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装置、泵和内燃机
    2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203385A

    公开(公告)日:2011-09-28

    申请号:CN200880131826.4

    申请日:2008-10-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C1/44 F05C2201/021

    Abstract: 一种用于压缩、置换和/或膨胀流体的装置,其具有旋转活塞(4),该旋转活塞在置换腔(3)中可旋转支承地布置在偏心轴(5)上,并且可在垂直于偏心轴的轴线(6)而延伸的旋转平面中旋转,其中置换腔由壳体的内表面(2′)来限定,并且通过旋转活塞和分离器(10)分成两个可变尺寸的分腔,其中分离器具有弓形的外部轮廓(13),并且可旋转地支承在旋转轴线(11,12)上,该旋转轴线与外接于分离器的外部轮廓的圆的中心重合。

    发动机曲轴箱的下壳体
    2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67722C

    公开(公告)日:2009-12-09

    申请号:CN200410048803.0

    申请日:2004-05-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曲轴箱的下壳体,用于防止在铸造用于支承曲轴箱的曲轴箱下壳体时出现铸造缺陷。该发动机包括一对沿着曲轴5延伸且布置在曲轴左右两边的铝制左右侧部件11、12;布置在所述侧部件11、12之间的一个横向延伸的跨接部件13。该跨接部件13包括:布置在侧部件11、12之间的一个铝制跨接部件体14;一个铸铁支撑件17,在该铸铁支撑件17的顶表面16上形成有一个半圆形支撑凹陷15,曲轴5的轴颈4的下半部分即配合安装在该凹陷15中;铸铁支撑件17上除顶表面16之外的部分均形成于跨接部件体14中,利用作为一个插入件的支撑部件17且通过铝铸造的方式将所述侧部件11、12和跨接部件体14形成为一体。切口23形成于支承件17的位于该支承凹陷15的下方的下端部。

    流体机械
    2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39708C

    公开(公告)日:2008-12-03

    申请号:CN200610004337.5

    申请日:2006-01-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B39/121 F04B27/1081 F05C2201/021

    Abstract: 作为一流体机械的压缩机(4)中容纳有:一外壳(12)、压缩作为工作流体的CO2制冷剂的一压缩单元以及将动力从一旋转轴(30)传送到压缩单元的一驱动单元。外壳(12)的一外套(14)由铁基材料制成,其较大直径汽缸部分(16)和锥形汽缸部分(20)将压缩单元和驱动单元的外圆周表面包围在内。外壳(12)只在较大直径汽缸部分(16)和锥形汽缸部分(20)的外圆周表面上设置由铝基材料制成的一壳体(78)。

    双螺杆压缩机
    2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768205A

    公开(公告)日:2006-05-03

    申请号:CN200480009198.4

    申请日:2004-04-07

    Abstract: 用于将气体(例如空气)供应给耗气装置的双螺杆压缩机,该螺杆压缩机包括两个用于压缩气体的互相作用的转子,以及齿轮装置。齿轮装置包括齿轮箱,该齿轮箱带有两个由第一材料制成的相对的端壁。两个由第二材料制成的齿轮安装在端壁中,其中第二材料具有与第一材料不同的热膨胀系数。为了降低温度对于齿隙的影响,两个齿轮设计为具有一个相同的小于15°的压力角。还描述了一种降低温度对于螺杆压缩机功能的影响的方法。

    发动机曲轴箱的下壳体
    3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573065A

    公开(公告)日:2005-02-02

    申请号:CN200410048803.0

    申请日:2004-05-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曲轴箱的下壳体,用于防止在铸造用于支承曲轴箱的曲轴箱下壳体时出现铸造缺陷。该发动机包括一对沿着曲轴5延伸且布置在曲轴左右两边的铝制左右侧部件11、12;布置在所述侧部件11、12之间的一个横向延伸的跨接部件13。该跨接部件13包括:布置在侧部件11、12之间的一个铝制跨接部件体14;一个铸铁支撑件17,在该铸铁支撑件17的顶表面16上形成有一个半圆形支撑凹陷15,曲轴5的轴颈4的下半部分即配合安装在该凹陷15中;铸铁支撑件17上除顶表面16之外的部分均形成于跨接部件体14中,利用作为一个插入件的支撑部件17且通过铝铸造的方式将所述侧部件11、12和跨接部件体14形成为一体。切口23形成于支承件17的位于该支承凹陷15的下方的下端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