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97735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336086.5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0 , G06F17/13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压水堆导向管吸收体内三维温场分析的计算方法,涉及核电厂热工水利设计领域,包括:首先根据预设导向管冷却剂计算公式和导向管信息计算导向管内冷却剂温度;其次获取吸收体材料的组成结构,并基于吸收体材料的组成结构建立一维圆筒径向导热模型以及关于组成结构的模型边界条件;然后获取吸收体材料的组成结构的参数信息,并根据参数信息以及导向管内冷却剂温度,基于一维圆筒径向导热模型计算吸收体的温度场信息;最后判断吸收体的温度场信息是否符合预设温度限值要求,并基于判断结果得到导向管对吸收体的冷却效果。本实施例能够准确获得导向管吸收体内部结构的温度分布,从而为导向管内吸收体的热工水力设计提供数据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5600518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211286530.8
申请日:2022-10-2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8 , G06F17/18 , G06F113/08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相分布特征的燃料组件热工性能分析方法及系统,涉及反应堆热工水力设计及安全分析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对燃料组件进行两相CFD计算分析,得到燃料组件内的两相CFD计算结果;依据两相CFD计算结果分别确定燃料组件内的流线分布因子、两相气泡尺寸分布因子和空泡包覆因子;依据流线分布因子、两相气泡尺寸分布因子和空泡包覆因子对燃料组件的热工性能进行综合分析,得到热工性能。本发明大大提升拓展了现有燃料组件热工性能评价因素,快速实现新型燃料组件两相热工性能评价,大大减少了试验的需求,增加了选型的成功率,该方法可应用到核反应堆高热工性能燃料组件研发中。
-
公开(公告)号:CN116259429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211695573.1
申请日:2022-12-2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112 , G21C17/10 , G21C17/12 , G21D3/04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核反应堆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偏离泡核沸腾比在线保护整定值确定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将在线DNBR计算所需的主要参数的不确定性,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处理,建立在线DNBR安全限值;结合事故分析确定的DNBR提前保护量和在线DNBR安全限值,确定DNBR在线保护整定值。该方法能够更适时、准确地描述堆芯的运行状况及发出停堆信号,提高机组经济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169265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900076.4
申请日:2022-07-2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8 , G06F30/22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值分析的搅混系数分析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方法包括:获取带格架棒束的燃料组件三维模型;采用CFD分析方法,对所述燃料组件三维模型进行数值分析,得到基于CFD的冷热通道温差结果;采用子通道分析方法,在相同公开下进行建模计算,得到基于子通道的冷热通道温差结果;比较基于CFD的冷热通道温差结果和基于子通道的冷热通道温差结果,确定当前工况下的搅混系数。相较于现有通过实验获得搅混系数的方式,本发明利用数值模拟分析方法,能够快速且准确的获得燃料组件的搅混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11916231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010812102.9
申请日:2020-08-1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李松蔚 , 刘卢果 , 刘余 , 杜思佳 , 邓坚 , 黄代顺 , 李喆 , 沈才芬 , 邱志方 , 黄慧剑 , 张勇 , 周铃岚 , 陈曦 , 王啸宇 , 辛素芳 , 刘伟 , 王玮 , 李浩 , 李燕
IPC: G21C15/12
Abstract: 本方案公开了一种可均匀堆芯流量分配的压水堆,包括压力容器及设置在压力容器上的入口接管,所述入口接管用于向压力容器内导入一回路冷却剂,还包括设置在压力容器内的吊篮组件,还包括固定于吊篮组件外壁上的导流块,所述导流块上设置有第一导流面,所述入口接管的出口端局部朝向所述第一导流面,且第一导流面的上端与下端两者中,上端位于下端外侧的倾斜面。采用本方案提供的压水堆结构设计,可有效均匀以上下降段内冷却剂周向分布的均匀性,达到利于优化反应堆热工水力性能的目的,同时该结构的运用并不影响压力容器本身。
-
公开(公告)号:CN111916231A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2010812102.9
申请日:2020-08-1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李松蔚 , 刘卢果 , 刘余 , 杜思佳 , 邓坚 , 黄代顺 , 李喆 , 沈才芬 , 邱志方 , 黄慧剑 , 张勇 , 周铃岚 , 陈曦 , 王啸宇 , 辛素芳 , 刘伟 , 王玮 , 李浩 , 李燕
IPC: G21C15/12
Abstract: 本方案公开了一种可均匀堆芯流量分配的压水堆,包括压力容器及设置在压力容器上的入口接管,所述入口接管用于向压力容器内导入一回路冷却剂,还包括设置在压力容器内的吊篮组件,还包括固定于吊篮组件外壁上的导流块,所述导流块上设置有第一导流面,所述入口接管的出口端局部朝向所述第一导流面,且第一导流面的上端与下端两者中,上端位于下端外侧的倾斜面。采用本方案提供的压水堆结构设计,可有效均匀以上下降段内冷却剂周向分布的均匀性,达到利于优化反应堆热工水力性能的目的,同时该结构的运用并不影响压力容器本身。
-
公开(公告)号:CN115169265B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210900076.4
申请日:2022-07-2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8 , G06F30/22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值分析的搅混系数分析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方法包括:获取带格架棒束的燃料组件三维模型;采用CFD分析方法,对所述燃料组件三维模型进行数值分析,得到基于CFD的冷热通道温差结果;采用子通道分析方法,在相同公开下进行建模计算,得到基于子通道的冷热通道温差结果;比较基于CFD的冷热通道温差结果和基于子通道的冷热通道温差结果,确定当前工况下的搅混系数。相较于现有通过实验获得搅混系数的方式,本发明利用数值模拟分析方法,能够快速且准确的获得燃料组件的搅混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19188556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36082.7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B24B27/033 , B24B51/00 , B24B47/22 , B24B41/06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辐照后检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打磨辐照后核燃料包壳管氧化膜的装置及方法,包括底板、转动机构、升降机构、移动机构、打磨机构及控制系统。升降机构的一端设置在底板上,另一端连接转动机构,用于控制转动机构在竖直方向上移动;转动机构用于夹持待打磨的包壳管并带动包壳管在水平方向上旋转;移动机构上设置有打磨机构,用于控制打磨机构在包壳管长度方向上水平靠近或远离转动机构;打磨机构用于打磨包壳管管口的外表面、内表面及端头;控制系统用于对打磨包壳管氧化膜的过程进行自动化控制。本申请的装置和方法可以安全、快速的去除包壳管表面的氧化膜,缩短操作时间,减少工作人员辐照剂量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600518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286530.8
申请日:2022-10-2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CN)
IPC: G06F30/28 , G06F17/18 , G06F113/08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相分布特征的燃料组件热工性能分析方法及系统,涉及反应堆热工水力设计及安全分析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对燃料组件进行两相CFD计算分析,得到燃料组件内的两相CFD计算结果;依据两相CFD计算结果分别确定燃料组件内的流线分布因子、两相气泡尺寸分布因子和空泡包覆因子;依据流线分布因子、两相气泡尺寸分布因子和空泡包覆因子对燃料组件的热工性能进行综合分析,得到热工性能。本发明大大提升拓展了现有燃料组件热工性能评价因素,快速实现新型燃料组件两相热工性能评价,大大减少了试验的需求,增加了选型的成功率,该方法可应用到核反应堆高热工性能燃料组件研发中。
-
公开(公告)号:CN111916230B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010812098.6
申请日:2020-08-1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刘卢果 , 杜思佳 , 刘余 , 邓坚 , 李松蔚 , 黄代顺 , 沈才芬 , 李喆 , 邱志方 , 黄慧剑 , 张勇 , 周铃岚 , 陈曦 , 王啸宇 , 辛素芳 , 刘伟 , 王玮 , 李浩 , 李燕
IPC: G21C15/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实现下降段流量周向均匀分布的压水堆,包括压力容器,还包括设置在压力容器内的吊篮组件,所述压力容器与吊篮组件围成用于一回路冷却剂向压力容器下封头流动的下降段,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下降段内的孔板,所述孔板为其上设置有多个通孔的板环状结构,所述通孔均连通孔板的上、下端,所述通孔沿着孔板的周向方向环形布置;所述孔板的外侧与压力容器的内壁相接,所述孔板的内侧与吊篮组件的外壁相接。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压水堆结构设计,可有效均匀以上下降段内冷却剂周向分布的均匀性,达到利于优化反应堆热工水力性能的目的,同时该结构的运用并不影响压力容器本身。
-
-
-
-
-
-
-
-
-