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793191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480065468.7
申请日:2014-10-03
Applicant: 得利满技术股份公司
IPC: C01B13/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13/115 , C01B13/11 , C01B2201/22 , C01B2201/32 , C01B2201/76
Abstract: 一种连续臭氧发生器,包括:至少两个电极(1、2),具有设置在电极之间的电介质,所述电极在其间限定放电间隙(4);入口端(E),用于使载有氧气的气体流通直至出口端(S);由至少两个段(1.1a1、...、1.1b2)构成的至少一个电极(1),所述至少两个段沿气体的流动方向前后设置;电极的冷却装置(R);以及电流供给装置(A),用来在电极间建立电压并且在气体流通的间隙中引起放电;电极(1)的段被分成至少两个电气分离的组(1a、1b),并且电流供给装置(A)包括分别与段的每个组(1a、1b)相关联的分开的至少两个供电级(PSU1、PSU2),通过考虑局部臭氧浓度,能量的供应被各级保证,而能量供应优化装置(G1、G2)被提供用来分别控制各供电级(PSU1、PSU2)。
-
公开(公告)号:CN105752936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511011189.5
申请日:2015-12-30
Applicant: 青岛国林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丁香财
IPC: C01B13/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13/11 , C01B2201/12 , C01B2201/7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板式臭氧发生装置。平板式臭氧发生装置包括两个端板、多片密封垫片、多片电极板和两根电极杆;端板上开设有气口和水口,密封垫片的中部为镂空结构,密封垫片上还开设有两个密封孔,电极板的其中一对角部开设有第一通孔,电极板的另一对角部开设有第二通孔;多片密封垫片设置在两个端板之间,相邻两片密封垫片之间设置有电极板,位于奇数位置处的电极板与其中一电极杆电连接,位于偶数位置处的电极板与另一电极杆电连接。实现提高平板式臭氧发生装置的臭氧产量,缩小整体体积并降低制造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3459308B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180070004.1
申请日:2011-04-13
Applicant: 东芝三菱电机产业系统株式会社
IPC: C01B13/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13/11 , C01B2201/12 , C01B2201/64 , C01B2201/66 , C01B2201/76 , C01B2201/9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获得一种谋求无氮添加臭氧产生器单元的小型化的无氮添加臭氧产生单元,该无氮添加臭氧产生器单元附带具有用于输出高纯度、高浓度的臭氧气体的多个机构的功能。而且,在本发明中,气体配管集成模块(30)具有多个内部配管路线(R30a~R30f),通过将上述多个内部配管路线与向放电面涂敷有用于生成臭氧的光催化剂物质的无氮添加臭氧产生器(1)、控制机构(MFC(3)、气体过滤器(51)及APC(4))、原料气体供给口(14)、臭氧气体输出口(15)连结起来,形成从原料气体供给口经由APC而到达无氮添加臭氧气体产生器的原料气体输入配管路线及从无氮添加臭氧产生器经由气体过滤器、MFC而到达臭氧气体输出口的臭氧气体输出配管路线实现一体化的单元。
-
公开(公告)号:CN103130190B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310097913.5
申请日:2013-03-25
Applicant: 北京乾润开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宽照
IPC: C01B13/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13/11 , C01B2201/22 , C01B2201/32 , C01B2201/64 , C01B2201/7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业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臭氧发生器放电装置。所述臭氧发生器放电装置,包括:地电极、介质体以及高压电极;所述高压电极与所述地电极分别设置在所述介质体上相对的两侧;所述地电极内部形成与外界相通的冷却水通道;所述地电极的表面形成相互间隔的多个凹槽和多个凸条;所述介质体上形成与所述凸条相互配合的条形孔;所述凸条位于所述条形孔中,且所述介质体与所述凹槽形成氧气流通间隙。本发明所提供的臭氧发生器放电装置,能够有效的降低高压电极的热量,减少臭氧的分解,提高臭氧的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130194B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310097996.8
申请日:2013-03-25
Applicant: 北京乾润开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宽照
IPC: C01B13/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13/11 , C01B2201/22 , C01B2201/7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板式臭氧发生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冷式臭氧发生器地电极,能够提高臭氧产率。一种水冷式臭氧发生器地电极包括地电极本体和冷却水通孔,所述地电极本体的表面上设有相互间隔设置的放电凹槽和用于定位放电间隙的不放电凸条,所述地电极本体为平板状;相邻的两个所述放电面凹槽的轴线之间的间距为0.1-0.25mm;相邻的两个冷却水通孔的相邻的两个孔壁之间的间距为3-5mm。
-
公开(公告)号:CN103130194A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1310097996.8
申请日:2013-03-25
Applicant: 北京乾润开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宽照
IPC: C01B13/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13/11 , C01B2201/22 , C01B2201/7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板式臭氧发生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冷式臭氧发生器地电极,能够提高臭氧产率。一种水冷式臭氧发生器地电极包括地电极本体和冷却水通孔,所述地电极本体的表面上设有相互间隔设置的放电凹槽和用于定位放电间隙的不放电凸条,所述地电极本体为平板状;相邻的两个所述放电面凹槽的轴线之间的间距为0.1-0.25mm;相邻的两个冷却水通孔的相邻的两个孔壁之间的间距为3-5mm。
-
公开(公告)号:CN102770369A
公开(公告)日:2012-11-07
申请号:CN201080053584.9
申请日:2010-09-06
Applicant: 东芝三菱电机产业系统株式会社
IPC: C01B13/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19/088 , B01J2219/0805 , C01B13/11 , C01B2201/64 , C01B2201/76 , C01B2201/9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得到一种臭氧发生单元及上述臭氧发生单元,其中上述臭氧发生单元可实现具有用于输出臭氧气体的多个元件且设有控制元件的臭氧发生器单元的小型化。此外,在本发明中,气体配管集成块(30)具有多个内部配管路径(R30a~R30f),通过将上述多个内部配管路径与臭氧发生器(1)、控制元件(MFC(3)、气体过滤器(51)及APC(4))、原料气体供给口(14)、臭氧气体输出口(15)及冷却水出入口(13A、13B)连接,从而形成将从原料气体供给口经由APC直至臭氧气体发生器的原料气体输入配管路径、及从臭氧发生器经由臭氧过滤器、臭氧浓度计(5)、MFC(3)直至臭氧气体输出口的臭氧气体输出配管路径一体化的单元。
-
公开(公告)号:CN101891156A
公开(公告)日:2010-11-24
申请号:CN201010158288.7
申请日:2010-03-29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C01B13/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13/11 , C01B2201/14 , C01B2201/22 , C01B2201/32 , C01B2201/64 , C01B2201/76
Abstract: 一种使介电管的温度分布更均匀,从而能增大放电功率密度,并实现装置小型化或大容量化的臭氧产生装置,包括:2块管板,该2块管板是开有孔的导电金属板,并以规定的间隔设置从而将气密密闭容器的内部划分成3个空间;金属管,该金属管将所述2块管板的孔彼此连结;介电管,该介电管插入金属管内部,且外壁与金属管内壁隔有规定的间隙;以及设于介电管内部的金属电极,对金属管与金属电极之间施加交流电压,使流过间隙的含有氧气的原料气体放电而产生臭氧,在与管板相对的间隙部分设置放电抑制构件。
-
公开(公告)号:CN101128964A
公开(公告)日:2008-02-20
申请号:CN200680006165.3
申请日:2006-03-16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T19/00 , C01B13/11 , C01B2201/12 , C01B2201/14 , C01B2201/22 , C01B2201/24 , C01B2201/32 , C01B2201/34 , C01B2201/60 , C01B2201/64 , C01B2201/76 , C01B2201/90
Abstract: 在本发明的无声放电式等离子体产生装置包括电介体、夹着电介体而相对地配置的1组电极、向电极之间施加交流电压而使其放电的交流电源,向产生放电的放电空间供给气体而形成等离子体。电极的至少一个由形成在电介体上的导电性供电薄膜构成,在电介体破损而在电极之间产生了电弧放电的情况下,使产生了电弧放电的部分的供电薄膜消失或氧化,使得停止产生电弧放电。
-
公开(公告)号:CN1288073C
公开(公告)日:2006-12-06
申请号:CN02127124.0
申请日:2002-07-26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13/11 , C01B2201/12 , C01B2201/22 , C01B2201/32 , C01B2201/64 , C01B2201/76
Abstract: 提供一种可提高放电间隙冷却性能并形成产生纯净臭氧的放电间隙的臭氧发生器。它具有;平板状的低压电极(7);与低压电极主表面相对的平板状的高压电极(3);设置在低压电极(7)与高压电极(3)之间的平板状的电介质(5)及用于在叠层方向上形成厚度小的放电间隙(6)的衬垫;以及在高压电极(3)的内部形成与高压电极(3)绝缘的冷却水通路(2c)的高压电极冷却单元(2),使得在低压电极(7)与高压电极(3)之间施加交流电压并在注入氧气的放电间隙(6)产生放电,产生臭氧气体。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