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702932A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280038562.4
申请日:2012-05-31
Applicant: MKS仪器有限公司
IPC: C01B13/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13/11 , C01B2201/12 , C01B2201/22 , C01B2201/24 , C01B2201/32 , C01B2201/34 , C01B2201/64 , C01B2201/74 , Y10T29/49124 , Y10T29/49155
Abstract: 臭氧发生器单元包括在缺乏粘合剂的情况下保持该单元的各种层之间接触的两个导热板。该单元在单元的放电区域中缺乏包含铝的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1817509B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010168162.8
申请日:2005-04-05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C01B13/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13/11 , C01B2201/12 , C01B2201/22 , C01B2201/34 , C01B2201/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臭氧发生装置,其目的在于:在以极高纯度的氧(纯度≥99.9%)为原料气体的情况下,高效率地生成不含氮氧化物的高浓度臭氧气体。本发明的臭氧发生装置具有通过施加交流电压而放电的两个电极(11、12),以及设置在上述电极间的至少一个电介体(22);向发生上述放电的放电空间(40)内提供含氧的原料气体,经上述放电产生臭氧;在至少一个上述电极和放电空间之间的与放电接触的面的表面电阻率为104Ω~1011Ω;提供给上述放电空间的原料气体为纯度≥99.9%的高纯度的氧。
-
公开(公告)号:CN101676220B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0910204983.X
申请日:2003-04-25
Applicant: MKS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D11/132 , B01F3/04496 , B01F5/0603 , B01F5/0606 , B01F2003/04886 , C01B13/10 , C01B13/11 , C01B2201/60 , C01B2201/64 , C02F1/78 , C02F2201/782 , C02F2209/40 , G05D11/139 , Y10S134/902 , Y10S261/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向超过一个加工设备供应臭氧化水的设备和方法。将来自于臭氧化水发生器的第一浓度臭氧化水与来自于水源的水混合成第二浓度臭氧化水。向第一加工设备供应第二浓度臭氧化水。向第二加工设备供应来自于臭氧化水发生器的臭氧化水,同时向第一加工设备供应第二浓度臭氧化水。
-
公开(公告)号:CN102815672A
公开(公告)日:2012-12-12
申请号:CN201210295039.1
申请日:2005-04-05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C01B13/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13/11 , C01B2201/12 , C01B2201/22 , C01B2201/34 , C01B2201/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臭氧发生装置,其目的在于:在以极高纯度的氧(纯度≥99.9%)为原料气体的情况下,高效率地生成不含氮氧化物的高浓度臭氧气体。本发明的臭氧发生装置具有通过施加交流电压而放电的两个电极(11、12),以及设置在上述电极间的至少一个电介体(22);向发生上述放电的放电空间(40)内提供含氧的原料气体,经上述放电产生臭氧;在至少一个上述电极和放电空间之间的与放电接触的面的表面电阻率为104Ω~1011Ω;提供给上述放电空间的原料气体为纯度≥99.9%的高纯度的氧。
-
公开(公告)号:CN102530879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110432342.7
申请日:2011-12-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IPC: C01B13/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13/11 , C01B2201/14 , C01B2201/22 , C01B2201/32 , C01B2201/64 , C01B2201/76
Abstract: 一个实施方式的臭氧发生装置具备筒状气密容器,该筒状气密容器具备含有氧的原料气体的入口和臭氧化气体的出口。在气密容器内配置包含有电介质管和设于所述电介质管内部的第一电极的放电管。第二电极与所述放电管隔开间隔且包围第一电极地配置于气密容器内,以便在该第二电极与放电管之间形成放电间隙。臭氧发生装置还具备:放电电压源,构成为对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施加放电电压;以及冷却水套管,包围第二电极。电介质管具有大于等于12mm且小于等于19mm的外径。
-
公开(公告)号:CN102496442A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1110459288.5
申请日:2007-12-17
Applicant: 普利莫宗产品公司
Inventor: 米卡埃尔·汉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13/11 , C01B13/115 , C01B2201/64 , C01B2201/90 , H01F27/24 , H02M7/5381 , Y02B70/1441 , Y02P20/1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压变压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将电能提供至电容性负载的电源设备。该设备具有变压器;正半周期驱动器和负半周期驱动器,向第一线圈提供电压的正负半周期。第二线圈形成电谐振电路并且提供电压至负载。从变压器上的第三线圈确定提供至第一线圈的电压的过零点,并且在提供至第一线圈的电压的过零点处进行提供至第一线圈的电压的正负半周期之间的交替。
-
公开(公告)号:CN102341168A
公开(公告)日:2012-02-01
申请号:CN201080010546.5
申请日:2010-01-06
Applicant: 谢菲尔德大学
Inventor: 威廉·鲍尔·杰伊·齐默尔曼 , 耶姆·温贝托·洛扎诺帕拉达
IPC: B01J1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13/115 , B01J19/0093 , B01J2219/00783 , B01J2219/00853 , B01J2219/0086 , B01J2219/00891 , B01J2219/0093 , B01J2219/00957 , C01B3/045 , C01B2201/12 , C01B2201/22 , C01B2201/64 , C01B2203/0861 , H05H1/46 , H05H2001/466 , H05H2240/10 , H05H2245/121 , Y02E60/364 , Y02E60/366 , Y02W10/33 , Y02W10/37
Abstract: 一种用于生产产物气体(例如氢或臭氧)的装置,包括:反应物气体(例如氧或蒸汽)的供给源(14);一对电极(24),它们之间的间隙小于1mm(28);引导反应物气体从供给源通过电极之间的间隙的管道;电源(26),在电极上施加电压以解离反应物气体并且最终使得形成产物气体;和将产物气体供应至出口的管道(40)。用于水处理的杀菌单元采用这种装置并且包括流体振荡器以使氧和/或臭氧流体振荡,并且其中所述出口包括被淹没在所述水下并且用于形成臭氧微气泡的多个口(42)。一种用于检测例如在空气中的大有机分子的分析器可采用臭氧发生器以将大分子分解成更简单,更容易检测和识别的分子。
-
公开(公告)号:CN102311099A
公开(公告)日:2012-01-11
申请号:CN201110191909.6
申请日:2011-07-04
Applicant: 大阳日酸株式会社
IPC: C01B13/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13/11 , B22F1/0088 , C01B2201/64 , D06M11/34 , D06M23/10 , D06M2101/40
Abstract: 本发明的表面氧化处理方法具有使臭氧浓度为120~500mg/L的臭氧-氟系溶剂混合溶液与可燃性物质构成的被处理物接触而对该被处理物的表面进行氧化处理的工序。此外,本发明的表面氧化处理装置具备:使氧-臭氧混合气体溶解在氟系溶剂中生成混合流体的混合单元;从所述混合流体中除去未溶解的气体而生成臭氧-氟系溶剂混合溶液的未溶解气体除去单元;和使所述臭氧-氟系溶剂混合溶液与可燃性物质构成的被处理物接触,对所述被处理物的表面进行氧化处理的表面氧化处理单元。
-
公开(公告)号:CN101891155A
公开(公告)日:2010-11-24
申请号:CN201010157111.5
申请日:2010-03-31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C01B13/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13/11 , C01B2201/64 , C01B2201/76
Abstract: 一种即便流过大的短路电流也能防止由于供电电刷熔化造成玻璃管破损的可靠性高的臭氧产生装置,内壁形成有金属膜的圆筒状玻璃管的外部同心地设有圆筒状金属管,向金属膜与金属管之间施加来自交流高压电源的交流高电压,使得流过玻璃管与金属管之间的间隙的含有氧气的气体放电,从而产生臭氧,通过金属制的电刷轴和在电刷轴周围固定有许多金属细线的供电电刷从交流高压电源向玻璃管内壁的金属膜供电,当设许多金属细线中在电刷轴单位长度上的根数为N,金属细线的线径为d,许多金属细线形成的金属细线束的外径为D1,电刷轴的外径为D2,电刷轴表面的金属细线的线密度β=N×d2/(4×D2)时,(D2/D1)≥1/[1+(1/20β)]。
-
公开(公告)号:CN101676220A
公开(公告)日:2010-03-24
申请号:CN200910204983.X
申请日:2003-04-25
Applicant: MKS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D11/132 , B01F3/04496 , B01F5/0603 , B01F5/0606 , B01F2003/04886 , C01B13/10 , C01B13/11 , C01B2201/60 , C01B2201/64 , C02F1/78 , C02F2201/782 , C02F2209/40 , G05D11/139 , Y10S134/902 , Y10S261/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向超过一个加工设备供应臭氧化水的设备和方法。将来自于臭氧化水发生器的第一浓度臭氧化水与来自于水源的水混合成第二浓度臭氧化水。向第一加工设备供应第二浓度臭氧化水。向第二加工设备供应来自于臭氧化水发生器的臭氧化水,同时向第一加工设备供应第二浓度臭氧化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