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053734A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1280064704.4
申请日:2012-12-20
Applicant: DIC株式会社
IPC: C09J7/02 , C08J9/06 , C09J20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J7/0289 , C08J2205/04 , C08J2323/02 , C09J7/26 , C09J2201/122 , C09J2201/622 , C09J2203/326 , C09J2423/006 , Y10T428/249978
Abstract: 利用使用了下述特定的发泡体基材的粘合带,可以实现对被粘附体的良好的追随性和优异的耐冲击性,所述发泡体基材是发泡体基材中的流动方向(MD)和宽度方向(CD)的平均气泡径为150μm以下、流动方向的平均气泡径/厚度方向(VD)的平均气泡径之比以及宽度方向的平均气泡径/厚度方向的平均气泡径之比为6以下、层间强度为20N/cm以上的发泡体基材。因此,本发明的粘合带可以适宜地应用于大画面化推进、设计性的要求高的智能手机、平板型电脑、笔记本型电脑、游戏机等携带电子机器。
-
公开(公告)号:CN118240490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311671712.1
申请日:2023-12-07
Applicant: DIC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得到层间密合性优异的层叠体和粘合带的层叠体的制造方法、使用了该制造方法的层叠体和粘合带。本发明的层叠体的制造方法中,所述层叠体具有两个以上粘合剂层,其中相邻的两个所述粘合剂层通过下述工序形成:工序1,涂布至少含有粘合树脂A1和交联剂B1的第一涂布液而形成第一粘合剂层;工序2,涂布至少含有粘合树脂A2和交联剂B2的第二涂布液而在所述第一粘合剂层形成后24小时以内形成第二粘合剂层;以及工序3,在所述第一粘合剂层形成后24小时以内将上述第一粘合剂层和上述第二粘合剂层贴合;所述交联剂B1能够与所述粘合树脂A2反应,所述交联剂B2能够与所述粘合树脂A1反应。
-
公开(公告)号:CN117580920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280046180.X
申请日:2022-07-07
Applicant: DIC株式会社
IPC: C09J7/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短时间内加热剥离、能够防止被粘物的热损伤、加热剥离操作容易的粘合带。本发明为一种粘合带,其具有包含发热体和粘接剂的粘接剂层A,所述发热体的体积电阻率为30μΩ·cm以上,通过电阻加热,所述粘接剂层A熔融或软化,从而能够剥离。优选所述粘接剂为压敏粘接剂和热熔粘接剂中的至少任一种的方式、所述发热体选自由镍铬合金、不锈钢、钛、镍银和碳组成的组的方式。
-
公开(公告)号:CN116496747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058972.5
申请日:2023-01-20
Applicant: DIC株式会社
IPC: C09J175/08 , C09J7/10 , C09J7/30 , C09J11/06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兼顾高生物质度和高粘接力的粘合带。本发明提供一种粘合带,其具有粘合剂层,上述粘合剂层的生物质度为50质量%以上,上述粘合剂层包含聚氨酯树脂(A)与交联剂(B)的反应产物,上述聚氨酯树脂(A)至少包含:源自生物质聚醚多元醇的结构单元以及源自芳香族多异氰酸酯的结构单元,上述粘合剂层满足以下条件中的任意一个:(i)凝胶分率为10质量%以上且80质量%以下;以及(ii)应力‑应变曲线中应变量为100%时的应力小于50N/cm2。
-
公开(公告)号:CN115926654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198948.3
申请日:2022-09-29
Applicant: DIC株式会社
IPC: C09J7/29 , C09J7/30 , C09J133/08
Abstract: 提供一种双面粘合带等,其可用于2个以上被粘物的粘接,具有良好的卷取性,并且特别是割裂后再加工性优异,进而高温下剪切保持特性优异。一种双面粘合带,其特征在于,具有:发泡体基材;设置为与所述发泡体基材的一个面直接接触的树脂层(A1);设置于所述树脂层(A1)的与所述发泡体基材相反一侧的粘合剂层(B1);设置为与所述发泡体基材的另一个面直接接触的树脂层(A2);以及设置于所述树脂层(A2)的与所述发泡体基材相反一侧的粘合剂层(B2),所述树脂层(A1)和所述树脂层(A2)分别由包含具有羟基的树脂和与所述羟基反应的化合物的组合物的交联物形成,所述树脂层(A1)和所述树脂层(A2)的拉伸弹性模量分别为50MPa以上且1000MPa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14981378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180008026.9
申请日:2021-01-07
Applicant: DIC株式会社
IPC: C09J11/06 , C09J11/08 , C09J133/04 , C09J7/38
Abstract: 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附着有汗、皮脂等的情况下也能够长期维持优异的粘接力、耐冲击性也优异的粘合带。本发明涉及一种粘合带,其具备含有丙烯酸系粘合剂和中空颗粒或气泡的粘弹性体层,所述丙烯酸系粘合剂包含丙烯酸系共聚物和交联剂,上述丙烯酸系共聚物包含(A)含羧基的单体、(B)含羟基的单体和(C)选自由除了(A)和(B)以外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体和脂环式单体组成的组中的1种或2种以上作为构成成分,上述(C)的单体所具有的平均碳原子数小于4。
-
公开(公告)号:CN110072964A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780077293.5
申请日:2017-12-19
Applicant: DIC株式会社
IPC: C09J175/06 , C08G18/42 , C08G63/127 , C09J11/06 , H01M2/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用包装材料,其具有优异的成型性,在为了密封电池元件而进行的密封剂层彼此的热熔接后,进而在高温高湿下的长期耐久性试验后也无层间的粘接强度的降低,且无层间的浮起等外观不良。一种电池用包装材料用粘接剂、使用该粘接剂的电池用包装材料、电池用容器及电池,所述电池用包装材料用粘接剂是以多元醇组合物(A)与多异氰酸酯组合物(B)为必须成分的电池用包装材料用粘接剂,其中,所述多元醇组合物(A)包含下述聚酯多元醇,所述聚酯多元醇为以多元酸或其衍生物与多元醇为必须原料的聚酯多元醇,所述多元酸或其衍生物原料的全部为具有芳香族环的多元酸或其衍生物,数均分子量为3000~100000的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5246996B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480030434.4
申请日:2014-04-22
Applicant: DIC株式会社
IPC: C09J7/29 , C09J7/26 , C09J20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J7/0289 , C09J7/26 , C09J7/29 , C09J2201/128 , C09J2201/622 , C09J2203/326 , C09J2400/243 , C09J2467/001 , C09J2467/006 , C09J2475/00
Abstract: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双面粘合带,所述双面粘合带在具有适当的耐冲击性的同时,在施加一定的力时能够拆卸,且能够容易地将残留在被粘物表面的胶糊等残留物剥离。本发明为一种双面粘合带,其为在发泡体基材的一个面层叠有树脂膜、且在树脂膜的表面和发泡体基材的另一个面层叠有粘合剂层的双面粘合带,其中,发泡体基材的密度为0.45g/cm3以下、层间强度为10N/cm以上,剥离速度为300mm/min时的180°剥离粘接力为10N/20mm以上,所述180°剥离粘接力的测定条件为:将厚度25μm的粘合剂层形成于厚度25μm的PEG基材而得的成粘合带,在温度23℃、相对湿度65%RH的环境下,通过使用2kg辊进行一次往返而使所形成的粘合带压接于铝板,并在温度23℃和相对湿度50%RH的环境下静置1小时后进行测定。
-
公开(公告)号:CN105829473A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480069214.2
申请日:2014-12-09
Applicant: DIC株式会社
IPC: C09J7/02 , B32B5/18 , B32B27/00 , C09J175/04
Abstract: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双面粘合带,其具有适当的耐冲击性,在施加一定的力时能够适当地拆卸并且能够容易地将残留在被粘物表面的胶糊等除去。本发明为一种双面粘合带,其为在发泡体基材的两面层叠有树脂膜且在上述树脂膜的表面层叠有粘合剂层的双面粘合带,上述发泡体基材的密度为0.45g/cm3以下、层间强度为10N/cm以上,上述粘合剂层在剥离速度为300mm/min时的180°剥离粘接力为10N/20mm以上,所述180°剥离粘接力为:在规定的环境下将在厚度25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基材上设有厚度25μm的粘合剂层的粘合带压接到铝板上后的、剥离速度为300mm/min时的180°剥离粘接力。
-
公开(公告)号:CN104039911B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380004816.5
申请日:2013-04-10
Applicant: DIC株式会社
IPC: C09J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J7/0289 , C09J7/26 , C09J2203/318 , C09J2203/326 , C09J2423/006 , Y10T428/249979
Abstract: 利用下述粘合带,即使为窄幅,也能够在实现对被粘附体的良好的追随性和优异的耐冲击性的基础上,实现适宜的返工适应性。所述粘合带在其发泡体基材的至少一面具有粘合剂层,所述发泡体基材的25%压缩强度为250kPa以上,所述发泡体基材中的流动方向和宽度方向的平均气泡径为150μm以下,流动方向的平均气泡径/厚度方向的平均气泡径之比以及宽度方向的平均气泡径/厚度方向的平均气泡径之比为5以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