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自适应三步长的光伏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44957B

    公开(公告)日:2018-06-26

    申请号:CN201611115798.X

    申请日:2016-12-0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自适应三步长的光伏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属于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领域,采用包括光伏阵列、Boost升压模块、直流链电容、负载/逆变器模块、测量模块和控制模块的系统实现;方法包括:测量模块实时采样光伏阵列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控制模块根据电压差、电流差、功率差计算第一步长、第二步长和第三步长以及当前时刻参考电压;控制模块根据参考电压控制Boost升压模块;本发明采用三种不同的可变步长,第一、二步长均动态变小,可改善在最大功率点附近的震荡现象,提高稳态精度;当光照强度突变时,采用第三步长,解决了传统方法中跟踪速度和稳态精度矛盾的问题,而且在光照变化时仍然具有较高的稳态精度和较快的跟踪速度。

    一种风电场集群无功电压优化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56055B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610049054.6

    申请日:2016-01-2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62 Y02E10/763 Y02E40/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风电场集群无功电压优化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无功电压控制模块、交换机、风机ZigBee传感节点模块和联结点集中补偿装置ZigBee传感节点模块,该方法为当风电场需要进行无功优化时,根据风电场并网点电压偏差值与风电场并网点当前电压幅值计算风电场并网点当前所需无功补偿量,确定联结点集中补偿装置当前调节范围和各风机的当前无功功率调节范围,建立风电场集群无功电压优化数学模型,根据风机基本参数对当前风电场中各支路风机的无功功率进行优化,得到优化后的各支路各风机的无功功率,并确定优化后的联结点集中补偿装置的无功功率。

    一种基于联合多微网的分布式能量管理优化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147146A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710452493.6

    申请日:2017-06-1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38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联合多微网的分布式能量管理优化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判定当前电网系统中所对应的各微网是处于并网运行状态还是孤岛运行状态并依据不同的运行状态运行不同的优化算法,具体的本发明采用分布式方法,使其具有无论在并网情况还是在孤岛情况下,每个低载的微网都可以向其他微网注入多余的能量,或是高载的微网从其他微网吸收能量。从而通过协调联合多微网和整个电力系统来实现对能源的综合利用等优点。

    基于等效节点法的含DG配电网支路综合稳定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49376A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611122807.8

    申请日:2016-12-0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基于等效节点法的含DG配电网支路综合稳定评估方法,属于配电网安全稳定评估技术领域,包括通过潮流计算,获得配电网根节点电压潮流信息;建立i节点上的两节点发输电系统等效模型;建立两节点配电网支路m等效模型;对模型进行整合处理,计算等效参数;根据等效参数计算配电网支路m的综合稳定系数;根据所有支路的综合稳定系数获得配电网的综合稳定系数值和最脆弱支路;本发明将发输电系统引入研究对象中,提高了含DG配电网评估的准确性,输配协同分析保证了电网经济性和安全运行;通过定义全新的电压崩溃系数和负荷过载系数,实现对配电网支路电压稳定能力和负荷承载能力的评估,使评估更全面。

    一种基于自适应三步长的光伏最大功率点跟踪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44957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1115798.X

    申请日:2016-12-0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F1/67

    Abstract: 一种基于自适应三步长的光伏最大功率点跟踪系统及方法,属于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领域,系统包括光伏阵列、Boost升压模块、直流链电容、负载/逆变器模块、测量模块和控制模块;方法包括:测量模块实时采样光伏阵列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控制模块根据电压差、电流差、功率差计算第一步长、第二步长和第三步长以及当前时刻参考电压;控制模块根据参考电压控制Boost升压模块;本发明采用三种不同的可变步长,第一、二步长均动态变小,可改善在最大功率点附近的震荡现象,提高稳态精度;当光照强度突变时,采用第三步长,解决了传统方法中跟踪速度和稳态精度矛盾的问题,而且在光照变化时仍然具有较高的稳态精度和较快的跟踪速度。

    一种基于冷热电系统的混合储能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76678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610111638.1

    申请日:2016-02-2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冷热电系统的混合储能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PLC控制器、上位机、变流滤波器、软化升压器、功率跟随器、软化蓄电器、桥式整流滤波电路、采控电路和储热装置;该方法为采集采控电路的第一运算放大器和第二运算放大器的逻辑输出值,采集软化蓄电器中铅蓄电池组的电压,PLC通过逻辑判断交流母线的电压所在区间,对软化蓄电器和储热装置的储放能模式进行控制;采集软化蓄电器中铅蓄电池组的电压,PLC通过判断软化蓄电器铅蓄电池组的储电状况,控制第一电磁继电器和第二电磁继电器,实现对储热装置和软化蓄电器进行储能控制。

    基于北斗-GPS双模授时的智能微网检测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57295B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310159107.6

    申请日:2013-05-0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北斗-GPS双模授时的智能微网检测系统,包括北斗-GPS双模授时的智能微网检测装置和备用授时中心;北斗-GPS双模授时的智能微网检测装置包括授时单元、数据采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授时单元包括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接收模块、GPS卫星定位系统接收模块、第一ZIGBEE通信模块和授时处理模块;备用授时中心包括备用授时处理模块和第二ZIGBEE通信模块,备用授时中心独立设置在北斗-GPS双模授时的智能微网检测装置外,备用授时处理模块通过第一ZIGBEE通信模块与授时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建立无线连接;本发明的多种通信方式满足不同环境的部署要求,对各个单元进行有效控制,采用神经网络对卫星信号可靠性进行预测,为选择最佳授时信号提供依据。

    基于北斗-GPS双模授时的智能微网检测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57295A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310159107.6

    申请日:2013-05-0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北斗-GPS双模授时的智能微网检测系统,包括北斗-GPS双模授时的智能微网检测装置和备用授时中心;北斗-GPS双模授时的智能微网检测装置包括授时单元、数据采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授时单元包括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接收模块、GPS卫星定位系统接收模块、第一ZIGBEE通信模块和授时处理模块;备用授时中心包括备用授时处理模块和第二ZIGBEE通信模块,备用授时中心独立设置在北斗-GPS双模授时的智能微网检测装置外,备用授时处理模块通过第一ZIGBEE通信模块与授时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建立无线连接;本发明的多种通信方式满足不同环境的部署要求,对各个单元进行有效控制,采用神经网络对卫星信号可靠性进行预测,为选择最佳授时信号提供依据。

    差异化运行模式下电-热-氢综合能源系统的协同优化调度策略

    公开(公告)号:CN119904028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1787848.3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申请提出了差异化运行模式下电‑热‑氢综合能源系统的协同优化调度策略。发明首先建立电‑氢‑热综合能源系统,并分别建立了三种电解技术的WEHP模块统一运行模型、考虑热电耦合的HFC模型、HSD模型和热能循环系统模型。在离网运行模式下,考虑电力和热能的供需平衡,设计旨在最小化IES日常运行成本的目标函数及其相应约束。在并网运行模式下,IES根据分时电价和氢能交易价格参与市场交易,设计考虑电力和氢能交易成本的目标函数,建立电能平衡和联络线功率约束。最后,通过分段线性化方法将IES的协同优化调度模型转化为混合整数线性模型,建立差异化运行模式下的协同优化调度模型,并进行求解。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