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253351A
公开(公告)日:2014-12-31
申请号:CN201310627972.9
申请日:2013-11-29
Applicant: SMK株式会社
Inventor: 浅井清
IPC: H01R13/652 , H01R13/502 , H01R13/6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658 , H01R12/716 , H01R13/6581
Abstract: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连接器,可实现连接器的薄形化,能够对应多个配线彼此连接,可轻松地实现对外部及内部噪声的屏蔽效果。其中,用于连接器的插孔型连接器包含:插孔型连接器壳体,呈具有宽度方向、纵深方向和厚度方向的板状;复数个接触件,在插孔型连接器壳体的纵深方向的各侧面,沿宽度方向平行配置;及导电性屏蔽构件,具有安装部;且在插孔型连接器壳体,形成有可用于插入复数个接触件及安装部的同一形状的复数个沟槽。
-
公开(公告)号:CN104124568A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310613833.0
申请日:2013-11-27
Applicant: SMK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6205 , H01R11/30 , H01R13/24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生产率高、且能够得到稳定的接合连接状态的磁接合式连接器。磁接合式连接器(2)构成为,在相互接合的一侧连接器本体(3)的接合部具有磁体(11),磁体(11)通过吸附在另一侧连接器本体(4)的接合部配置的对方侧磁性体(41),使两个连接器本体(3、4)接合,并且,在各连接器本体(3、4)的接合部配置的接触端子(5、6)被相互压接,其中,磁体(11)可摆动地被保持在一侧连接器本体(3)上。
-
公开(公告)号:CN102148442B
公开(公告)日:2013-11-06
申请号:CN201010571141.0
申请日:2010-11-23
Applicant: SMK株式会社
Inventor: 浅井清
IPC: H01R13/02 , H01R13/405 , H01R13/46 , H01R13/639 , H01R13/73 , H01R43/00
Abstract: 一种电子零件及电子零件的制造方法,不会增加电子零件的厚度,并能将该电子零件中使用的板状的金属零件可靠地固定。在板状的金属零件即插座外壳(102)、连接器(103)的表面背面的压延面(第一压延面(201)、第二压延面(202))的端部,形成前端较细部(207)。前端较细部(207)分别设于从第一压延面(201)至金属零件的端面(203)处、从第二压延面(202)至端面(203)处,使金属零件的最端部的厚度比金属零件的规定厚度还薄。树脂(151)形成将金属零件的端面(203)侧及前端较细部(207)围起的形状并固化,从而将金属零件从其厚度方向夹住。
-
公开(公告)号:CN103208690A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1210266170.5
申请日:2012-07-30
Applicant: SMK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接型连接器,对于作用于可动接触件的朝与滑动方向不同的方向作用的外力,具有高强度,且可动接触件的加工容易。压接型连接器(1)包括:具有接触件收容部(11)的绝缘性壳体(2);在前后方向可滑动地收容于接触件收容部(11)内的可动接触件(3);以及收容于接触件收容部(11)内并对可动接触件(3)朝从前端面突出的方向施力的推出弹簧(22),可动接触件(3)通过对导电性金属板材进行冲裁、弯折加工而包括彼此相对向的一对平行片部(16、17)、将两平行片部(16、17)的前缘部间连结的接触片部(18),并且一体地包括配置于两平行片部(16、17)间的加强片部(20),加强片部(20)朝向两平行片部(16、17)间方向形成,并以侧缘支承平行片部(16、17)的内侧面。
-
公开(公告)号:CN102412462A
公开(公告)日:2012-04-11
申请号:CN201110151914.4
申请日:2011-05-25
Applicant: SMK株式会社
IPC: H01R13/24
Abstract: 一种弹簧连接器,能使接点的从壳体突出的部分比螺旋弹簧的直径小,且使螺旋弹簧不会从接点弹出。在壳体(24)内可自由进退地设置有被螺旋弹簧(27)施力的接点(26),并且固定地设置有与该接点(26)电连接的电极(25),所述接点(26)是通过对比螺旋弹簧(27)的直径更细宽度的导电性金属板进行弯折而加工成的,在该接点(26)的与其它设备电接触的顶板部(26b)的背面,一体地设置有防止所述螺旋弹簧(27)脱落用的卡定突部(26d)。
-
公开(公告)号:CN101807770A
公开(公告)日:2010-08-18
申请号:CN200910246025.9
申请日:2009-11-20
Applicant: SMK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块插座。保护板(4)从保护底部(41)的一对边立起设置保护侧壁部(42),壳体(2)从矩形底部(21)的一对边立起设置壳体侧壁部(22),组装保护板(4)及壳体(2),制作上部开口的框体结构。在壳体侧壁部(22)的前端侧卡定固定上部壳体板(3),在框体结构内侧方设有与模块相接卡定、接地的模块接点部(34)。同样,在保护板(4)的框体结构内侧方,也设有与模块相接卡定、接地的模块接点部(45)。提供能减小通孔、增大印制配线电路板的设计自由度、减小安装尺寸的模块插座。
-
公开(公告)号:CN101582554A
公开(公告)日:2009-11-18
申请号:CN200810174019.2
申请日:2008-11-12
Applicant: SMK株式会社
Inventor: 浅井清
IPC: H01R33/76 , H01R13/24 , H01R13/648 , H01R13/6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2442 , H01R12/716 , H01R13/658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子器件安装用插座,目的在于使在将插座相对基板进行表面安装时的占有面积更小且安装后的高度更低。在插座壳体的底面上一体具备在其周边缘部留有使上述基板连接端子部露出的端子露出部并使中央部分向下侧突出的底面鼓出部,在该鼓出部的厚度内容纳保持上述接触件的绝缘性的接触件保护板,使保持在该接触件保持板上的接触件的基板连接端子部在上述端子露出部露出,将上述底面鼓出部插入到形成于上述连接基板上的壳体底部嵌合孔内,使上述接触件的基板连接端子部连接在该壳体底部嵌合孔的周边缘部上面所具备的图形端子部上。
-
公开(公告)号:CN101582545A
公开(公告)日:2009-11-18
申请号:CN200810174005.0
申请日:2008-11-11
Applicant: SMK株式会社
Inventor: 浅井清
IPC: H01R13/514 , H01R13/64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24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实现了薄型化的模块插座。本发明的模块插座由周壁部(11b)设置了在模块插入面(11a)及模块插入相对面(11e)上开口的插座外壳(11);插座外壳(11)上支撑了多个接点(12),其一端在内部与摄像头模块CM电连接、另一端形成在外壳(11)外部能够电连接的连接部(12c);插座外壳(11)上设置了与摄像头模块CM电接触后能够接地的由金属板构成的模块固定部件(13);模块固定部件(13)设置了底面板部(14b),使沿周壁部内面设置的屏蔽侧壁部(14a)至少与相对的1对周壁部(11b)卡合,1对周壁部(11b)在模块插入相对面(11e)侧互相连接,与周壁部(11b)形成为一体。
-
公开(公告)号:CN101355219A
公开(公告)日:2009-01-28
申请号:CN200810092163.1
申请日:2008-04-10
Applicant: SMK株式会社
IPC: H01R33/76 , H01R12/24 , H01R13/64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通用性的同时可实现适当的屏蔽处理的连接器。本发明的连接器具备:连接器壳体(11),具有用于与连接对象连接的连接凹部;多个触点(13),作为一端存放在上述连接器壳体(11)的内侧、且另一端配置成从连接器壳体(11)的外侧壁面突出的连接部(15)而形成;从上述连接器壳体(11)的底面侧嵌入的第一屏蔽部件(16);以及从上侧嵌入到上述连接器壳体(11)壁面的第二屏蔽部件(24),上述第一屏蔽部件(16)中的位于上述触点(13)的连接部(15)下方的部分作为屏蔽高度调整部(17)而形成,该屏蔽高度调整部(17)与安装高度一致地切断一部分从而可调整高度。
-
公开(公告)号:CN101047295A
公开(公告)日:2007-10-03
申请号:CN200610128929.8
申请日:2006-09-04
Applicant: SMK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适当改变从基板(30)到摄像模块(20)的距离的连接器。连接器具备容纳摄像模块的第一连接器(1)和实际安装于基板(30)上并可滑动地结合于第一连接器外侧的第二连接器(2),第一连接器(1)具有第一壳体(3)和多个第一触点(4),第二连接器(2)具有可滑动地结合于第一连接器外侧的第二壳体(9)和多个第二触点(10),第一触点(4)具有与摄像模块(20)的连接端子接触的内侧接触部(4d)和露出到第一壳体(3)外侧的外侧接触部(4c),第二触点(10)具有在第一、第二连接器(1)、(2)滑动时与外侧接触部(4c)接触的内侧接触部(10e)和与基板(30)的连接端子连接的连接部(20c)。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