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727992A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0910216305.5
申请日:2009-11-2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套管式低浓铀核燃料组件,由同心的内套管,外套管,内外套管间的多层核燃料套管,与多层核燃料套管上端固连、装于外套管顶部的上部定位齿块,固定在上部定位齿块上端口的上接头;套装在外套管下端口上的下接头,以及置于外套管内与多层核燃料套管下端固连的下部定位齿块所组成;每一层核燃料套管,均为由铝合金的内外包壳,装于该内外包壳间与铝合金包壳形成冶金结合的U3Si2-Al核燃料芯体所组成。优点是:采用共挤压工艺,整体制造,工艺简单;核燃料套管包壳材料为铝合金,与核燃料芯体在使用中具有良好的匹配性;核燃料芯体与内外包壳挤压成外表面带有三条脊肋的燃料套管,使芯体与包壳间形成冶金结合,提高了结构强度与安全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203070781U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1320062657.1
申请日:2013-02-0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7/1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3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十字形控制棒组件,包括控制棒本体,控制棒本体由横截面呈正交垂直连接的四个翼板构成,在控制棒本体的轴线顶部设置有缺口,在控制棒本体顶部安装有中心筒,在中心筒内安装有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位于缺口内。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从堆芯顶部自上而下插入堆芯,可以实现堆芯反应性的控制;通过将翼板底部设置为圆弧结构,即翼板的底面与侧面之间通过平滑的过渡面连接,将其棱边用圆滑的弧面代替,可以有效地减少插入燃料棒时其受到的阻力,达到便于安装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203055470U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320062613.9
申请日:2013-02-0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燃料棒径向定位的带肋包壳管,包括包壳管本体,包壳管本体整体呈圆筒状,其内部为空腔结构,在所述包壳管本体的外部侧壁上至少设置有一条凸出于其外表面的肋条,所述肋条和包壳管本体为一体结构。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小间隙燃料棒间距的径向定位,增强结构稳定性;节省结构材料,提高燃料体积所占份额;促进流体搅混,增强冷却剂的传热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203055469U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320062442.X
申请日:2013-02-0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料棒下端塞,包括塞体B,所述塞体B的下端部相对设置有两个可弯折的固定体。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采用上述下端塞的燃料棒。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克服了现有燃料棒和下端塞在安装过程中会引起棒束栅板变形,难以保证燃料棒垂直度,需要外部结构支持以防止其滑动的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203055471U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320062653.3
申请日:2013-02-0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3/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料棒上端塞,塞体A的上端部开设有矩形槽A,所述塞体A的下端部包括直径从上至下逐渐减小的圆锥台和设置于圆锥台的底面的台阶。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采用上述上端塞的燃料棒。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克服了现有燃料棒和上端塞本身没有为燃料棒的膨胀和伸长提供空间的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202650558U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220350961.1
申请日:2012-07-1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加工的核燃料组件下管座滤板,主要由滤板本体(5)、以及贯穿设置在滤板本体(5)上的滤孔(1)和连接孔(4)构成,所述滤孔(1)由两个长条形槽或至少两个长条形孔呈空间交叉结构形成。本实用新型不仅能获得良好的过滤效果,冷却剂流通面积份额高,结构强度足够,便于安装固定的滤板;而且加工难度低,加工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204130191U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420628880.2
申请日:2014-10-2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7/1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3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核反应堆控制棒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十字形控制棒组件,包括连接柄组件和多个控制棒(3);所述连接柄组件包括中心筒(1)和4个翼板(2),4个翼板(2)垂直于中心筒(1)的径向平面连接在中心筒(1)下端外壁,且相邻两个翼板(2)相互垂直;每个翼板(2)下方安装有一排竖直布置的控制棒(3),控制棒(3)的上端固定在翼板(2)上;所有控制棒(3)呈十字形排列在翼板(2)下,所述中心筒(1)内还安装有缓冲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十字形控制棒组件从堆芯顶部自上而下插入堆芯时,不仅可以实现堆芯反应性的控制,还可以实现控制棒的落棒缓冲,具有结构简单紧凑、控制方便、稳定性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02650557U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220347195.3
申请日:2012-07-1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核燃料组件具有降低勾挂风险的定位格架,包括若干个条带,所述条带互相正交插配构成若干个燃料棒栅元,位于内部和外围的条带分别为内条带和外条带;所述外条带的上下两端均连续设置有向内弯折的导向翼,所述内条带的两端均呈上下突起构成导向翼支撑结构,且导向翼支撑结构顶靠在与其位置相对应的导向翼内侧,并固为一体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外条带拼接位置导向翼高度低于其他位置导向翼,避免该位置导向翼突出;格架外条带互相搭接的位置设置在外围靠近中间的位置,防止角部突出造成勾挂损伤;外条带导向翼与内条带端部支撑结构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强化导向翼抗弯曲能力。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