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151080B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310043003.9
申请日:2013-02-0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3/06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反应堆自紧密封式换料水位控制结构,包括设置在出口接管内的隔热内衬套管、传动连杆、连杆端盖,以及安装在出口接管远离堆芯吊篮一端的接管端盖,所述的传动连杆的一端与隔热内衬套管一端连接构成刚性整体,传动连杆另一端贯穿接管端盖,连杆端盖安装在传动连杆贯穿接管端盖一端上,且与接管端盖通过密封结构进行密封连接;传动连杆靠近连杆端盖的一端套有螺纹套筒,螺纹套筒外侧与接管端盖为螺纹连接,形成驱动副;传动连杆和螺纹套筒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垫片;连杆端盖内安装有减震弹簧。本发明实现了换料中吊篮取放同时保持换料水位不变,使换料得以安全进行,并在反应堆正常运行提供良好密封,且结构简单、经济。
-
公开(公告)号:CN103117097B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310042955.9
申请日:2013-02-0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管板式双流程超临界水冷堆,包括压力容器、吊篮筒体、进口接管、出口接管,在吊篮筒体内安装有上支承组件、堆芯上板、以及下管板,在下管板上方安装有与下管板平行的堆芯下板,在上支承组件上安装有多个控制棒导向组件,在堆芯下板与堆芯上板之间安装有多个一流程燃料组件和二流程燃料组件,其中一流程燃料组件经过连通管与压力容器的底部空腔连通,堆芯下板和下管板之间形成的密闭空腔与二流程燃料组件连通。本发明出口热套管结构实现了超临界态出口水与反应堆压力容器内壁的隔离,使得压力容器可以在现有材料的基础上开展设计;堆内构件的设计实现了超临界水冷堆内的双流程冷却剂循环,提供了清晰的流程通道及合理的流场分配。
-
公开(公告)号:CN104464857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625545.1
申请日:2014-11-1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C19/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从双向伺服驱动燃料传输驱动装置,包括轨道(1)、滑动设置于轨道(1)上的运输小车(2)和驱动装置(3),反应堆厂房侧和燃料厂房侧均设置有一组驱动装置(3),驱动装置(3)包括驱动电机(5)、由驱动电机(5)驱动旋转的卷筒(6)和缠绕于卷筒(6)上的挠性传动部件(7),反应堆厂房侧和燃料厂房侧的驱动装置(3)的挠性传动部件(7)分别连接运输小车(2)的首尾两端;还公开了采用所述传输驱动装置的燃料传输工艺。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实现燃料组件在反应堆厂房和燃料厂房之间长距离、安全传输;而且装置简单紧凑,成本低,易于布置、安装、调试和维修。
-
公开(公告)号:CN103366837A
公开(公告)日:2013-10-23
申请号:CN201310310522.7
申请日:2013-07-2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临界水冷堆燃料组件,包括壳体组件和设置于壳体组件中的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组件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的壳体组件由镍基合金或不锈钢构成,下部的壳体组件由锆合金构成,上部的芯体的235U富集度大于下部的芯体的235U富集度。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超临界水冷堆单流程堆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减少了235U的装量,经济性好;降低了堆芯结构的复杂性,同时也解决了多流程结构带来的流致振动增加的问题,对燃料组件的结构完整性有利。
-
公开(公告)号:CN101685678B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0810166839.7
申请日:2008-09-2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反应堆的堆内构件振动监测系统,解决可靠性、兼容性、稳定性和维修方便性问题。包括加速度计、电荷放大器、信号调理设备、振动信号分析设备、显示终端、振动监测软件等。所述的信号调理设备,信号调理模块对振动信号进行程控放大和低通滤波,多路选择模块接收振动信号分析设备自检控制模块的控制信号,实现系统程控自检。所述的振动信号分析设备,包括PXI总线机箱。所述的振动监测软件计算各通道振动特征频率和幅值,各通道对间的CPSD值、相干值和相位值;监测反应堆压力容器振动加速度和振幅、反应堆燃料组件一阶和二阶模态频率与振幅、吊篮梁模态和二阶壳模态频率与振幅、压力容器摆动频率与振幅等。
-
公开(公告)号:CN102737735A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210229411.9
申请日:2012-07-0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超临界水堆的组合式方形燃料组件、堆芯及慢化剂冷却剂双流程流动方法。所述燃料组件由4个相同子组件以2×2排列成方形构成,每个子组件由若干燃料棒以正方形栅格形式排列构成,中央区域设置水棒,组件上方设置十字形控制棒导向筒及水棒导管,下部设置水棒导管及慢化剂导流管;所述堆芯分成第1、2流程区;慢化剂在双流程中均自上而下流进水棒及子组件间;冷却剂自上而下流进第1流程燃料区;慢化剂和冷却剂在堆芯下部搅混后,自下而上流入第2流程燃料区,流出堆芯。本发明保证燃料棒获得充分且均匀慢化时,能实现组件及堆芯内慢化剂与冷却剂之间、不同流程冷却剂之间有效分流,且减少结构材料,可行性及安全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01685679B
公开(公告)日:2012-05-16
申请号:CN200810166840.X
申请日:2008-09-2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核电站反应堆及冷却剂系统松脱部件监测系统,解决可靠性、兼容性、稳定性和维修方便性问题。包括加速度计、电荷转换器、信号调理设备、松动部件探测设备、报警处理设备、声音监听设备、数据采集设备、显示器、松脱部件监测软件等。系统采用PXI总线技术,使模块间同步;信号调理模块采用FPGA程控技术;松脱部件事件甄别采用了DSP数字化技术;松脱部件信号长短有效值浮动甄别、时间延迟和通道复核联合甄别、报警通道复核、控制棒运动或冷却剂压力低禁止报警等,使系统具有强抗误报警能力;数采器采集替代磁带记录,保证了事件信号记录完整性;事件信号波形显示和数据保存,可对信号进行回显和二次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01685679A
公开(公告)日:2010-03-31
申请号:CN200810166840.X
申请日:2008-09-2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核电站反应堆及冷却剂系统松脱部件监测系统,解决可靠性、兼容性、稳定性和维修方便性问题。包括加速度计、电荷转换器、信号调理设备、松动部件探测设备、报警处理设备、声音监听设备、数据采集设备、显示器、松脱部件监测软件等。系统采用PXI总线技术,使模块间同步;信号调理模块采用FPGA程控技术;松脱部件事件甄别采用了DSP数字化技术;松脱部件信号长短有效值浮动甄别、时间延迟和通道复核联合甄别、报警通道复核、控制棒运动或冷却剂压力低禁止报警等,使系统具有强抗误报警能力;数采器采集替代磁带记录,保证了事件信号记录完整性;事件信号波形显示和数据保存,可对信号进行回显和二次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8962184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306832.6
申请日:2024-09-1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P2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动力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低电压激励的加速度计安装品质诊断装置及方法,诊断装置包括振动信号监测系统和电荷转换器,振动信号监测系统通过诊断控制与分析处理端,控制电激励正弦电压信号输出端向压电加速度计的B芯和屏蔽之间施加低电压激励信号,电荷转换器将电激励作用下压电加速度计的A芯和B芯之间响应产生的电激励反馈电荷信号,转换为电激励反馈电压信号,并输出到电激励反馈电压信号转换与采集端,振动信号监测系统的诊断控制与分析处理端,获取并处理电激励反馈电压信号,分析并判定压电加速度计安装品质。诊断方法通过设定电激励正弦电压信号的特定频率和电激励正弦电压信号的峰值幅度,对不同安装状态下的压电加速度计进行激励,提取其电激励反馈电压信号低频振荡波形的周期值,通过对比分析这些周期值与预存的标准值,判定压电加速度计的安装品质是否可靠。该方案实现了在核反应堆运行状态下,对压电加速度计安装状态的在线监测,大幅提高了诊断的便利性和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828006B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1911127286.9
申请日:2019-11-1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5/243 , G21C1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却剂交错流动式燃料组件及超临界水冷堆,所述燃料组件沿着径向由内到外依次设置内盒、隔热围筒和外盒,所述内盒包含的区域为I区,内盒与隔热围筒之间的区域为II区,隔热围筒与外盒之间的区域为III区,所述I区内设置有1个导向管,II区布置低富集度燃料棒,III区布置高富集度燃料棒,所述燃料组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下封头和上封头,所述下封头上设置有下封头导流孔,所述上封头上设置有上封头导流孔,其中,冷却剂在I区、II区和III区交错流动。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由于采用慢化水棒及冷却剂多流程设计技术,导致的燃料组件及堆芯结构复杂化问题,同时具有提高堆芯冷却剂流速、强化传热,降低燃料包壳温度的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