体导入路径。被加热体通过传热气体由加热体加热。加热装置的例子是蒸着装置(30)。被加热体的例子是保持蒸镀材料,并且具有供蒸发了的蒸镀材料通过的开口部的贮藏容器(9)。加热体的例子是可拆装地收纳贮藏容器(9)、并且为了对贮藏容器(9)内的蒸镀材料进行加热而具有加热器(20)的加热容器(10)。气体导入路径的例子是气体导入管(11)。
-
公开(公告)号:CN102016103B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0980105248.1
申请日:2009-02-1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14/562 , C23C14/042 , C23C14/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薄膜形成方法,该方法是通过在真空中将从成膜源(27)飞来的粒子堆积在衬底(21)上而形成薄膜的方法。具体而言,以由在成膜源(27)与衬底(21)之间设定有运行路径的去路与返路的可动式的环形带(11)限定衬底(21)的表面的成膜区域(DA)的方式在成膜源(27)与衬底(21)之间配置环形带(11)的状态下,将粒子堆积在衬底(21)上。衬底(21)典型地为具有挠性的长条衬底。从卷出辊(23)向卷取辊(26)将粒子堆积在输送中的衬底(21)上。
-
公开(公告)号:CN101542785B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0880000190.X
申请日:2008-01-3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67 , H01M4/0421 , H01M4/131 , H01M4/134 , H01M4/1391 , H01M4/1395 , H01M4/525 , H01M10/0525 , Y10T29/4911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电池用电极,使它在通过使用Si作为主要成分的蒸发原料进行蒸镀来形成负极活性物质膜时,可以提高成膜速率,具有良好的生产率,且保持高水平的充放电容量。本发明的锂电池用电极的制造方法包括:准备以Fe/(Si+Fe)的摩尔比在0.0005以上0.15以下的范围内含有Si和Fe的蒸发原料的工序,以及使所述蒸发原料溶解蒸发而在集电体上直接蒸镀或经由基底层进行蒸镀的工序。本发明的锂电池用电极包含集电体以及在所述集电体上直接层叠或经由基底层层叠的由SiFeyOx形成的负极活性物质膜,其中,0
-
公开(公告)号:CN102522567A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210004138.X
申请日:2007-12-2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4/70 , H01M10/0525 , H01M4/6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70 , H01M4/04 , H01M4/66 , H01M4/662 , H01M10/0525 , Y02E60/122 , Y02P70/54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电体,其具有:有平坦面的基材部;从所述平坦面突出的多个第1突起;和从所述第1突起的顶部突出的多个第2突起,所述第1突起以规则的图案配置于所述基材部上,使其被配置于在所述平坦面内相互平行并且以第1间隔配置的多条第1假想直线与在所述平坦面内与所述第1假想直线垂直并以比所述第1间隔小的第2间隔配置的多条第2假想直线的交点、以及由相邻的两条所述第1假想直线和相邻的两条所述第2假想直线构成的矩形的中心,含有所述第2突起的第1突起的顶部的表面粗糙度Rz2是所述基材部的平坦面的表面粗糙度Rz0的1.3倍以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