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机动地调节机动车的调节元件的主轴驱动器

    公开(公告)号:CN104114900B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280058509.0

    申请日:2012-09-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地调节机动车的调节元件(1)的主轴驱动器,其带有具有马达轴(3)的驱动马达(2)、后置于驱动马达(2)的转速‑减速器(4)和后置于转速‑减速器(4)的进给传动装置(5),其中,转速‑减速器(4)具有行星传动装置(4a),且其中,进给传动装置(5)设计为主轴‑主轴螺母‑传动装置,其中,行星传动装置(4a)具有可旋转的太阳轮(6)且同轴于此地具有可旋转的行星轮架(7)和固定的或可固定的空心轮(10),且其中,行星轮架(7)承载至少一个可旋转的行星轮(8,9),其一侧与太阳轮(6)而另一侧与空心轮(10)处于轴线平行的接合中,其中,驱动马达(2)、转速‑减速器(4a)和进给传动装置(5)相继安置在大致长形的驱动器壳体(13)中且对准共同的驱动器纵轴线(14)。提出,在太阳轮(6)与行星轮架(7)的至少一个行星轮(8,9)之间的接合设计为渐展线啮合。

    门开闭装置
    4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835612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310579094.8

    申请日:2013-11-18

    Inventor: 佐佐木一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搭载性高的门开闭装置。所述门开闭装置(1)包括:电机(2);输出电机(2)的动力的输出轴(3);将电机(2)的动力向输出轴(3)传输的传动机构(4);以及收容电机(2)和传动机构(4)的收容构件。门开闭装置(1)设置在车辆主体上或设置在能开闭地支承于车辆主体的门上,利用从输出轴(3)输出的动力开闭门,其中,收容构件呈筒状,以电机(2)、传动机构(4)和输出轴(3)在电机(2)的旋转轴的轴线方向上排列的方式,将电机(2)和传动机构(4)收容于收容构件。

    汽车动力舱门机构
    4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565331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449928.8

    申请日:2014-0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力舱门机构,尤其是后舱门机构,用于带有舱门和开启/关闭所述舱门的舱门驱动装置的机动车辆,所述舱门驱动装置包含电机和至少一个行星齿轮减速器,所述电机带有电机轴和电机小齿轮,所述行星齿轮减速器配有太阳轮、行星齿轮架和内齿环,所述行星齿轮架带有布置在轴承销上的行星齿轮滚动体,行星齿轮减速器的太阳轮由电机小齿轮构成,并且传动轴由行星齿轮减速器驱动,其中所述传动轴与行星齿轮架连同行星齿轮滚动体的轴承销设计为一体。

    用于操作车辆天窗的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3158514A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210270466.4

    申请日:2012-07-31

    Inventor: 李虎烈 尹昌镇

    Abstract: 一种用于操作车辆天窗的设备,可包括:马达外壳,所述马达外壳设置在顶板的后侧处,和安装空间;操作马达,所述操作马达设置在马达外壳的一侧处,并且蜗杆插入安装空间;齿轮单元,所述齿轮单元可旋转地设置在安装空间中从而与蜗杆接合,并且通过所述操作马达而旋转;玻璃缆线,所述玻璃缆线连接至齿轮单元并且连接至移动玻璃从而移动所述移动玻璃,所述移动玻璃设置在顶板的外部;遮阳罩缆线,所述遮阳罩缆线在玻璃缆线的上侧处连接至齿轮单元并且连接至遮阳罩从而移动所述遮阳罩,所述遮阳罩设置在顶板的内部;和锁定单元,所述锁定单元对应于所述齿轮单元设置在所述马达外壳上,并且选择性地锁定所述齿轮单元,使得所述缆线被单独地操作。

    大门支撑装置
    5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449019B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0780011211.3

    申请日:2007-03-27

    Abstract: 一种支柱包括有支撑外柱旋转的内柱。该内柱包括一支持且促进绕中心轴旋转的轴颈装置。该轴颈装置将外柱支撑在内柱上,并且包括一沿着旋转轴设置的单滚珠轴承。内柱被固定并且支撑一中心柱,该中心柱上支撑着滚珠轴承。该外柱包括一套在滚珠轴承和中心柱上的套筒。外柱沿着中心轴的支撑有利于改善安装和大门支撑。使用一致动器来自动地或远程地开启大门。该致动器设置在内柱里面驱动外柱的旋转。该外柱保持被轴颈装置支撑的状态,并且通过致动器带动内柱而被旋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