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档汽车自动变速器
    6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964006A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510321158.3

    申请日:2015-06-11

    Applicant: 肇庆学院

    Inventor: 张建 薛焕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3/62 F16H2200/006 F16H2200/201 F16H2200/20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自动变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八档汽车自动变速器;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相邻行星齿轮相互干涉,所得传动比依赖于假定的传动比,造成系统传动比局限性大技术问题,包括:一个箱体、一个动力输入轴、三组离合器、四组制动器和行星齿轮系;行星齿轮系由第一个太阳轮、第二个太阳轮、第三个太阳轮、第一个齿圈、第二个齿圈、第一个带阶梯行星齿轮、第一个不带阶梯行星齿轮和一个行星架组成;第二个太阳轮、第三个太阳轮和行星架分别受到第一、二、三组离合器控制;第二个太阳轮、第一个太阳轮、行星架和第二个齿圈分别受到第一、二、三、四组制动器控制;本发明控制简单、各档传动效率高、相邻行星齿轮间不产生相互干涉。

    变速器
    6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948684A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510128965.3

    申请日:2015-03-24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变速器(30,130,230,330),包括:壳体(H);行星齿轮机构(P1);输入轴(N);输出轴(T);制动器(B1),包括摩擦部件(81)、按压摩擦部件(81)的活塞部件(82)及将按压力施加到活塞部件(82)的致动器部(83),制动器(B1)将行星齿轮机构(P1)的中心齿轮(P1s)、环形齿轮(P1r)以及托架(P1c)中的一个的旋转制动;外部输出齿轮(91),在旋转轴线(L)的方向上放置在摩擦部件(81)和致动器部(83)之间,外部输出齿轮设置在与输入轴(N)一体旋转的部件处;及包括开口部(82c)的活塞部件(82),开口部形成为覆盖围绕旋转轴线(L)的预定角度范围并处于旋转轴线(L)的方向上布置有外部输出齿轮(91)的范围内。

    九挡变速器
    6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813069A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380060493.1

    申请日:2013-10-24

    Abstract: 一种变速器,该变速器包括驱动轴(1)、从动轴(2)、壳体(G)、第一行星齿轮组(PR1)、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第三行星齿轮组(PR3)以及六个切换元件,所述六个切换元件包括第一制动器(B1)、第二制动器(B2)以及第一离合器(K1)、第二离合器(K2)、第三离合器(K3、K3'、K3”、K3”')和第四离合器(K4、K4'),这些切换元件能有选择性地被操作,由此能通过在驱动轴(1)与从动轴(2)之间的不同传动比实现九个前进挡和一个倒挡,每个行星齿轮组(PR1、PR2、PR3)至少具有一个太阳轮(S1、S2、S3)、一个行星轮、一个行星架(PT1、PT2、PT3)和一个齿圈(H1、H2、H3),其特征在于:驱动轴(1)和从动轴(2)轴向相互错开地设置,驱动轴(1)能通过第二离合器(K2)与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的齿圈(H2)和第三行星齿轮组(PR3)的太阳轮(S3)连接,并且驱动轴(1)能通过第一离合器(K1)与第二制动器(B2)和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的太阳轮(S2)连接,第二行星齿轮组(PR2)的太阳轮(S2)和第二制动器(B2)也相互连接。

    多级变速器
    6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813068A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380060008.0

    申请日:2013-10-10

    Inventor: S·贝克

    Abstract: 多级变速器包括彼此平行设置的一个驱动轴(1)和一个从动轴(2)、三个行星齿轮组,其中,第一行星齿轮组(P1)同轴于由驱动轴(1)定义的第一轴线设置,而第二和第三行星齿轮组(P2、P3)同轴于由从动轴(2)定义的并且平行于第一轴线设置的第二轴线设置,驱动轴(1)能经由第一离合器(13)可松脱地与连接于第一行星齿轮组(P1)的太阳轮的第三轴(3)连接,该第三轴能经由第一制动器(03)耦联到变速器的壳体(G)上,驱动轴(1)能经由第二离合器(17)可松脱地与连接于第一行星齿轮组(P1)的齿圈的第七轴(7)连接,第六轴(6)与第一行星齿轮组(P1)的行星架相连接并且第六轴经由第二圆柱齿轮级(S2)而与连接于第三行星齿轮组(P3)的齿圈的第十轴(10)作用连接,从动轴(2)与第二行星齿轮组(P2)的行星架相连接,并且第四轴(4)与第二行星齿轮组(P2)的太阳轮和第三行星齿轮组(P3)的太阳轮相连接并且该第四轴能经由第二制动器(04)耦联到壳体G上,驱动轴(1)能经由第八和第九轴(8、9)、第三或第五离合器(18、89)以及经由第一圆柱齿轮级(S1)而与第二行星齿轮组(P2)的齿圈和第三行星齿轮组(P3)的行星架作用连接,并且第三轴(3)能经由第四或第六离合器(35、15)、第五和第十轴(5、10)以及第三圆柱齿轮级(S3)而与第三行星齿轮组(P3)的齿圈作用连接。

    混合动力变速器
    6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734401B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210111124.8

    申请日:2012-04-16

    Abstract: 提供一种混合动力变速器,其具有混合动力串行运行模式和复合分流运行模式。变速器包括操作性地与发动机连接的输入构件、输出构件和多个可选择性地接合的扭矩传递机构。还设置有齿轮装置以及操作性地与齿轮装置连接的第一和第二马达/发电机。齿轮装置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行星齿轮组,其每一个具有第一、第二和第三构件。第一互连构件连接每一个行星齿轮组的相应一个构件,用于彼此共同旋转。第二互连构件连接一个行星齿轮组中的另一构件以与另一行星齿轮组中的另一构件共同旋转。

    混合动力车用自动变速器
    6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776176A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510219295.6

    申请日:2015-04-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变速器,其变速器壳体内并排安装有两个轴系、三个正齿轮组、三行星齿轮组和若干个换挡单元,其中,一个轴系位于动力输入侧,包括第一轴,另一个轴系位于动力输出侧,包括第二轴;一个且仅有一个电机,电机转子与第一轴的输入端固定连接,电机定子安装于变速器壳体内;一个离合器,安装于变速器壳体内,离合器外毂与电机转子固定连接;一个发动机飞轮,安装于变速器壳体内,发动机飞轮与离合器内毂固定连接。本发明将电机、离合器和发动机飞轮布置在原先液力变矩器的位置,结构紧凑,对整个变速器的尺寸规格无影响,高度集成,便于整车的装配,采用单电机,控制简单,节省成本,特别适合在前置前驱的混合动力车上使用。

    二十速变速器
    6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565234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310500571.7

    申请日:2013-10-17

    Inventor: 钱金虎 钱子昂

    Abstract: 本发明的变速器具有可用于动力总成的多个部件,提供二十个前进速比和五个倒档速比。包括二个由阶梯行星齿轮轴组成的行星轮组排联合,十个控制器,一个扭矩传递装置,二个输入输出轴。十个控制器分成等份二组,分别锁止二组中的任意一个齿圈,即得到一个既定由发动机输入形成的速比,通过输出轴输出。以建立二十个前进档速比和五个倒档速比。动力的传递完全由齿轮和齿圈传递、无行星架,传递力矩大、路径短,效率高、传动比大、控制简单可靠。且加减档非常容易,十二个单元结构就可构成二组6*6时,三十六档或三组4*4*4时,六十四档。可应用于汽车,飞机,坦克,舰船,风电,机器人,自行车等方面,也可作为一般工业减速变速装置使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