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自主迫降方法
    2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364683A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610818303.3

    申请日:2016-09-13

    Inventor: 郑冬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D45/04 B64C2201/18 B64C2201/185 B64D17/80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无人机自主迫降方法,无人机包括电调模块、主控模块及数据存储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内设有记录处于降落位置时无人机飞行数据的飞行数据库、及记录与所述无人机飞行数据相匹配的着陆模型数据的着陆模型数据库,当无人机检测到故障进入自主迫降模式时,无人机的主控模块将当前飞行数据与飞行数据库中的无人机飞行数据进行匹配,选择与当前飞行数据最接近的无人机飞行数据,并从着陆模型数据库中提取与最接近的无人机飞行数据相匹配的着陆模型数据,电调模块根据所述着陆模型数据进行自主迫降。本发明能实现无人机的自主迫降。同时能防止无人机迫降过程中产生翻转。能保障迫降的安全性。

    一种用于无人直升机的辅助着陆指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84785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496326.7

    申请日:2016-06-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D45/04 B64C2201/024 B64C220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无人直升机的辅助着陆指示方法,其特征是:至少包括着陆靶标指示单元、着陆地标指示单元、着陆地毯显示单元;着陆靶标指示单元是一个三维着陆靶标符号集,用于着陆第一阶段指示着陆位置信息;用于无人机操作人员将无人直升机按照其指示的方位飞行到着陆位置;着陆地标指示单元是一个三维着陆地标符号集,用于着陆第二阶段凸显着陆地点、着陆地点的地形起伏、无人直升机相对于着陆点的高度等信息;着陆地毯显示单元是一张网格地毯,贴附在着陆区域地形表面,用于凸显着陆区域附近地形起伏变化的情况以及着陆点的坡度信息。本发明能直观、清晰的提供无人直升机着陆阶段时着陆信息,保证无人直升机的着陆安全。

    一种无人机安全降落系统及具有该降落系统的无人机

    公开(公告)号:CN105905310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10243908.4

    申请日:2016-04-19

    Inventor: 黄汕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D45/08 B64C2201/18 B64D47/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人机安降落系统,所述安全降落系统包括设置于无人机机体上的主控模块与激光发射装置,所述激光发射装置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所述主控模块用于当无人机在降落点附近上空悬停时向所述激光发射装置发出发射激光控制指令;所述激光发射装置用于当接收到所述发射激光控制指令时发出激光光束,并向所述降落点所在地面投射形成降落区域;所述主控模块还用于发出降落指令,并控制无人机在所述降落区域内降落。利用本发明,无人机在降落之前均可投影出有激光光束形成的、可起到提示警告作用的降落区域,从而使得地面人员看见无人机降落并提醒其远离无人机降落区域,有效地避免了人员伤亡和无人机丢失的情况的出现。

    一种主动式锥形辅助导引卡固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8945509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553131.0

    申请日:2018-05-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F1/02 B64C2201/18

    Abstract: 一种主动式锥形辅助导引卡固机构,它涉及无人机回收领域,它包括复位弹性元件、座环、底座和多个肋板;座环安装在底座上,座环上沿周向布置有多个肋板,肋板转动安装在座环上,座环与底座之间布置有与二者连接的复位弹性元件,初始状态,多个肋板围成一个倒锥形结构,底座上加工有能使无人机底部锥形适配器通过的贯通孔。本发明适用于无人机海上回收,扩大了无人机回收面积,减少了无人机控制精度,提高了回收稳定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