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209520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180064434.6
申请日:2021-09-29
Applicant: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IPC: B01J29/44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快速地吸附去除汽车内等空间中的臭味,并且通过分解所吸附的臭味成分,从而能够长期持续地减少臭味,没有返味的臭味去除催化剂,以及使用了该臭味去除催化剂的除臭剂组合物和除臭制品。本发明的臭味去除催化剂是在复合氧化物上担载包含Pt的金属成分而成,下述式(1)所示的还原度处于60%~86%的范围内。还原度(%)=100‑[X/Y]×100…(1)(上述式(1)中,X表示将上述催化剂进行干燥,从40℃升温还原直至400℃时的TCD(热导率检测器)的峰面积,Y表示将上述催化剂在空气或氧气气氛下,在150℃加热处理2小时之后,将冷却至40℃以下的氧化催化剂从40℃升温还原直至400℃时的TCD的峰面积。)。
-
公开(公告)号:CN102365298B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080014205.5
申请日:2010-03-31
Applicant: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IPC: C08F2/00 , C08F10/00 , C08G65/329 , C10G75/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65/329 , C08F210/16 , C08G2261/126 , C08L71/02 , C08L2205/05 , C10G75/04 , C10G2300/1088 , C10G2300/4075 , C10G2400/22 , C08F2/005 , C08F210/14 , C08F2500/17 , C08F2500/12 , C08F2500/18 , C08F210/08 , C08L2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化学装置的积垢防止方法,包括:将包含式(1)或式(13)所示的Mn为30000以下的聚氧化烯系聚合物的积垢防止剂添加至化学装置内成分中[A:由碳原子数2~20的烯烃聚合而成的基团;R1、R2、R101、R102:H、碳原子数1~18的烷基;X1和X2:式(2)、式(4);E、E101、E102:O、S;X3、X7、X8:聚亚烷基二醇基、式(3);R3:烃基;G:-OX4、-NX5X6(X4~X6为聚亚烷基二醇基);m:1~10;A101:由碳原子数2~20的烯烃聚合而成的基团;X101、X102:一者为氢原子、式(14)或式(15),且另一者为式(16);R104:H、烃基、酰基;R105和R106:烃基;X104:聚亚烷基二醇基]。
-
公开(公告)号:CN1247526C
公开(公告)日:2006-03-29
申请号:CN02819214.1
申请日:2002-12-12
Applicant: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IPC: C07C229/48 , C07C227/04 , C07C233/5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229/48 , C07C233/6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式(1)表示的新的二氨基二羧酸及其合成中间体氨基甲酰基化合物;以及二氨基二羧酸的制备方法。该二氨基二羧酸可以通过氨基甲酰基化合物的霍夫曼重排反应制备,是用作树脂原料或树脂添加剂的有用的化合物。(式中,A是脂肪族基;R1和R2的任何之一表示羧基,另一表示氨基或氨基甲酰基,R3和R4的任何之一表示羧基,另一表示氨基或氨基甲酰基)。
-
公开(公告)号:CN107614785B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1680005627.3
申请日:2016-01-14
Applicant: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 台湾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IPC: D06M15/227 , C08K3/04 , C08K5/17 , C08L23/26 , D06M13/328 , D06M101/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增强纤维束、和使用了该增强纤维束的碳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成型体、以及增强纤维束的制造方法,所述增强纤维束由碳纤维束形成,所述碳纤维束用乳液进行了处理,所述乳液包含:至少包含与聚合物链结合的羧酸金属盐的改性聚烯烃(A1)、和相对于该改性聚烯烃(A1)中的羧基1摩尔为0.1~5,000摩尔的下述通式(1)所示的胺化合物(B)。R‑NH2···(1)(在通式(1)中,R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10的烃基)。
-
公开(公告)号:CN107614785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680005627.3
申请日:2016-01-14
Applicant: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 台湾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IPC: D06M15/227 , C08K3/04 , C08K5/17 , C08L23/26 , D06M13/328 , D06M101/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J5/042 , C08J5/06 , C08J2323/12 , C08J2323/20 , C08J2423/14 , C08J2451/06 , C08K3/28 , C08K5/17 , C08L23/10 , C08L23/14 , C08L23/26 , C08L2205/16 , D06M13/328 , D06M15/227 , C08K7/02 , C08L23/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增强纤维束、和使用了该增强纤维束的碳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成型体、以及增强纤维束的制造方法,所述增强纤维束由碳纤维束形成,所述碳纤维束用乳液进行了处理,所述乳液包含:至少包含与聚合物链结合的羧酸金属盐的改性聚烯烃(A1)、和相对于该改性聚烯烃(A1)中的羧基1摩尔为0.1~5,000摩尔的下述通式(1)所示的胺化合物(B)。R-NH2…(1)(在通式(1)中,R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10的烃基)。
-
公开(公告)号:CN102348641B
公开(公告)日:2014-03-19
申请号:CN201080011555.6
申请日:2010-03-12
Applicant: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37/00 , H01G9/2031 , H01M4/48 , H01M4/62 , H01M14/005 , Y02E10/542 , Y02P70/521
Abstract: 一种金属氧化物多孔质体,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方式得到:在下述通式(1)所表示的数均分子量为2.5×104以下的末端支化型共聚物粒子的存在下,通过金属醇盐和/或其部分水解缩合物的溶胶-凝胶反应而得到有机无机复合物,并从所述有机无机复合物中除去前述末端支化型共聚物粒子。
-
公开(公告)号:CN102365298A
公开(公告)日:2012-02-29
申请号:CN201080014205.5
申请日:2010-03-31
Applicant: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IPC: C08F2/00 , C08F10/00 , C08G65/329 , C10G75/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65/329 , C08F210/16 , C08G2261/126 , C08L71/02 , C08L2205/05 , C10G75/04 , C10G2300/1088 , C10G2300/4075 , C10G2400/22 , C08F2/005 , C08F210/14 , C08F2500/17 , C08F2500/12 , C08F2500/18 , C08F210/08 , C08L2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化学装置的积垢防止方法,包括:将包含式(1)或式(13)所示的Mn为30000以下的聚氧化烯系聚合物的积垢防止剂添加至化学装置内成分中A:由碳原子数2~20的烯烃聚合而成的基团;R1、R2、R101、R102:H、碳原子数1~18的烷基;X1和X2:式(2)、式(4);E、E101、E102:O、S;X3、X7、X8:聚亚烷基二醇基、式(3);R3:烃基;G:-OX4、-NX5X6(X4~X6为聚亚烷基二醇基);m:1~10;A101:由碳原子数2~20的烯烃聚合而成的基团;X101、X102:一者为氢原子、式(14)或式(15),且另一者为式(16);R104:H、烃基、酰基;R105和R106:烃基;X104:聚亚烷基二醇基。
-
公开(公告)号:CN1561328A
公开(公告)日:2005-01-05
申请号:CN02819214.1
申请日:2002-12-12
Applicant: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IPC: C07C229/48 , C07C227/04 , C07C233/5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229/48 , C07C233/6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式(1)表示的新的二氨基二羧酸及其合成中间体氨基甲酰基化合物;以及二氨基二羧酸的制备方法。该二氨基二羧酸可以通过氨基甲酰基化合物的霍夫曼重排反应制备,是用作树脂原料或树脂添加剂的有用的化合物(式中,A是脂肪族基;R1和R2的任何之一表示羧基,另一表示氨基或氨基甲酰基,R3和R4的任何之一表示羧基,另一表示氨基或氨基甲酰基)。
-
公开(公告)号:CN102348641A
公开(公告)日:2012-02-08
申请号:CN201080011555.6
申请日:2010-03-12
Applicant: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37/00 , H01G9/2031 , H01M4/48 , H01M4/62 , H01M14/005 , Y02E10/542 , Y02P70/521
Abstract: 一种金属氧化物多孔质体,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方式得到:在下述通式(1)所表示的数均分子量为2.5×104以下的末端支化型共聚物粒子的存在下,通过金属醇盐和/或其部分水解缩合物的溶胶-凝胶反应而得到有机无机复合物,并从所述有机无机复合物中除去前述末端支化型共聚物粒子。
-
公开(公告)号:CN101910248A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0980101722.3
申请日:2009-01-06
Applicant: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IPC: C08G65/26 , A61K8/04 , A61K8/86 , C08F8/00 , C08L71/02 , C09D5/02 , C09D7/12 , C09D11/02 , C09D15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D123/36 , A61K8/0241 , A61K8/86 , A61K2800/654 , A61Q5/02 , A61Q19/10 , C08F8/00 , C08G65/2609 , C08G65/2624 , C08G65/2648 , C08K3/34 , C08K5/057 , C08L71/02 , C08L2205/05 , C09D1/00 , C09D5/02 , C09D7/65 , C09D7/67 , C09D11/106 , C09D123/06 , C09D123/10 , C09D171/02 , Y10T428/2982 , Y10T428/31855 , C08F1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包含下述通式(1)表示的数均分子量为2.5×104以下的末端支化共聚物的聚合物粒子。通式(1)中,A表示聚烯烃链;R1和R2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18的烷基,至少其中任一方是氢原子;X1和X2相同或者不同,表示直链或者支链的聚亚烷基二醇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