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强用碳纤维片材
    8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779270A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780017181.0

    申请日:2017-01-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J5/04 C09J7/20 C09J121/00 C09J123/00 C09J201/00

    Abstract: 本发明的补强用碳纤维片材(1)中,碳纤维长丝(2)束沿一个方向并列状排列,在横切碳纤维长丝(2)束的方向的至少一部分上存在热塑性粘接剂(4)而被一体化,构成片材。该补强用片材(1)优选为获得补强效果所需的最低限度的量的碳纤维。在各碳纤维长丝(2)的表面上存在环氧系树脂的上浆剂层(3),上浆剂层(3)与其表面的热塑性粘接剂层(4)的亲和性高,两者强力地粘接。由此,提供厚度薄、操作性也良好、容易与补强对象物质粘接的补强用碳纤维片材。

    晶片加工用带
    8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541338A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780007128.2

    申请日:2017-02-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1/683 C09J7/20 C09J201/00

    Abstract: 提供一种晶片加工用带,在将进行了预切割加工的晶片加工用带以辊的状态存放时,能抑制标签部与晶片加工用带的背面的粘连,且能良好地从辊的状态将标签部抽出。上述晶片加工用带的特征在于,具有:长条的脱模膜(11);粘合膜(12),其具有标签部(12a)和包围标签部(12a)的外侧的周边部(12b),标签部(12a)设置在脱模膜(11)的第1面(11a)上,且具有与环框(R)对应的规定形状;以及支承部件(13),其设置在脱模膜(11)的短边方向的两端部,且设置在脱模膜(11)的与设置有粘合膜(12)的第1面(11a)相反的第2面(11b)上,粘合膜(12)的与脱模膜(11)不接触的一侧的算术表面粗糙度Ra为0.3μm以下,支承部件(13)的厚度为30~150μm。

    叠层构件的制造方法
    8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463332A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780006178.9

    申请日:2017-01-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65/52 B32B27/32 B32B37/06 C09J5/00 C09J201/0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显示优异的粘接性的叠层构件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叠层构件的制造方法是制造依次具有含有结晶性热塑性树脂的第1构件、粘接层、和第2构件的叠层构件的制造方法,其具备下述工序:对第1构件的表面,以满足下述条件A和B的方式进行干式处理的表面处理工序;对第1构件的进行了干式处理的表面,在不介由底漆组合物的情况下赋予粘接剂,形成粘接剂层的粘接剂赋予工序;以及在粘接剂层上贴合第2构件的贴合工序。(A)第1构件的最高到达温度小于结晶性热塑性树脂的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测定而得的吸热峰的峰温度。(B)第1构件的高温保持时间小于3.0秒。这里所说的第1构件的高温保持时间,是指第1构件连续保持在结晶性热塑性树脂的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测定而得的吸热峰的起点温度以上的温度的时间。

    光学膜的制造方法
    9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431650A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680074426.9

    申请日:2016-12-08

    Inventor: 品川雅 宫崎真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膜的制造方法,即使光学膜为薄型,也可以防止由异物和/或气泡引起的外观缺陷的产生。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膜的制造方法,是包含夹隔着由胶粘剂组合物或粘合剂组合物的固化物层构成的胶粘剂层或粘合剂层至少将第一膜及第二膜贴合而得的层叠结构的光学膜的制造方法,在贴合第一膜及第二膜之前,具有第一涂布工序,向第一膜的与第二膜的贴合面的相反一侧的面、以及第二膜的与第一膜的贴合面的相反一侧的面中的至少一面,利用凹版辊涂布方式,涂布粘度为1~10000cP的液状物,由此除去异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