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424343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211623241.2
申请日:2022-12-1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60W40/112 , G06F30/20 , G06F17/18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电动汽车控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考虑外部干扰下电动汽车横摆稳定学习预测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搭建数据机理混合模型,针对传统二自由度车辆模型误差大的问题,采用机器学习模型对机理模型的误差进行补偿,获得高精度的数据机理混合模型;根据车辆横摆稳定控制器的控制目标,考虑车辆执行机构约束和车辆行驶的安全性约束设计横摆稳定控制器;针对环境中的不确定性,考虑不确定性预测时域内的传播问题,采用概率约束转化为确定性约束的方法,将原来的随机优化问题转化为确定性的非线性规划问题。通过求解非线性规划问题完成横摆稳定控制器设计。本发明保证了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进一步提升电子车身稳定系统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394693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452230.0
申请日:2023-04-2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60G17/018 , B60G17/019 , B60G17/0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目摄像头式混合电磁悬架控制系统,包括行驶信息检测单元、双目摄像头综合评价指标计算单元、双目摄像头式混合电磁悬架控制模式选择单元、双目摄像头式混合电磁悬架执行单元。行驶信息检测单元用于获取室外温度、全馈能控制模式执行时间、半馈能半耗能控制模式执行时间、全耗能控制模式执行时间;双目摄像头综合评价指标计算单元用于计算图像预检测评价因子、原始图像校正评价因子、温度补偿评价因子,从而得到双目摄像头综合评价指标;双目摄像头式混合电磁悬架控制模式选择单元包括全馈能控制模式、半馈能半耗能控制模式、全耗能控制模式;双目摄像头式混合电磁悬架执行单元根据不同控制模式对车辆进行相应规则调整。
-
公开(公告)号:CN109226795B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1811372964.3
申请日:2018-11-1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23B2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频率可调的被动式减振镗杆及调整方法,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刀头连接块、镗杆减振段和镗杆夹持段,其中刀头连接块、镗杆减振段和镗杆夹持段依次采用螺纹连接,所述镗杆减振段包括减振结构、调节齿轮组,其中调节齿轮组与减振结构啮合连接。本发明优点是结构新颖,降低了加工过程中的切削颤振的振幅,增强了减振镗杆对各种镗削参数的适应能力,提高了刀杆的刚度,结构简单,便于维护。
-
公开(公告)号:CN111022021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2010002119.8
申请日:2020-01-0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E21B43/26 , E21B43/267 , E21B43/24 , E21B47/06 , E21B4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对油页岩地层热膨胀特性的油页岩原位加热方法,该方法在压裂时将内部含有氧气载体的多孔陶瓷支撑剂随压裂液一起压入压裂裂缝中,通过对油页岩层进行加热,使氧气载体分解产生氧气与油页岩内部的有机质发生反应,消耗部分有机质,使油页岩层内部的孔隙、裂隙不断增大。该方法解决了现有油页岩地层具有较高的热膨胀特性,在加热过程中易发生热膨胀而堵塞人工压裂裂缝,导致热量传递速率慢,加热效率低,开采周期长,成本高等问题,该方法可适用于不同层位和含油率的油页岩地层,安全可控,对环境无害。
-
公开(公告)号:CN109962013A
公开(公告)日:2019-07-02
申请号:CN201711398784.8
申请日:2017-12-2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IPC: H01L21/28 , H01L21/8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解码大脑活动的针状高密度电极阵列的制备方法,属于高密度电极阵列制备技术领域,首先通过Cadence软件设计需要的电极连线和电极记录位点,采用标准的0.18μm CMOS流片工艺,制备出有高密度电极阵列的硅基片,然后利用碳化硅粉末将基片进行减薄,然后用抛光液对基片进行抛光处理提高基片表面质量,最后通过程序控制扫描振镜的方式来控制飞秒激光的运动轨迹,在基片上图案化切割出具有生物安全性、稳定性并且边缘光滑的针状高密度电极阵列,便于在植入脑内过程中不损伤神经纤维,实现对神经元活动信号高精度的采集。
-
公开(公告)号:CN109908330A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910332223.0
申请日:2019-04-2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干扰素IFNβ在抗犬新孢子虫的医用用途,通过调控宿主免疫水平来清除新孢子虫,显著抑制细胞和宿主中新孢子虫感染量,起到较为有效的治疗效果。本发明为犬新孢子虫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候选药物,能够较好的治疗新孢子虫的感染,为公共卫生和养殖业提供了控制新孢子虫病新的途径,为彻底防控新孢子虫病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9846895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910126871.0
申请日:2019-02-2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A61K31/7032 , A61K35/748 , A61K31/255 , A61P1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红景天苷作为经口给药呋喃肾毒性保护剂的新用途,红景天苷作为一种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的植物提取物,具有用药剂量低,抗氧化效果明显的特点。对于短期或长期接触呋喃的人来说,对主要靶器官,尤其是肾脏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970711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198212.3
申请日:2025-02-2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A61K31/352 , A61P3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桑黄酮在抑制微小隐孢子虫FBA活性药物中的医用用途,提供了桑黄酮在抑制微小隐孢子虫FBA活性药物中的医用用途,公开了桑黄酮能够抑制rC.pFBA活性,破坏子孢子正常形态,降低子孢子糖酵解水平,减轻微小隐孢子虫感染,减轻肠道病理症状包括肠绒毛缩短糜烂,恢复肠道屏障相关蛋白表达量和炎症因子水平,降低卵囊排出量等,可以制成抗微小隐孢子虫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19930844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126015.0
申请日:2025-01-2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C07K19/00 , B82Y35/00 , C12N15/70 , A61K39/385 , A61K39/012 , A61K9/14 , A61P33/02 , A61K39/39 , A61P37/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预防兔斯氏艾美耳球虫病的铁蛋白纳米颗粒疫苗及制备方法,采用铁蛋白纳米颗粒作为疫苗的载体,制备预防斯氏艾美耳球虫病亚单位的疫苗,疫苗的稳定性和免疫原性大幅提高;纳米技术实现疫苗的靶向递送,使疫苗更精准地作用于免疫细胞,提高免疫应答水平,具有成本低、安全性高、具有很好保护效果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840712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344535.9
申请日:2025-03-2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62D5/04 , B62D6/00 , B62D7/14 , B60K7/00 , B62D13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四轮独立驱动与转向电动汽车的转向控制方法及设备,属于汽车转向领域。当故障检测器检测出转向执行器发生故障时,首先量化出此时的故障状态并实时传递给自适应容错控制器,容错控制器根据目前转向执行器的残余状态和车辆的行驶状态计算出所需的附加横摆力矩,进而利用轮毂电机差动驱动和残余转向执行器共同完成车辆转向功能,若转向执行器故障之后导致车辆无法保持在稳定区域内,则转向降级并停车处理。本发明能够针对线控转向系统不同失效类型,利用四轮轮毂电机差动驱动和残余转向执行器完成车辆转向,在保证车辆具备转向功能的同时降低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