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托及其制造方法
    2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608916B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1710431928.9

    申请日:2017-06-09

    Inventor: 孔炳硕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杯托及其制造方法。用于车辆的杯托可以包括:保持件本体,其具有开口的上表面以及形成于其中的接收空间;引导件,其可移动至保持件本体的内部;以及弹性构件,其设置于至少一部分引导件和保持件本体的外圆周表面上。所述弹性构件通过注塑成型而与保持件本体整体形成。

    用于车辆的前围板横杆
    2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937694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297252.5

    申请日:2016-11-15

    Inventor: 孔炳硕 张廷尹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前围板横杆,包括主横杆、副横杆以及中心支撑件,所述主横杆在车辆的横向方向上设置在驾驶员座椅的前方,所述副横杆在车辆的横向方向上设置在副驾驶座椅的前方,所述中心支撑件构造成使主横杆和副横杆彼此联接从而主横杆的直径中心和副横杆的直径中心相对于彼此偏心设置,中心支撑件可以包括:主中心支撑支架,其设置有连接件,副横杆的纵向端部固定至所述连接件;以及副中心支撑支架,其固定至主中心支撑支架并具有插入孔,主横杆的纵向端部穿过所述插入孔而固定至副中心支撑支架。

    用于车辆的前围横杆
    2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172927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1910955059.9

    申请日:2019-10-09

    Inventor: 崔盛植 孔炳硕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前围横杆,其能够容易地确保设置抬头显示装置的空间和风道延伸通过的通道,并显示出改进的自支撑刚度和支撑转向柱的足够刚度。前围横杆包括:沿车身的横向方向设置的主杆;用于支撑硬件的一对第一托架,其耦接到主杆并从主杆向前延伸;用于支撑转向柱的第二托架,其耦接到主杆并从主杆向前延伸,第二托架设置在用于支撑硬件的一对第一托架的下端之间;以及用于加强的第三托架,其设置在用于支撑硬件的一对第一托架与用于支撑转向柱的第二托架之间并连接到一对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

    用于车辆的能折叠桌组件
    2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274592B

    公开(公告)日:2020-05-01

    申请号:CN201511030403.1

    申请日:2015-12-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能折叠桌组件,其包括:基座支架;第一转动臂,第一转动臂的一端与基座支架连接,并且通过第一弹性构件而围绕所述一端弹性地向上转动;第二转动臂,第二转动臂的一端铰接于基座支架、并且根据第一转动臂的转动而转动;以及桌,与第一转动臂的另一端和第二转动臂的另一端连接。桌包括:基座板,铰接于第一转动臂的另一端和第二转动臂的另一端;中间支撑板,与基座板连接,以便当支承构件夹设于中间支撑板与基座板之间时能转动;以及桌板,与中间支撑板连接,以便当滑动构件夹设于桌板与中间支撑板之间时能滑动地移动。

    开放芯部缓冲垫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91343B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510792032.4

    申请日:2015-11-17

    Inventor: 孔炳硕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开放芯部缓冲垫及其制造方法,其包括芯部和表皮,所述表皮邻接所述芯部从而在其之间包括成形空间。通过将泡沫液体注入所述成形空间而发泡形成发泡层。泡沫带避免所述泡沫液体溢出。所述表皮包括本体部分和远端,所述远端从所述本体部分平行于所述芯部延伸。所述芯部包括突出部,所述突出部朝向所述表皮突出并且在所述芯部和所述远端接触的位置处形成。

    双性内部面板的注入装置
    2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723502B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410264334.X

    申请日:2014-06-13

    Inventor: 孔炳硕

    Abstract: 一种双性内部面板的注入装置,可以包括:皮肤,该皮肤包括表面部分以及从表面部分的末端延伸的折叠部分;上模具,皮肤位于该上模具下面;以及下模具,其在上模具下方向上或向下滑动。当下模具升高时,下模具对应于折叠部分的部分可以与上表面不直接地接触而折叠部分位于其间,而下模具对应于表面部分的部分可以在下模具和表面部分之间形成空间,第一树脂待注入该空间。

    用于制造防震垫的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19312A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210425450.6

    申请日:2012-10-30

    Inventor: 孔炳硕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制造防震垫的装置和方法。其中,用于通过在基部和表皮之间喷注泡沫液并使该泡沫液进行泡沫模塑来制造具有泡沫层的防震垫的装置,可以包括: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其通过将熔融树脂喷注到在闭模状态下形成的基部形成空间内而对基部进行模塑;以及真空模具,其用于对所述表皮进行真空模塑;其中当形成后的表皮可以附接的所述真空模具可以与所述第一模具形成闭模时,在所述第一模具的基部和所述表皮之间可以形成泡沫空间,并且在所述第一模具中可以设置用于将熔融树脂喷注到所述基部形成空间内的喷注通道以及用于将泡沫液喷注到所述泡沫空间内的泡沫液喷注通道,从而将所述第一模具可以和所述真空模具一起用作泡沫模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