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573982A
公开(公告)日:2005-02-02
申请号:CN200410059249.6
申请日:2004-06-1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1B7/131 , G11B7/08511 , G11B7/0909 , G11B7/1378 , G11B7/1381 , G11B2007/00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高S/N比的信号进行层判别处理的光学头及安装这种光学头的光信息处理装置。本发明的光信息处理装置具备:将光源发射出的光束聚光形成焦点的光学会聚系统;按照受光元件的受光量生成光量信号的受光部;将记录介质上的第1层的第1反射光和第2层的第2反射光引导至受光部的检测光学系统;基于光量信号生成层判别信号,使用层判别信号判断焦点位于装入的记录介质的第1/第2层中的任一层附近的处理电路。检测光学系统具有对第1反射光和第2反射光给予象散的透镜。在受光部上设有基于焦点位于第1层附近时的第2反射光的入射区域,和焦点位于第2层附近时的第1反射光的入射区域进行配置的受光元件。
-
公开(公告)号:CN1146887C
公开(公告)日:2004-04-21
申请号:CN96199079.1
申请日:1996-10-2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1B7/1381 , G11B7/0903 , G11B7/095 , G11B7/13
Abstract: 一种光度头包括一个具有划分的光敏区来检测从光盘7反射回来的光13的光检测器8,用来通过处理来自光敏区的信号从而获得循迹误差信号的装置10,11,12。光检测器8有一条平行于光盘上信息记录槽的第一分割线9a,以及垂直于第一分割线9f并对称于光轴的第二和第三分割线9b和9c。此外,还包括一个用来屏蔽分割线9b和9c之间的部分反射光的光屏蔽区8i。这些信号被处理用来降低由于物镜偏移和光盘倾斜造成的循迹误差信号的偏移量。这样,在具有与以前使用推拉技术的现有光度头同样简单结构的情况下,光度头具有循迹误差信号很小的偏差。
-
公开(公告)号:CN102015223B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0980105246.2
申请日:2009-03-0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5J9/1676 , G05B2219/39082 , Y10T74/203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械手,包括:臂(4);臂(6);保持部(8);将臂(4)和臂(6)可转动地连接的第一关节部(5);将臂(6)和保持部(8)可转动地连接的第二关节部(7);可驱动第一关节部(5)的第一关节驱动部;可驱动第二关节部(7)的第二关节驱动部;确定臂(4)和臂(6)中存在与障碍物碰撞的可能性的其中一个臂或与障碍物发生了碰撞的其中一个臂的构件确定部;以及控制第一关节驱动部和第二关节驱动部,以使由构件确定部确定的其中一个臂朝离开障碍物的方向转动,并且使另一个臂朝接近障碍物的方向转动的控制装置(22)。
-
公开(公告)号:CN103974684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380004148.6
申请日:2013-03-2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A61J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J1/2096 , A61J1/10 , A61J1/201 , A61J3/002 , A61M5/1782 , A61M2209/045 , B65B3/003
Abstract: 药剂混合装置(10)为采用注射器(11)来移注药剂的装置,具备:对药剂容器(17)进行保持的药剂盒(12);使药剂盒(12)以维持着水平姿态的状态而向装置主体(15)的中间位置(15c)或者下侧位置(15b)升降的升降部(13);被保持于装置主体(15)的第一保持部(16);驱动被保持于第一保持部(16)的注射器(11)的柱塞(11b)而进行药剂的移注的第二驱动部(19)。
-
公开(公告)号:CN103874436A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380003437.4
申请日:2013-06-03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以施加适度的载荷的方式使保健单元贴在人的头部,由此可实现舒适的头部保健的头部保健装置。本发明的头部保健装置(11)具备:第1支撑部(20);具有与第1支撑部(20)所支撑的人的头部(17)抵接的接触部(21)的保健单元(12L、12R);使保健单元(12L、12R)在相对于头部(17)的第1方向(箭头C方向)或/及沿着头部(17)表面的第2方向(箭头E方向)移动的臂(13L、13R);以及基于用第2方向上的位置相异的至少2个载荷传感器(51a、51b)检测出的第1方向的载荷,检测在第1方向上对接触部(20)施加的载荷的载荷检测部(15)。
-
公开(公告)号:CN103813733A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280044968.3
申请日:2012-09-2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45D19/06 , A45D19/10 , A45D19/14 , A61H7/006 , A61H7/007 , A61H2007/009 , A61H2201/1215 , A61H2201/5071 , A61H2203/045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将人的头部安全且可靠地配置在盆构件内的适当位置处的自动头部护理系统及自动头部护理方法。在利用头部支承部对插入到盆构件(101)的人的头部(10)进行支承并收容之后,使一对臂(114L、114R)沿头部(10)的前后方向进行摆动转动并向接近或离开头部(10)的方向进行转动,而利用分别设于一对臂(114L、114R)的多个触头(109)来进行头部(10)的护理,在这种情况下,对至少一方的臂(114L、114R)将摆动转动的角度位置控制成臂(114L、114R)沿着大致水平方向配置的水平位置之后,在对沿着大致水平方向配置的臂(114L、114R)用压力传感器检测出的触头(109)的按压力达到第一压力(P1)时,确认头部(10)插入到盆构件(101)内。
-
公开(公告)号:CN103747708A
公开(公告)日:2014-04-23
申请号:CN201280039966.5
申请日:2012-09-1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G7/16 , A61G5/006 , A61G5/04 , A61G5/1067 , A61G5/1075 , A61G5/125 , A61G5/127 , A61G5/128 , A61G5/14 , A61G7/015 , A61G7/053 , A61G7/165 , A61G2203/14 , A61G2203/42
Abstract: 一种使轮椅(13)与床主体部(12)的床侧基座部(23)的凹部(23a)合体而形成用于供人躺卧的床(11)的床的合体方法,在轮椅的座面部(31)的形状为椅子形状的状态下,利用倾倒动作从椅子姿势改变为脚踏部的位置比基座部高的座面部倾斜了的倾倒姿势,使轮椅移动到基座部的凹部内,使座面部从倾倒姿势改变为非倾倒姿势。
-
公开(公告)号:CN102413807B
公开(公告)日:2013-11-06
申请号:CN201080019003.X
申请日:2010-07-2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A61J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J1/2096 , A61J1/20 , A61J1/201 , A61M5/20 , A61M5/3148 , A61M5/486 , A61M2005/3125
Abstract: 注射器驱动装置(1)具备注射器保持部(3)、活塞操作部(4)、显示部(6)。注射器(201)的外筒(202)被注射器保持部(3)保持成能够拆装。注射器(201)的活塞(203)以能够拆装的方式与活塞操作部(4)卡合。活塞操作部(4)朝着与操作按钮(8A、8B)的操作对应的方向移动,由此,活塞(203)相对于外筒(202)向推入方向及拉出方向移动。对在注射器(201)的外筒(202)安装的注射针(204)所刺入的药液容器的内压进行计测,并显示在显示部(6)上。
-
公开(公告)号:CN103079426A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280002637.3
申请日:2012-04-2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45D19/10 , A61H7/004 , A61H7/006 , A61H7/007 , A61H23/006 , A61H23/0245 , A61H23/0254 , A61H35/008 , A61H2201/1215 , A61H2201/5028 , A61H2201/5071 , A61H2201/5092 , A61H2205/021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在人的头部的自动护理之际,不会残留由后头部支承体支承的后头部的区域而进行护理。本发明所涉及的自动头部清洗装置(11)为对人的头部(21)进行自动护理的自动头部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第一末端执行器(13)和第二末端执行器(16),且以包括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在内的多个模式来进行控制,在所述第一模式中,通过将第一末端执行器(13)固定在第一位置上而使第一末端执行器(13)与人的后头部(22)的第一区域(23)接触的状态下,使第二末端执行器(16)动作而对后头部(22)的第二区域(24)进行摩擦,在所述第二模式中,在通过将第二末端执行器(16)固定在第二位置上而使第二末端执行器(16)与后头部(22)的第二区域(24)接触的状态下,使第一末端执行器(13)动作而对后头部(22)的第一区域(23)进行摩擦。
-
公开(公告)号:CN102171621B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080002816.8
申请日:2010-07-2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G7/018 , A61G5/006 , A61G5/04 , A61G7/05 , A61G7/165 , G05D1/0225 , G05D1/024 , G05D1/0242 , G05D1/0246 , G05D1/0255 , G05D2201/0206
Abstract: 收容在四边形区域的一侧成为进入口(55)的收容区域(20)中的自行式的行驶车(12),其中,该行驶车具备收容点取得机构,用以行驶车(12)的位置为基准的相对坐标来表示收容区域(20)的四角位置的进入口(55)侧的第一点和第二点、以及里侧的第三点和第四点;以及基准距离检测部(35),取得表示行驶车(12)与收容区域(20)之间的距离的基准距离Ls;以及移动控制部(33),在行驶车(12)接近收容区域(20)时,在基准距离Ls为第一校正距离N1以上的情况下,基于第一点和第二点控制行驶车(12)的移动,在基准距离Ls小于第一校正距离N1的情况下,至少基于第三点、和第四点控制行驶车(12)的移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