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41935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580729.0
申请日:2024-11-0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旋转式流量调节组件和辐照装置,包括:进水管,进水管内部形成流道,进水管的侧壁设置有进水口;导流件,导流件设置在进水管中,导流件为中空结构,导流件内部形成容置腔,导流件的侧壁设置有上导流口和下导流口,上导流口与进水口相连通,下导流口与流道相连通;阀芯,阀芯可转动地设置在容置腔中,阀芯也为中空结构,阀芯内部形成调节腔,阀芯的侧壁中相对于上导流口和下导流口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压力补偿口和调节口,使得转动阀芯,压力补偿口可与上导流口连通,同时调节口可与下导流口连通;其中,进水口、上导流口、压力补偿口的通行面积沿流路方向递减,形成了突缩突扩结构,使得调节腔内会出现回流,以增大流动阻力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1962990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609044.4
申请日:2024-11-1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H05K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室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移动热室的模块化安装基座,包括由若干基座模块首尾搭接围合成的矩形框体,相邻基座模块在搭接处通过连接紧固件连接;矩形框体在各个搭接处的下方均设有支撑柱。本发明使得安装基座模块化,通过组装形成整体,后续转移时拆成单个基座模块,便于缩小体积,无需整体搬运转移,实现轻量化,而且搭接处通过连接紧固件连接,拆装便捷;同时矩形框体在各个搭接处的下方均设有支撑柱,实现支撑矩形框体的同时,保证了各个基座模块拼接处的结构强度,即保证了组装后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626604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581966.9
申请日:2024-11-0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研究堆材料辐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自主旋转功能的带压孔道辐照装置,包括远端终端及顺次相连的驱动段、保护管及试验段,驱动段设置在带压孔道口外,包括传动轴、动力传输组件、伺服电机及控制器,传动轴与保护管相连,伺服电机安装在传动轴的侧方向,控制器与伺服电机电连接,远端终端与控制器通信连接,动力传输组件包括传动轴齿轮及与传动轴齿轮啮合的电机齿轮,传动轴齿轮与传动轴同轴键连接,电机齿轮与伺服电机输出轴同轴键连接;传动轴及保护管内设置有与试验段连通的出气管和若干进气管。本发明采用伺服电机远程控制的方式,可实现承载受试件的辐照装置自主旋转以及受试件温控功能,提高试验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45973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285040.5
申请日:2024-09-1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次中子源组件压紧弹簧刚度测量装置,包括测量单元和固定单元;所述测量单元包括驱动机构、驱动板、压紧板和定位座,所述驱动机构能够驱动驱动板沿直线方向移动,压紧板能够通过驱动板驱动以挤压压紧弹簧,驱动板和压紧板之间还设置有压力传感器以及位移传感器;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定位座上;固定单元包括底座和凸轮机构,所述压紧弹簧固定于所述底座内,测量单元的定位座配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定位座上设置有斜面部,凸轮机构设置有能够转动的凸轮部件,所述凸轮部件能够沿斜面部的低位端至高位端转动,以将定位座压紧于所述底座上。本发明实现了对二次中子源组件压紧弹簧刚度测量,同时能够避免弹簧回复起跳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188556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36082.7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B24B27/033 , B24B51/00 , B24B47/22 , B24B41/06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辐照后检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打磨辐照后核燃料包壳管氧化膜的装置及方法,包括底板、转动机构、升降机构、移动机构、打磨机构及控制系统。升降机构的一端设置在底板上,另一端连接转动机构,用于控制转动机构在竖直方向上移动;转动机构用于夹持待打磨的包壳管并带动包壳管在水平方向上旋转;移动机构上设置有打磨机构,用于控制打磨机构在包壳管长度方向上水平靠近或远离转动机构;打磨机构用于打磨包壳管管口的外表面、内表面及端头;控制系统用于对打磨包壳管氧化膜的过程进行自动化控制。本申请的装置和方法可以安全、快速的去除包壳管表面的氧化膜,缩短操作时间,减少工作人员辐照剂量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552609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110986850.3
申请日:2021-08-26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量程氚浓度在线测量信号处理系统,涉及氚浓度测量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传感器模块、低浓度氚测量模块、中低浓度氚测量模块以及高浓度氚测量模块、ARM信号处理模块、PC显示存储模块、恒温模块以及系统供电的电源模块;低浓度氚测量模块、中低浓度氚测量模块和高浓度氚测量模块均与ARM信号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PC显示存储模块和恒温模块均与ARM信号处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本发明对多量程氚浓度的在线测量、显示、存储及数据分析,并对不同氚浓度气体的测量进行自动控制和预警响应,有效避免了人为操作的风险和失误率,提高了氚测量过程监测和控制的自动化执行效率,且提升了整个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485352B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110836845.4
申请日:2021-07-2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5D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涉核作业人员路径规划方法及系统,包括S1:从BIM场景模型中获取涉核厂房的相关参数数据,并进行预处理;S2:根据预处理后的数据,确定涉核厂房楼层的组合关系;S3:根据涉核厂房楼层的组合关系,选择作业人员路径规划起点、终点;判断作业人员的起点和终点是否在同一楼层,若是在同一楼层,则进行作业人员路径规划模式选择;若否,则选择相邻楼层的组合后,进行作业人员路径规划模式选择;S4:采用A*算法进行作业人员路径规划,得到路径规划结果。本发明以作业人员行走路径和作业人员受照剂量大小作为评价依据,规划和优化核设施维/退役人员三维路径,减少人员受照剂量,保护人员和环境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3790623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111254053.2
申请日:2021-10-2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宽范围工作功率的再生式换热器结构及控制方法,涉及核工程及化工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再生段包括一次水流通管道与二次流道管道,一次水流通管道依次串联后构成再生单元的一次侧管路,多个二次流道管道依次串联后构成再生单元的二次侧管路;再生单元设有可将一次侧管路中至少一个一次水流通管道短接的一次水旁流管道,一次水旁流管道设有第一调节阀,一次侧管路中短接部两端的一次水流通管道的入口或出口均设有第二调节阀。本发明可以将再生单元中的一次水在流通路径上部分不经过二次侧冷却,从而提升再生单元一次水出口温度,以增加一次水进入冷却单元的温度,达到提升再生式换热器对外换热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854941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239546.3
申请日:2022-10-1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李贤溢 , 高艮涛 , 刘晓松 , 江林志 , 陈哲 , 李国云 , 余飞杨 , 尹春艳 , 陈军 , 郑星明 , 刘振川 , 万国荣 , 帅雪峰 , 张显鹏 , 朱伟 , 陈力行 , 姚亮
IPC: G01B1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水下基于超声检测原理的非接触式法测量燃料组件径向尺寸的专用辅助装置。该装置安装在池边检查台架上下移动平台上,可随移动平台在高度方向上自由移动,减少燃料组件移动,减小安全风险;挡块与燃料组件第一排燃料棒接触,确保探头与第一排燃料棒距离相等,且相互垂直;挡块后方有缓冲机构,可以有效避免挡块与燃料组件硬接触,造成燃料棒弯曲或表面损伤;使用高频超声探头扫描燃料棒,对接收到反射波能量曲线进行分析,可得到第一排相邻两燃料棒的棒间距,测量效率高、结果准确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5615840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334654.9
申请日:2022-10-2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辐照装置构件用水力特性试验装置及方法,涉及辐照装置热工水力特性研究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套管组件、进水管组件和驱动组件,套管组件用于提供试验组件测试的空间;进水管组件包括进水管和测压管,进水管具有相互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测压管具有在第一接头处形成入口测量点位的测量端以及在第二接头处形成出口测量点位的测量端;该方法基于该装置实现。本装置及方法规避了传统特性水力试验中主体结构复杂笨重,且根据不同条件试验需求需要频繁拆装的缺点,达到了试验开始和结束时拆装简单且中间过程中无须频繁更换的优点,同时也满足测量验证维度更多,从而来提高测量结果可靠性的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