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755759A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380055264.0
申请日:2013-11-01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B27/18 , F04B11/0091 , F04B27/1054 , F04B27/12 , F04B2027/1818 , F04B2027/1831
Abstract: 本发明的容量可变型斜盘式压缩机,具备:壳体,其形成有吸入室、排出室、斜盘室以及汽缸内孔;驱动轴,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壳体;斜盘,其借助驱动轴的旋转而能够在斜盘室内旋转;促动器,其能够改变斜盘的倾斜角度;控制机构,其控制促动器。在壳体形成有压力调整室。促动器具有:固定体、能够改变斜盘的倾斜角度的可动体、以及使可动体移动的控制压室。控制机构具有:控制通路,其将排出室、压力调整室以及控制压室连通;控制阀,其调整控制通路的开度,以能够使可动体移动的方式改变控制压室内的压力。排出室内的制冷剂经由压力调整室而流入控制压室。压力调整室作为降低制冷剂的脉动的消声器而发挥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074708A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410113972.1
申请日:2014-03-25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IPC: F04B27/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B27/086 , F04B27/1072 , F04B27/18 , F04B2027/1813
Abstract: 提供一种可变排量的斜板式压缩机,其包括:壳体、驱动轴、第一和第二径向轴承、斜板、以及致动器。致动器包括可动体和固定体。可动体包括本体部和周向壁。本体部包括插入孔。壳体包括容纳壁。在周向壁与固定体之间存在第一游隙。在驱动轴与插入孔的壁之间存在第二游隙。在周向壁与容纳壁之间存在第三游隙。在驱动轴与第一径向轴承之间存在第四游隙。在驱动轴与第二径向轴承之间存在第五游隙。第一游隙和第二游隙尺寸不同。第三游隙与第一游隙和第二游隙中较小的一个游隙之和大于第四游隙和第五游隙。
-
公开(公告)号:CN118974404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380029829.1
申请日:2023-02-14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IPC: F04C18/02
Abstract: 在与驱动轴心(X1)正交的假想平面中,将驱动侧基圆(34)的中心与从动侧基圆(44)的中心的中点(MP)定义为在驱动轴心(X1)的径向上产生的压缩载荷的作用点,将相对于连结驱动涡旋体(33)的外侧面(33A)与从动涡旋体(43)的内侧面(43B)在最外周侧相接的第1接触点(P1)、和驱动涡旋体(33)的内侧面(33B)与从动涡旋体(43)的外侧面(43A)在最外周侧相接的第2接触点(P2)的假想线(VL)正交的方向定义为压缩载荷的载荷方向(LD),并且,将在驱动涡旋件(30)旋转一圈的期间载荷方向(LD)变动的范围定义为变动范围(FR)时,设置于筒状的壳体(60)的外周面的逆变器电路(12)在驱动轴心(X1)的周向上避开变动范围(FR)地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6830430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280014113.X
申请日:2022-03-09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IPC: H02K5/22
Abstract: 壳体(50)具备:端子收容部,收容端子插入部(42);第1定位销(60),进行相对于电路基板(31)的定位;以及第1爪部,卡定于电路基板(31)。电路基板(31)具备供基板连接部(43)插入的连接孔(34)和供第1定位销(60)插入的第1定位孔(35)。开口部(32)配置在连接孔(34)与第1定位孔(35)之间。第1爪部卡定于第1定位孔(35)。第1定位销(60)限制汇流条组件(40)沿着电路基板(31)的第2面(31b)移动,第1爪部限制汇流条组件(40)在与电路基板(31)的第2面(31b)垂直的方向上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10318973B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1910241844.8
申请日:2019-03-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改变从压缩室向喷出室喷出的制冷剂的流量且降低低流量状态的动力损失、振动及转矩变动的活塞式压缩机。在活塞式压缩机中,旋转体(3)能与驱动轴(3)一体旋转,伴随驱动轴的旋转而间歇地与第一连通路(29a~29f)连通。阀柱(15)形成有第三连通路(15a),阀柱基于控制压力(Pc)而沿驱动轴的驱动轴心(O)方向移动,由此第三连通路能与第二连通路(3a)等连通。吸入阀(9)将吸入室(21a)内的制冷剂向压缩室(41)吸入。第三连通路经由第二连通路等使连通于处于压缩行程或喷出行程的压缩室的第一连通路(29a)等与连通于处于再膨胀行程或吸入行程的压缩室的第一连通路等连通,由此使从吸入室向压缩室吸入的制冷剂的流量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1536037A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2010079520.1
申请日:2020-02-04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IPC: F04C18/344 , F04C27/00
Abstract: 一种压缩机,具备旋转轴、伴随于旋转轴的旋转而旋转的旋转体、以及不伴随于旋转轴的旋转而旋转的固定体。旋转体具有旋转体面,固定体具有在轴向上与旋转体面相对向的固定体面。压缩机具备插入于在旋转体形成的叶片槽的叶片、和由旋转体面和固定体面区划出的压缩室。叶片具备插入于叶片槽的叶片主体、和能够相对于叶片主体在轴向上移动的叶端密封。
-
公开(公告)号:CN110319006A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910089617.8
申请日:2019-01-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IPC: F04C18/356 , F04C2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压缩机。该压缩机具备:旋转轴;壳体,形成有供吸入吸入流体的吸入口及供排出压缩流体的排出口且收纳旋转轴;以及两压缩室。吸入流体向两压缩室吸入。两压缩室的各容积伴随于旋转轴的旋转而周期性地变化。两压缩室的容积变化的相位互相错开。压缩机具备切换为两压缩室连通的连通状态和两压缩室不连通的非连通状态的连通机构。
-
公开(公告)号:CN110318973A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910241844.8
申请日:2019-03-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改变从压缩室向喷出室喷出的制冷剂的流量且降低低流量状态的动力损失、振动及转矩变动的活塞式压缩机。在活塞式压缩机中,旋转体(3)能与驱动轴(3)一体旋转,伴随驱动轴的旋转而间歇地与第一连通路(29a~29f)连通。阀柱(15)形成有第三连通路(15a),阀柱基于控制压力(Pc)而沿驱动轴的驱动轴心(O)方向移动,由此第三连通路能与第二连通路(3a)等连通。吸入阀(9)将吸入室(21a)内的制冷剂向压缩室(41)吸入。第三连通路经由第二连通路等使连通于处于压缩行程或喷出行程的压缩室的第一连通路(29a)等与连通于处于再膨胀行程或吸入行程的压缩室的第一连通路等连通,由此使从吸入室向压缩室吸入的制冷剂的流量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05804965B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610028188.X
申请日:2016-01-15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B39/0027 , F04B27/0878 , F04B27/1045 , F04B27/1081 , F04B27/18 , F04B39/122 , F04B39/126 , F04B53/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头活塞式旋转斜板压缩机,该双头活塞式旋转斜板压缩机具有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第一抵接部设置在第一壳体构件与第一缸体之间,第二抵接部设置在第二壳体构件与第二缸体之间。第一抵接部位于第一缸孔的组的第一外接圆内侧并且使第一壳体构件与第一缸体进行金属对金属的接触。第二抵接部位于第二缸孔的组的第二外接圆内侧并且使第二壳体构件与第二缸体进行金属对金属的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104948419B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510134293.7
申请日:2015-03-25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B27/1072 , F04B1/146 , F04B1/29 , F04B27/1036 , F04B27/1054 , F04B27/1063 , F04B27/1804
Abstract: 提供一种压缩机,其包括:旋转斜板,该旋转斜板在旋转斜板室内与驱动轴一起旋转;连杆机构,该连杆机构改变旋转斜板的倾斜角度;致动器,该致动器与驱动轴一体地旋转;以及致动器控制机构。该致动器包括:分隔体,该分隔体在旋转斜板室中配合至驱动轴;可动体,该可动体联接至旋转斜板并且沿驱动轴的轴线相对于分隔体移动;以及控制压力室,该控制压力室的压力使可动体移动。控制机构改变控制压力室的压力以使可动体移动。旋转斜板包括联接至连杆机构的支点以及联接至可动体的作用点。支点和作用点位于驱动轴的相反的两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