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反应装置中试放大生产己内酰胺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17117A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510396763.7

    申请日:2015-07-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201/04 C07D22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反应装置中试放大生产己内酰胺的方法,它是一种以环己酮肟和三氟乙酸为原料,利用微反应装置高效生产己内酰胺的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工艺简单,能耗较低,具有较高的操作安全性;同时,本发明转化率及终产物选择性都极高,是一种绿色环保高效的合成己内酰胺的方法,为工业化放大生产提供重要数据参考。

    一种制备己内酰胺的方法
    6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910071A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510231582.9

    申请日:2015-05-08

    Inventor: 张玉新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223/10 C07D20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己内酰胺的方法。以环己酮为原料,通过肟化、重排制备己内酰胺,包括:环己酮、双氧水和氨催化生成环己酮肟,经溶剂A萃取分离后,油相加入溶剂B在发烟硫酸的作用下发生Beckmann重排反应,产物经熟化闪蒸分离、水解、水萃取后进入原工艺精制流程制得己内酰胺成品。本方法缩短了己内酰胺生产工艺流程,降低原材料及能源消耗,较原工艺少产硫铵,同时提升己内酰胺产品质量。

    肟的制造方法
    6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870420A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380067841.8

    申请日:2013-12-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249/04 C07C2601/14 C07D201/04 C07C251/4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以良好的选择率制造肟化合物的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下述式(II)所示的肟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层状硅酸盐的存在下利用氧使下述式(I)所示的胺〔以下,有时称作胺化合物(I)〕氧化。[式(I)中,R1及R2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可以被取代的烃基或可以被取代的杂环基(其中,R1及R2不同时为氢原子。),或者R1及R2与R1及R2所键合的碳原子一起形成可以被取代的碳数3~12的脂环式烃基。](式(II)中,R1及R2分别表示与上述相同的含义)。

    一种低副产硫酸铵的己内酰胺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87322A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410559316.4

    申请日:2014-10-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20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副产硫酸铵的己内酰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环己酮肟在发烟硫酸中进行Beckmann重排反应,得到产物己内酰胺硫酸酯。部分己内酰胺硫酸酯用氨气或氨水中和,得到己内酰胺水溶液,副产硫酸铵并结晶分离出己内酰胺;另一部分己内酰胺硫酸酯通过萃取将其中的己内酰胺与硫酸分离,分离所得硫酸溶液与高浓度发烟硫酸配制成较低浓度的发烟硫酸,并循环至Beckmann重排反应工艺中。本方法可有效的提高硫酸的回收利用,减少发烟硫酸的消耗并减少副产硫酸铵,降低生产成本,产生很好的经济价值并具有很好的操作性。

    ε-己内酰胺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89950A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280050518.5

    申请日:2012-10-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201/04 C07B61/00 C07D22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ε-己内酰胺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在低级醇的共存下,进行使环己酮肟与固体催化剂接触的气相反应而将环己酮肟转换为ε-己内酰胺的步骤,和将在气相反应体系内共存的水、氨和胺类的量调节为下述(1)~(3)的值的步骤;其中,所述低级醇包含从在气相反应中得到的反应混合物中回收的回收低级醇。(1)0≤{[氨(摩尔数)/低级醇(摩尔数)]×100}<14,(2)0<{[水(摩尔数)/低级醇(摩尔数)]×100}<11,(3)0≤{[胺类(摩尔数)/低级醇(摩尔数)]×100}<7.5。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