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254875C
公开(公告)日:2006-05-03
申请号:CN00811997.X
申请日:2000-08-2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8636 , H01M4/8605 , H01M8/0234 , H01M8/1004 , H01M2008/1095
Abstract: 本说明书揭示了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该燃料电池的特征是,其中的阴极及阳极由催化剂粒子、氢离子传导性高分子电解质、导电性多孔基材及防水剂构成,阴极及阳极的至少一方的防水性沿厚度方向或平面方向变化。通过使阳极及阴极的防水性随位置发生变化,能够获得具备高放电特性、特别是在高电流密度下具有高电流-电压特性的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221053C
公开(公告)日:2005-09-28
申请号:CN00806567.5
申请日:2000-04-1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119 , H01M8/04007 , H01M8/04029 , H01M8/04089 , H01M8/04328 , H01M8/04335 , H01M8/04365 , H01M8/04388 , H01M8/04395 , H01M8/045 , H01M8/04507 , H01M8/04589 , H01M8/04708 , H01M8/04716 , H01M8/04723 , H01M8/04753 , H01M8/04768 , H01M8/04835 , H01M8/04843 , H01M8/0491 , H01M8/04992 , H01M8/1007 , H01M2300/0082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运转方法,通过调整面内温度分布(该面内温度分布通过调整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的冷却水流向、冷却水入口温度及冷却水流量而得到)、气体供给量、(加湿用)水分供给量及电流密度并根据由气体流速和饱和蒸气压与实际蒸气压之差表示的函数来调整燃料电池,使其能以最佳状态工作。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可解决以往的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中存在的当电池单一面内出现性能分布、性能分布大时难以稳定运转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614802A
公开(公告)日:2005-05-11
申请号:CN200410090112.7
申请日:2004-11-03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6 , H01M8/023 , H01M8/0234 , H01M8/0239 , H01M8/0245 , H01M8/04126 , H01M8/04179 , H01M8/04291 , H01M8/1007 , H01M2008/1095
Abstract: 一种燃料电池,具备:电解质膜(11)、阳极侧及阴极侧催化层、阳极气体扩散层(13)及阴极气体扩散层(12)、阳极侧隔板(17)及阴极侧隔板(16),其中:对阳极气体扩散层(13)及阴极气体扩散层(12)的细孔直径及疏水剂的含量之中至少一方进行调整,使满足下式(1)所述条件,-0.07≤(Ya-Xa)/((Ya-Xa)+(Yc-Xc))≤0.15……(1)式(1)中,Xa表示所述供给的燃料气体中的水分供给量,Ya表示所述排出的燃料气体中的水分排出量,Xc表示所述供给的氧化剂气体中的水分供给量,Yc表示所述排出的氧化剂气体中的水分排出量。根据本发明,提供即使在高燃料利用率运转、低输出运转等燃料气体低流速时,也不发生水淹现象且输出电压的稳定性优良的燃料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193446C
公开(公告)日:2005-03-16
申请号:CN00813027.2
申请日:2000-09-1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662 , H01M8/0258 , H01M8/0267 , H01M8/0273 , H01M8/04104 , H01M8/04223 , H01M8/04679 , H01M8/0488 , H01M8/0491 , H01M8/04952 , H01M8/241 , H01M8/2483 , H01M2300/008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的特性复原方法,该方法是通过使其在不同于通常运转时的负荷电流模式下运转所规定时间;分别向阳极和阴极供给氧化剂气体和燃料气,使极性相反地从上述电池主体输出电流;向阴极供给氧;向阴极和阳极的至少一极供给为通常运转时1.5倍以上的加压气体;或者从气体通道向阴极和阳极注入洗涤液,由此使燃料电池的电池特性复原。根据本发明,可以有效地使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经过长期运转后降低的特性复原。
-
公开(公告)号:CN1187856C
公开(公告)日:2005-02-02
申请号:CN00812338.1
申请日:2000-08-3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26 , H01M8/0206 , H01M8/021 , H01M8/0213 , H01M8/0221 , H01M8/0228 , H01M2300/0082 , Y02P70/5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具有由高分子电解质膜以及挟持该膜的一对气体扩散电极组成的MEA,在MEA的外面设有导电性隔板。在导电性隔板上使用碳材料,考虑制造成本,研究使用金属基材。对于使用金属基材的导电性隔板,要求即使暴露在高湿度中长时间,也不腐蚀,具有强的耐腐蚀性,同时也可以抑制和MEA的接触电阻的增大。本发明中对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中的导电性隔板,通过使用由金属基材(1)以及设在所述金属基材上、具有疏水性或碱性基的树脂(2)和导电性粒子状物质(3)组成,和MEA接触的、导电性树脂层(2)组成的物质,满足所述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6842C
公开(公告)日:2005-01-26
申请号:CN99118054.2
申请日:1999-08-1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247 , H01M2300/0082
Abstract: 一种固体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具有:层叠多个单位电池的层叠体;分别配置在所述层叠体的两端部的第1及第2端板;至少配置在第1端板外侧的辅助板;对位于由所述层叠体、第1和第2端板以及所述辅助板所构成的装配体的两个端部上的构件予以约束、并限制两者离开的带状的至少一组约束构件;与所述辅助板的螺钉孔旋合、前端与第1端板接触的螺钉;以及通过将所述螺钉旋入所述螺钉孔内而产生反抗力并为压缩所述层叠体而作用的弹簧装置。本发明可使系紧层叠电池装配体的机构小型轻量化。
-
公开(公告)号:CN1159789C
公开(公告)日:2004-07-28
申请号:CN99811107.4
申请日:1999-09-2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06 , H01M8/0228 , H01M8/0263 , H01M8/0271 , H01M8/1007 , H01M8/241 , H01M8/247 , H01M8/2483 , H01M2300/008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堆叠物,它包括多个单元电池一个叠放在另一个上。每个单元电池包括电解质,一对放置在电解质两面且分别具有催化剂反应层的电极,一对具有各自向一个电极提供燃料气体的装置、向另一个电极提供氧化剂气体的装置的分隔件。该分隔件是由气密的导电板A和另一块导电板B层叠制成的,该导电板B具有至少一根从板的一边连续曲折地通到另一边的槽。本发明的技术用简单的方法组装即可得到紧密的燃料电池堆叠物。
-
公开(公告)号:CN1455963A
公开(公告)日:2003-11-12
申请号:CN01811526.8
申请日:2001-06-2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8875 , H01M4/8605 , H01M4/8668 , H01M4/8673 , H01M4/881 , H01M4/886 , H01M2008/1095
Abstract: 提供一种不必采用使电极催化剂色浆化的有机溶剂或使斥水碳材料色浆化的介面活性剂即可获得简单、高性能的电极的方法。这种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用电极的制造方法包括获得使高分子电解质或斥水剂附着在导电体微粒上造粒而成的复次粒子的工序(a),以及层状涂敷上述复次粒子而形成电极的催化剂层或斥水层的工序(b)。
-
公开(公告)号:CN1447992A
公开(公告)日:2003-10-08
申请号:CN01814180.3
申请日:2001-08-1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内田诚 , 安本荣一 , 吉田昭彦 , 菅原靖 , 酒井修 , 羽藤一仁 , 新仓顺二 , 保坂正人 , 神原辉寿 , 与那岭毅 , 武部安男 , 堀喜博 , 行天久朗 , 日下部弘树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8605 , H01M4/881 , H01M4/926 , H01M8/0271 , H01M8/1004 , H01M8/1023 , H01M8/1039
Abstract: 为了提高用于燃料电池的触媒层的性能,触媒层中的氢离子传导性高分子电解质以及导电性碳粒子的结构重量比以满足公式(1):Y=a·logX-b+c(式中,log是自然对数,X是导电性碳粒子的比表面积(m2/g),Y=(氢离子传导性高分子电解质的重量(g))/(导电性碳粒子的重量(g))、a=0.216、c=±0.300、在空气极处,b=0.421,在燃料极处,b=0.221)的方式设定。
-
公开(公告)号:CN1386309A
公开(公告)日:2002-12-18
申请号:CN01801938.2
申请日:2001-07-0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1004 , H01M4/8828 , Y02P70/56 , Y10T29/49115
Abstract: 一种膜电极接合体的制造方法,它是由离子交换膜构成的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2、以及分别具有将该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介于中间而各自对向配置的第1催化剂层31和第2催化剂层41的第1电极3和第2电极4构成的固体高分子型燃料电池用膜电极接合体1的制造方法,在基材薄膜101上涂布含催化剂的涂布液,形成第1催化剂层31,在其上涂布将离子交换树脂溶解或分散于液体中而形成的涂布液,形成离子交换膜,接着,在其上涂布含催化剂的涂布液,形成第2催化剂层41,最后将基材薄膜101从获得的层合体上剥离下来。采用该方法,可以高效率且连续地制造催化剂层厚度均匀的高性能的固体高分子型燃料电池用的膜电极接合体1。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