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Q学习混合RBF神经网络的轮胎侧偏角计算方法、存储介质、设备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公开(公告)号:CN118965967B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0979243.8

    申请日:2024-07-2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Q学习混合RBF神经网络的轮胎侧偏角计算方法、存储介质、设备及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收集不同转向工况下车辆动态参数、轮胎参数以及轮胎侧偏角,通过Dugoff轮胎逆模型获取轮胎侧偏角的第一分量;构建RBF神经网络,将收集的所有车辆动态参数和轮胎参数作为RBF神经网络的输入,通过强化学习算法训练RBF神经网络;将Q值最大的状态作为RBF神经网络的最优参数,并计算出最优参数下RBF神经网络的权重矩阵;实时采集车辆行驶过程中车辆动态参数,计算轮胎侧偏角的第一分量,并通过最优RBF神经网络预测出轮胎侧偏角的第二分量,将轮胎侧偏角的第一分量与轮胎侧偏角的第二分量之和作为轮胎侧偏角。

    一种适用于含杂质冰层的热融钻具

    公开(公告)号:CN119616372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817767.3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含杂质冰层的热融钻具,属于冰层热融探测技术领域,包括热融钻头、前端爬行机构、科学探测腔、偏转机构、后端爬行机构和末端机构。前端爬行机构带动热融钻头旋转,用于防止杂质颗粒在孔底聚集,提高钻进效率。科学探测腔一端连接前端爬行机构,另一端连接偏转机构,内部搭载相应的科学探测装置,用于取样和数据采集。偏转机构用于热融钻具的各机构之间的偏摆,热融钻具中的后端爬行机构能够让钻具在大块岩石和冰面上爬行,提高钻具的空间自由度。本发明能够实现热融钻进和旋转钻进两种钻进形式,偏转机构和后端爬行机构之间相互配合,满足热融钻具在多种地质条件下钻进,提高钻具灵活性和可靠性,达到大深度探测的目的。

    一种内置可伸缩钻管的热融钻头
    4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61637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817502.3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置可伸缩钻管的热融钻头,属于极地冰下湖热融探测技术领域,该内置可伸缩钻管的热融钻头中的电机顺时针转动,螺母和钻管组件在固定外管的卡槽中直线移动,钻管组件能够顶开密封盖并从热融钻头主体中伸出。螺母从固定外管的卡槽中滑出并进入回转承载平台,螺母和螺杆在螺杆的止旋部约束下固死,钻管组件和螺母一同顺时针旋转,完成取芯任务后,螺杆和钻管组件逆时针旋转,螺母在限位挡块组件的约束下进入固定外管的卡槽中,钻管组件开始收缩,钻管组件收缩完成后,冰芯由钻管组件内部转移至螺杆内部,密封盖随之闭合,能够实现在热融钻探过程中的定点取芯,并将冰芯储存在螺杆中。

    一种检测蠕形螨感染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37666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310233.1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检测蠕形螨感染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及其制备方法,可以快速检测蠕形螨感染,有检测快速、操作简单、不需特定仪器等特点,适合临床中的现场检测及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基于蠕形螨TPI蛋白制备的蠕形螨感染胶体金试纸条具有检测速度快、稳定性高、特异性强、敏感性好、操作简便、检测成本低、无需任何仪器设备、检测样本多样性、不需要专业人员、对操作人员的身体危害及环境污染小等优点。检测结果直观易判读,适于临床现场中快速诊断和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中应用,好的检测方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蠕形螨发生和传播的风险。

    一种电子机械制动器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82483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742977.4

    申请日:2024-06-1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机械制动器,属于车辆制动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电机壳体、电机转子、制动盘和卡钳缸体,所述电机转子转动连接在电机壳体中;所述电机壳体内部前端设有电机抱闸,所述电机转子的转轴前端贯穿电机抱闸连接有摩擦盘,所述电机抱闸包括底座和闸片,所述底座与摩擦盘相对的表面上设有与闸片相匹配的凹槽,闸片滑动连接在凹槽中,闸片与底座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底座中设有若干电磁线圈;所述卡钳缸体连接在电机壳体末端,所述卡钳缸体上滑动连接有卡钳衬块,所述电机转子连接有制动机构用于推动卡钳衬块靠近制动盘;以及其控制方法,本装置在实现制动后能更牢靠的确保电机处于静止状态,提高安全系数,且结构精简。

    单电机集中前驱式纯电汽车整车能量流闭环分析研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88786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153010.2

    申请日:2024-02-0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电机集中前驱式纯电汽车整车能量流闭环分析研究方法,能够优化能量消耗和提升驾驶体验,属于能量流分析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步骤:分析单电机集中前驱式纯电汽车整车架构,分析各系统内部能量流存在形式和流动路径和系统内部各个部件的能量模型;进行能量流试验,通过试验结果将各系统理论分析模型中待定参数确定,得到整车能量流模型和控制策略;基于整车能量流模型,设置循环工况和温度,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本发明旨在提高对整车动态能量流分析精度,将电能、机械能和热能形式在内的耦合起来一同考量。本发明的整车能量流模型是实车的数字化模型,可将实车控制策略标定通过仿真进行,降低时间和经济成本,避免发生人身伤害。

    新能源汽车防碰撞电池的碰撞保护系统及碰撞保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71480B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127742.X

    申请日:2023-02-1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防碰撞电池的碰撞保护系统及碰撞保护方法,该碰撞保护系统,包括:BMS模块、电池矩阵控制单元、碰撞传感器单元、MOSFET,所述BMS模块中的主控模块与电池矩阵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碰撞传感器单元分别与BMS模块中的监控模块、电池矩阵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电池矩阵控制单元通过MOSFET与电池单元连接,所述MOSFET与BMS模块中的监控模块连接。本发明在新能源汽车发生碰撞时,通过电池矩阵控制单元控制MOSFET的通断,以控制电池单元在电池网络中的通断,更好的保护防碰撞电池,避免电池因碰撞发生热失控的风险。

    一种基于漂移平衡的车辆稳定性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13161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564502.6

    申请日:2023-05-1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漂移平衡的车辆稳定性控制方法,在传统车辆稳定性控制方式的基础上加入了基于漂移平衡的稳定性控制方式以提高车辆在极限状态下的稳定性控制效果,具体设定了常规稳定性控制模式、主动漂移稳定性控制模式、被动漂移稳定性控制模式,常规稳定性控制模式下通过线性二自由度模型建立参考值,两种漂移稳定性控制模式下通过非线性二自由度模型来计算参考值,在不同模式下采用不同的参考值计算方式及不同的状态参数选取方式,通过建立漂移条件系数、驾驶员操作系数、环境威胁系数、侧向状态系数来确定各模式的触发和切换方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