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电缆用连接器
    6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094762B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210262182.0

    申请日:2012-07-26

    Inventor: 浅井清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容易且可靠地连接FPC等扁平电缆且能实现低高度化的扁平电缆用连接器。该扁平电缆用连接器具备在上面侧配置了嵌入电缆端子部的凹槽状的电缆嵌合部的壳体以及分别具有弹性接触部的多个触点,其中,壳体具备从电缆嵌合部两内侧面上缘部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向内伸出的防隆起片、将被卡合部的连接器深度方向内侧缘止挡的止挡部以及配置在防隆起片的连接器深度方向近前侧的弹性防脱部件,弹性防脱部件具有能进出地向电缆嵌合部内突出并限制被卡合部向连接器深度方向近前侧移动的弹性卡止片,弹性卡止片通过被按压到底板侧而向从电缆嵌合部退避的方向移动。

    插头连接器及插座连接器
    6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934755A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410513267.0

    申请日:2014-09-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防止在连接之际随着滑动移动而引起的接点变形或电路元件破损的插头连接器及插座连接器。插头连接器(1)相对于对方侧连接器朝横向移动而与所述对方侧连接器连接。插头连接器(1)具有:壳体(10)、接点(20)、以及接点(30)。壳体(10)在与接点(20)及接点(30)的排列方向相交的侧面(13)具有引导移动的引导部(14)。引导部(14)在连接部(22)与连接部(32)之间具有比对置面(11)突出的突出部(15)。

    压接型连接器
    6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208690B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210266170.5

    申请日:2012-07-30

    Inventor: 浅井清 土桥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接型连接器,对于作用于可动接触件的朝与滑动方向不同的方向作用的外力,具有高强度,且可动接触件的加工容易。压接型连接器(1)包括:具有接触件收容部(11)的绝缘性壳体(2);在前后方向可滑动地收容于接触件收容部(11)内的可动接触件(3);以及收容于接触件收容部(11)内并对可动接触件(3)朝从前端面突出的方向施力的推出弹簧(22),可动接触件(3)通过对导电性金属板材进行冲裁、弯折加工而包括彼此相对向的一对平行片部(16、17)、将两平行片部(16、17)的前缘部间连结的接触片部(18),并且一体地包括配置于两平行片部(16、17)间的加强片部(20),加强片部(20)朝向两平行片部(16、17)间方向形成,并以侧缘支承平行片部(16、17)的内侧面。

    压接型连接器
    6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780111B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110320027.5

    申请日:2011-10-20

    Inventor: 浅井清 土桥学

    Abstract: 提供一种压接型连接器,加工成本比以往低、容易薄型化、不产生瞬间断裂问题。本发明的压接型连接器包含:绝缘性外壳(11),具有端子收容部(14);可动触点(12),以可滑动的方式收容在端子收容部(14)内;推出弹簧(20),对可动触点(12)施力;以及接触件(13);并且,接触件(13)一体地具备:防脱出片(35、35),抵止于阻脱部(16)以防止可动触点(12)从绝缘性外壳(11)脱出;以及接触弹簧部(30),插入端子收容部内,与可动触点弹性接触;通过将接触件(13)固定于绝缘性外壳(11),实现利用防脱出片(35)的可动触点(12)的防脱离和接触弹簧部(30)对于可动触点(12)的恒常弹性接触。

    顶针式压接型连接器
    6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082353B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010537654.X

    申请日:2010-10-27

    Inventor: 浅井清 土桥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2421

    Abstract: 一种顶针式压接型连接器,其加工成本比以往的加工成本低,并能容易低背化,且不会出现抗瞬时中断性能的问题。在该顶针式压接型连接器中,在注塑成形后的绝缘性壳体设有顶针安装用的圆筒孔,在该圆筒孔内,在被收容于该圆筒孔内的螺旋弹簧朝突出方向施力的状态下,将顶针组装成其后端的凸缘部抵接于壳体前表面的圆筒孔壳体前表面侧开口部内侧而防止脱落的状态,并且,在所述壳体固定有接点,该接点一体地具有突出于所述圆筒孔内且始终压接于所述顶针的接触弹簧片和基板连接端子部。

    摄像机模块插座
    6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373873B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0810130870.5

    申请日:2008-08-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与电子设备的接地良好的摄像机模块插座。一种内装在电子设备(E)内,并插通预先穿设在电路板(PWB)上的通孔(TH)从而与电路板(PWB)连接固定的摄像机模块插座(1),至少摄像机模块插座(1)的底部(13c)由良导体金属板形成,将该金属板的一部分向外方切割立起而形成具有弹力的外壳屏蔽部(13b),外壳屏蔽部(13b)在电子设备(E)内可具有弹力地与电子设备(E)的外壳内面(E1)接触。

    模块插座
    6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807770B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0910246025.9

    申请日:2009-1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块插座。保护板(4)从保护底部(41)的一对边立起设置保护侧壁部(42),壳体(2)从矩形底部(21)的一对边立起设置壳体侧壁部(22),组装保护板(4)及壳体(2),制作上部开口的框体结构。在壳体侧壁部(22)的前端侧卡定固定上部壳体板(3),在框体结构内侧方设有与模块相接卡定、接地的模块接点部(34)。同样,在保护板(4)的框体结构内侧方,也设有与模块相接卡定、接地的模块接点部(45)。提供能减小通孔、增大印制配线电路板的设计自由度、减小安装尺寸的模块插座。

    压接型连接器
    6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780111A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1110320027.5

    申请日:2011-10-20

    Inventor: 浅井清 土桥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接型连接器,加工成本比以往低、容易薄型化、不产生瞬间断裂问题。本发明的压接型连接器包含:绝缘性外壳(11),具有端子收容部(14);可动触点(12),以可滑动的方式收容在端子收容部(14)内;推出弹簧(20),对可动触点(12)施力;以及接触件(13);并且,接触件(13)一体地具备:防脱出片(35、35),抵止于阻脱部(16)以防止可动触点(12)从绝缘性外壳(11)脱出;以及接触弹簧部(30),插入端子收容部内,与可动触点弹性接触;通过将接触件(13)固定于绝缘性外壳(11),实现利用防脱出片(35)的可动触点(12)的防脱离和接触弹簧部(30)对于可动触点(12)的恒常弹性接触。

    连接用插座
    6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515676B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0910008003.9

    申请日:2009-02-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进一步低背化的基板对基板连接用连接器。插座触点(5),其插销连接部(54)的前端位于插入进深部且形成防止触点变形部(56),在插销连接部插入口一侧突出设置插销接点部(55),中间部(52)形成弹簧部(53),在插座壳体(33)上形成嵌合凹部(31),固定部(34)设置可插入弹簧部的插入孔(3b),在固定部的内侧面插入进深部一侧设置防止触点变形片部可进退的切口部(3d),插销(2)由插销壳体(21)和插销触点(4)构成,插销触点(4)其一端位于插销壳体(21)的外部,另一端与插销触点相对地位于插销壳体(21)侧面并形成插座接触部(42),中间部形成在插销壳体上固定的固定部(43)。

    用于装配电子部件的插座
    7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473497B

    公开(公告)日:2011-12-21

    申请号:CN200780022438.8

    申请日:2007-06-13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能够总是以正确的方向连接电子部件的插座。插座侧接合部(9)被设置在具有由从四边形底板(2)的四个侧部突起的外围壁(3)包围的电子部件容纳部(4)的插座壳体(5)的外围壁(3)的多个位置处。插座侧接合部(9)设置有弹性固定片,其在顶端处的固定凸起(9a)被锁定在电子部件(6)的外围壁的各锁定凹部的底部中。通过这些插座侧接合部(9)将电子部件保持在电子部件容纳部(4)中。在插座壳体(5)的四个侧部(3a-3d)的外围壁(3)的相对的两个侧部的一个侧部(3d)上,多个插座侧接合部(9)其间有间隔地关于两个端侧放置,而在另一侧部(3b)上,一个或多个插座侧接合部彼此相邻地被设置在中央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