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浓淡煤粉燃烧装置的W形火焰炉

    公开(公告)号:CN1333199C

    公开(公告)日:2007-08-22

    申请号:CN200510010015.7

    申请日:2005-05-23

    Abstract: 一种带浓淡煤粉燃烧装置的W形火焰炉,涉及一种燃烧装置。现有的W形火焰炉中存在的燃烧不稳、炉壁结渣和高温腐蚀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浓淡煤粉燃烧装置的W形火焰炉,它包括炉拱(1)、侧墙(2),由炉拱(1)、侧墙(2)围成的炉膛(3)和燃烧器(4),所述燃烧器(4)包括浓煤粉气流火嘴(4-1-1)和淡煤粉气流火嘴(4-2-1),所述浓煤粉气流火嘴(4-1-1)设置在炉拱(1)上且靠近炉膛(3)的中心,淡煤粉气流火嘴(4-2-1)设置在侧墙(2)上。本发明大幅提高了灰的熔化温度,避免了水冷壁结渣,同时它还破坏了形成高温腐蚀的还原性气氛,防止了高温腐蚀。同时,它还可以达到及时着火和稳定燃烧的目的,从而实现有效地防止炉壁结渣、高温腐蚀和低稳定燃烧。

    利用生物质直燃再燃与烟气再循环工艺脱硝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021316A

    公开(公告)日:2007-08-22

    申请号:CN200710071882.0

    申请日:2007-03-14

    Abstract: 利用生物质直燃再燃与烟气再循环工艺脱硝的方法及装置涉及到煤粉锅炉低NOx燃烧工艺及其装置。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煤粉锅炉低NOx燃烧工艺中脱硝率低以及改造、维护成本高、不利于推广等问题。本发明的方法为:煤粉通过煤粉炉的燃烧器进入主燃区燃烧形成含有NOx的烟气;一次风与再循环尾部烟气的混合物将生物质颗粒喷入再燃还原区,使主燃区形成的NOx反应形成N2,同时生物质焦炭与NOx在再燃还原区发生异相还原反应形成N2;从再燃还原区上部喷入燃尽风,使未燃尽的可燃物燃尽。实现该方法的装置包括生物质给料装置、煤粉锅炉以及其之间的连接和再循环引风机。本发明的方法易实现、投资小,适用于新建锅炉和改造在运锅炉,可以广泛推广应用。

    一种防止高温腐蚀的低NOx旋流燃烧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021315A

    公开(公告)日:2007-08-22

    申请号:CN200710071815.9

    申请日:2007-02-28

    Abstract: 一种防止高温腐蚀的低NOx旋流燃烧装置,它涉及一种燃烧装置。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目前采用旋流燃烧器的大型煤粉锅炉在降低NOx排放的同时出现高温腐蚀的问题。本发明侧墙OFA喷口(4)设置在炉膛(1)内的两个侧墙(9)的上部,侧墙OFA喷口(4)下侧中心给粉旋流煤粉燃烧器(2)所在的炉膛(1)区域为主燃烧区(8),侧墙OFA喷口(4)及旋流OFA喷口(5)所在的炉膛(1)区域为燃尽区(6),多个中心给粉旋流煤粉燃烧器(2)分别设置在主燃烧区(8)一侧的前后墙上,旋流OFA喷口(5)设置在燃尽区(6)一侧的前后墙上。本发明煤粉在燃烧时,能够进一步的抑制NOx的生成,对于燃用烟煤的锅炉,NOx的排放量可降低80%以上,同时,可以彻底解决OFA喷口以下区域两侧墙和前后墙水冷壁发生高温腐蚀的问题。

    中心钝体式流态化烟气净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935326A

    公开(公告)日:2007-03-28

    申请号:CN200610010580.8

    申请日:2006-09-20

    Abstract: 中心钝体式流态化烟气净化装置,它涉及一种流态化烟气净化装置。为解决现有技术在反应过程中由于反应塔流动混合组织不好或负荷变化而引起的壁面结垢的问题,本发明进而提出了一种中心钝体式流态化烟气净化装置,它由塔体(1)、雾化喷嘴(2)和中心钝体(3)组成,中心钝体(3)的轴向截面的下端为尖角形状且下部夹角为β,中心钝体(3)设置在塔体入口上方的塔体(1)内,雾化喷嘴(2)设置在中心钝体(3)的上方且中心钝体(3)的上端至雾化喷嘴(2)的距离为L。本发明所述中心钝体(3)具有十分良好的均流和稳流特性,可有效解决稳定流态化、反应塔安全运行、吸收反应高效充分等三方面的问题。

    一种有序液流组式烟气脱硫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382514A

    公开(公告)日:2002-12-04

    申请号:CN01116730.0

    申请日:2001-04-2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有序液流组式烟气脱硫装置,该装置主要由反应器、脱硫介质发生器、液固分离器、氧化槽组成。在介质发生器中制备好的脱硫剂浆液以液流的形式在反应器中流动,烟气垂直或以一定的角度流经有序液流组,并在表面上进行反应以达到脱除烟气中SO2的目的。使用过的脱硫剂经检测后重复使用。本发明脱硫效率高,耗水量低,阻力小,脱硫剂利用率高,占地面积小,也可以用于半干法脱硫的尾部除尘设备,并同时进行脱硫。

    一种浓淡风煤粉燃烧方式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2184A

    公开(公告)日:1998-05-20

    申请号:CN96122581.5

    申请日:1996-11-09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浓淡风煤粉燃烧方式及装置,具体地说,是在煤粉浓缩器之后从该燃烧器的向火侧到背火侧依次布置浓煤粉气流火嘴、淡煤粉气流火嘴和侧二次风喷口,三者的中心线在同一标高上并依次分别形成夹角α和β。一次风流过煤粉浓缩器后形成的浓、淡煤粉气流与侧二次风沿着各自的流道切向喷入炉膛内,由内向外依次形成浓假想切圆、淡假想切圆和侧二次风假想切圆组织燃烧。本发明可同时解决煤粉燃烧的高效、稳性、防止结渣和高温腐蚀以及低NOX排放五方面的问题。

    一种自支撑碳阳极辅助电解水制氢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66969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211326102.3

    申请日:2022-10-27

    Abstract: 一种自支撑碳阳极辅助电解水制氢的方法,它涉及一种碳辅助电解水制氢的实施方法,属于氢能的制取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碳辅助电解制氢体系中,碳颗粒只能通过与阳极发生碰撞,或与其他电荷转移载体反应才能被氧化以及碳颗粒对质子交换膜磨损,导致电解电流小、析氢速率慢,循环稳定性差和无法持久制氢的问题。方法:一、水热碳化;二、压片成型;三、高温碳化;四、碳阳极辅助电解水制氢。本发明自支撑碳阳极辅助电解水制氢的主要优势,即自支撑碳作为阳极可以不间断地发生氧化反应,从而实现连续低能耗制氢。本发明适用于电解水制氢。

    一种促进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27195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098524.4

    申请日:2023-08-29

    Abstract: 一种促进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的方法,属于氢能制取技术领域,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脉冲电源连接质子交换膜电解池并向其供应脉冲电压,施加的电压范围为1.75~3.5V,频率为0.0125~10Hz;步骤二、将电解液去离子水输送到质子交换膜电解池的阳极室,从而引发氧化反应制取氢气。在低频脉冲电位间歇供电的过程中,成功地优化了电极‑溶液界面的反应行为,实现了更高效的氢气析出反应。具体而言,该方法通过在0.1Hz的脉冲频率下耦合50%的脉冲占空比,使电极‑溶液界面处于双电层竞争协调的介尺度状态,优化了电极界面的性能。

    一种脉冲电合成H2O2的方法
    4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293206B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210005352.0

    申请日:2022-0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脉冲电合成H2O2的方法,所述方法以松木或桐木为廉价碳源,通过碳化、CO2干冰球磨等步骤,制备氧掺杂生物炭基电催化剂,将其进一步负载于基底上制成片状电极,在脉冲电位条件下供电,可在电解体系内高效合成H2O2。本发明针对传统恒流/恒压氧气电还原制H2O2技术中,存在的阴极材料成本高、难规模化、恒流/恒压供电条件H2O2产量低等问题,使用廉价的桐木/松木为原料,并采用干冰球磨法实现生物炭基电催化剂中氧的掺杂。在合成H2O2过程中,采用脉冲方式供电,可有效避免H2O2的无效分解路径,提高H2O2的产量,具有材料成本低廉、制备方法简便、H2O2产量高、供电方式易规模化等突出优势。

    一种铁基金属盐熔融渗透制备煤基多孔活性碳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21285B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1810146897.7

    申请日:2018-02-12

    Abstract: 一种铁基金属盐熔融渗透制备煤基多孔活性碳材料的方法,涉及一种多孔活性碳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要解决传统煤基多孔活性碳材料制备方法中,经物理活化得到的多孔活性碳材料孔隙结构不发达和化学活化制备过程中所需活化剂用量大的问题。方法:一、原料细化;二、固相混合;三、熔融渗透;四、高温碳化;五、活化产物清洗;六、干燥。本发明以煤为原料,通过少量铁基金属盐与煤的固相混合及熔融渗透过程,使铁基金属盐均匀地渗透并分布在煤的骨架结构内,经过高温活化过程及含铁物质的去除过程,获得高比表面积煤基多孔活性碳材料。比表面积可达1872m2/g,孔容可达1.04cm3/g。本发明适用于制备多孔活性碳材料。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